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途径有三种:
1.阳光照射皮肤合成
人体合成维生素D3的过程如下:
①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上午10点-下午3点)照射裸露的皮肤,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就会转化为初级的维生素D3。
②初级的维生素D3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经