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学会判断与简单处理孩子疾

编者:我们会陆续发中医古法婴幼养生,请大家多多转发,让更多的父母知道如何更有经验的养育孩子。今天我们先发两篇,由于文字过多,我们会陆续发出,

学会判断与简单处理孩子疾病

第一节小儿精神状态与疾病

我发现孩子早晨起来经常会打喷嚏,有的时候连着打好几个。只要孩子一打喷嚏,我们就赶紧给她加一件衣服,因为她的体质比较弱,很担心她一打喷嚏就感冒了。是不是孩子一打喷嚏或者流医院去看?我们大人平时在家怎么简单判断孩子是否生病了呢?

有的孩子虽然生病了,但精神很旺盛,虽然很难受,但过了那一阵之后,又非常兴奋地玩、闹、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孩子的体质容易康复,因为他正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

神是指小儿的精神状态,色是指面部气色。

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志充沛的表现,是健康或病情轻浅之象。反之,若精神委顿,二目无神,表情呆滞,面色晦暗,呼吸不匀,反应迟钝,谓之无神,均为体弱有病之表现,或病情较重之象。若神志昏迷,谵语,则病情多属危重。

看孩子的神色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望神。看一个人的精神好不好,最重要的是从眼睛来看,就是望眼神。

第二就是望面色,面色不同所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

面色白就是受寒吗

中医认为白属肺经本色,面呈白色,多主寒证,虚证。因而有些人就误认为面色白的均属受寒,但实际上面色白可见于多种情况。

面色白且浮肿为阳虚水泛,常见于阴水;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可见于脱证;面色乏华,唇色淡白多为血虚,常可见于小儿贫血;外感初起,风寒束表,每见面色苍白;面色乍白乍黄,多属脾虚疳泻。面色白胖而红润,精气活泼,则不是病态。

天寒地冻,外触风冷,面色可变为白色,一旦屋暖,面色即可红润光泽,这是人体适应自然的结果,不应作为病态对待。倘若小儿发热不退,面色由红润突然转白,多是脱绝(休克)的先兆,医院救治。正确区别病态的面色白还是正常的面色白是很重要的。

面色黄代表什么

中国人为黄种人,面色淡黄而有光泽。如果出现明显的变化,则要考虑是否属于病态。

黄属脾经本色,小儿脾常不足,谷少胃薄,脾胃病较多,故易出现黄色。小儿面呈黄色,多属脾虚有湿;面色萎黄,肌瘦腹胀,为疳积之证;面色黄而无华,伴见白斑,则多为肠道寄生虫病;面目色黄而鲜明,为湿热内滞之阳黄,可见于急性肝炎;面目色黄而晦暗,为寒湿阻滞的阴黄,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新生儿在初生1周内面目黄染,并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者为生理性黄疸,不属病态;但如超过两周仍不消退,且逐渐加重,则属病理性黄疸,要尽早治疗。

热证的特征——面色红

小儿面呈红色,多属热证的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面红耳赤,咽痛,脉浮,多是风热外感,为感冒之中的表热证;面目红赤,兼口渴、烦躁、汗出、便秘等症状,则为里实热证;午后颧红伴口唇樱红、潮热、盗汗等症状,则为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的虚热证;面红兼见皮疹,或如涂丹,为风热夹毒,血分有热;面颊红赤,唇红口臭,肚腹热,多为食积化热;在疾病过程中,如见小儿面色很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而面色时而泛红,为虚阳外越、阳气欲绝的危证,与火热证有本质的区别。

新生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红润有光泽者,均属正常肤色,不属病态。热证患儿,病发时症急而较重,但如治疗得当,多数是可以很快恢复健康的。

值得注意的青与黑

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淤证、惊痫。若面色白中带青,表情愁苦皱眉,多为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见于惊风和癫痫发作之时;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淤阻。

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淤证、水饮证。若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里证;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呕吐,可为药物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晦暗为肾气衰竭,不论新病旧病,皆属危重。若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

当面色呈青色或黑色,如果不是先天肤色,大多与危重病证有关,因此,要认真加以注意。

相面与识病

根据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就是五部配五脏的望诊方法。

五部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五部与五脏的关系及主病,最早见于《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可供临床参考。如人中色黄多属伤食吐泻,色黑病重;印堂煤黑色为中恶(指肢体厥冷、突然皆不知人);承浆色青为惊,色黄为吐;山根色青为乳食积滞等等,都有一定临床诊断意义。

第二节小儿形态特征与疾病

形态望诊

形指形体,态指动态。望形态就是观察病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

●形体

通过小儿的身高、体重等等,包括囟门的闭合,来推断他是否发育正常。还有就是看筋骨是不是强健,肌肉是不是丰满润泽,头发是不是光滑黑亮,再有就是看孩子的姿态是不是活泼,各方面反应是不是敏捷,这些都是望的内容。符合这些就是健康的表现。

除了外观的简单观察,还有形体细节的一些观察。

胸廓高耸,就像鸡胸一样,这种情况可能是佝偻病,就是钙质吸收不好,另外哮喘患儿也容易这样。有一些孩子在婴儿期就有哮喘的表现,这样他的肺发育就不是特别好。另外看肌肉,假如说肌肉特别松弛,皮肤又萎黄,这种情况就是脾虚,脾虚的表现还有厌食、腹泻等等。

再有一个是头大项细,就是头很大但是脖子很细,肚子很大,四肢很细。这叫疳证。

●动态先从孩子的卧姿来看。如果孩子爱蜷缩着睡觉,这是内伤乳食的表现,或者是有食疾。另

外就是如果孩子喜欢用两只手捂着肚子躺着,这是腹痛的表现。但这种腹痛是虚症为主的腹痛,不是实症,实症为主的腹痛,孩子就不是全卧了,而是舒展,因为实症就是里边有炽热,舒展不出来,孩子需要采取一个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一种姿态。

通过动态还可以发现孩子惊风。

孩子惊风的主要表现首先是颈项强直,然后手指开合,四肢抽搐,这是属于角弓反张。因为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得不是特别好,容易因为高烧而惊风,就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就是翻滚不安,在床上翻滚,然后呼叫。

肠套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肠套叠的主要表现是:孩子哭叫、吵闹,两手捧腹,面部表情特别痛苦。

因为小孩的肠蠕动不如大人好,而且它很娇嫩,一旦肠套叠的话,就容易引起胃肠的疼痛,而胃肠的疼痛是很厉害的,中医把它叫做盘肠气痛,这种情医院去治疗。

●坐姿

古人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因为现在有很多沙发是那种海绵的垫子,人坐在上面身体的骨骼是没有支撑的,所以说这个不适合婴幼儿来坐,婴幼儿应该坐那种木质的小板凳或小椅子,这样他的腰会挺直,这对他脊柱的发育是非常好的。

在孩子坐着的时候观察他是否健康,主要通过呼吸来辨别。

在孩子端坐的时候,如果孩子的呼吸特别急促,能听到嗓子里边有痰鸣的声音,这种情况就是哮喘了。现在有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哮喘,这可能与妈妈怀孕的时候不注意有关,就像前面讲到的,由于妈妈在孕期爱吃一些辛辣的食品而导致出现胎毒,这种胎毒没有排出来,带到孩子的幼儿期,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哮喘。

如果孩子在坐着的时候咳逆,鼻翼翕动,然后身上发热,尤其是呼吸的时候胁肋部还有凹陷,这是肺炎咳喘的症状,这时候医院治疗了。

●察目

我们老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健康的小孩,眼睛是黑而圆润的,而且是很灵活的,转动很灵活,神采奕奕,这是肝肾的气血比较充足的表现。中医认为眼白代表肺,黑眼珠代表肾,眼睛外围眼睑代表的是脾,所以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体问题。眼白要是变成黄颜色的话代表肝胆有问题,假如说黄颜色很重的话,代表黄疸,是胆管或者胆囊受了阻塞,胆汁没法正常排泄,所以就会有黄疸,医院进行治疗。另外如果孩子的眼白有微微的泛蓝颜色的斑点代表体内有虫,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驱虫。还有眼白冲血,代表肝有火气。

10岁左右孩子的眼睑闭合还不好,则有可能是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有个典型症状就是眼皮抬不起来,也是脾虚的表现。如果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有这样的症状,可以不必太在意,这可能是他神经发育的一个问题,长大了就会自然好的。但如果孩子到了七八岁,睡觉的时候眼睛还开着一道缝,证明孩子脾胃虚弱,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调理,在家可配合饮食调养,最终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是睁着眼睛睡觉,可能是面瘫。有时睡觉没有关好窗户或者开空调,某边脸过度受凉就会出现面瘫。面瘫之后的一个反应就是一边眉毛抬不上去,只能抬一边。睡觉眼睛闭不拢也有可能是脾虚的表现,还有一种可能是结膜炎。如果是结膜炎,用白菊花泡水喝就能缓解。但是如果孩子的眼睛迎风流泪加重的话,喝菊花水都不能缓解了,医院治疗,这是风热伤冷,或者是肝火伤眼的表现。

如果孩子的眼睛红,怕光,一天到晚两只眼睛泪水汪汪的,口腔黏膜也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就是麻疹。如果没有口腔黏膜的问题而有发热症状,则是麻疹早期的反应,医院去治疗,因为麻疹进展很快。

最容易忽视的耳朵

眼睛鼻子和脸部都好观察,也容易被看到,父母可能最容易忽视的是孩子的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一个人要是肾气足的话,耳朵的耳廓会比较厚,肉嘟嘟的,耳垂也比较厚。如果天生耳垂厚,说明他的肾比较好。

这不仅仅是遗传,也可以通过后天调养。因为人体在变化,就是父母只给一个先天的基础,另外的80%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

耳朵代表肾气,假如孩子的耳廓比较厚,耳垂也比较厚,就代表他肾气比较足。有的孩子耳朵很薄,耳朵里边的轮廓也不明显,这代表肾气不足,这些孩子如果注意观察他的神色,通常会神色不宁,头发比较稀疏,表现比较虚弱。整体判断这就属于肾虚,这一类的孩子在12岁之前,要是好好调养能够把身体补上来,调理方式除了食补还可以通过练太极拳等运动。

如果发现孩子的耳背有红纹,就是风热的表现,如果同时还身热面赤,那就需注意有无痘疹;如果孩子的耳廓清冷,多主寒痛或惊风;如果孩子的耳内肿痛流脓,主肝胆火炽,如聤耳(脓耳);如果发现孩子以耳垂为中心弥漫肿胀,多是痄腮的表现。

疾病时的嘴唇色泽变化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脉环绕口唇,因此脾的问题直接表现在嘴唇上。

我们可通过辨别孩子的唇色来观察孩子的健康。

唇色淡白,为气血不足,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贫血;唇色红赤,是脾胃里边有积热;唇色深红,为热盛伤阴;唇色红紫为淤热互结;口唇红肿溃烂,为脾胃火热上炎;口舌生疮或糜烂,亦多为脾胃火热上炎或兼心火;唇色青紫,为气滞血淤,亦主寒证;环唇色青,需防抽搐惊悸,亦可为缺氧所致;唇内及舌面出现白点,多是虫积。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是猩红热征象。

除了嘴唇的颜色可以辨别孩子健康状况,还要多观察孩子的口腔。

我们爱吃麻辣口味的,现在孩子也爱吃,无辣不欢呀!我发现,我家孩子特别爱上火,口上长疮,大便干燥,很让人烦!但是怎样观察,才知道他是有内火呢,还是因为吃辣椒太多而引起的上火?

南方的水土是湿热型的水土,湿气比较大,尤其是四川盆地,湿气很大。在那里生活的人需要吃麻和辣往外散。北方不是这样,北方天寒地冻的,这种寒气一进来,到了冬天,全身的阳气已经回到肠胃了,本身内在的阳气很足了,这时候再吃火锅,热气就会积攒得特别多。小孩子本身又是纯阳之体,这三方面合在一起,他体内的热就得往外走,走到嘴上、耳朵上、眼睛上、皮肤上,就变成湿疹,如走到肺里就成了哮喘,咳嗽。

口舌生疮或者糜烂,这是胃火比较大的表现。现在很多这种小孩,七八岁左右,经常长口疮,伸出舌头来,舌头上那个口疮面很大,孩子很痛苦。因为嘴里长了口疮,喝水有刺激,吃硬东西不行,吃饭都很受影响,所以这一类嘴里经常长口疮的孩子,体质都不好,都比较瘦弱,因为他吃不进饭。对这样体质的孩子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帮他调理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s/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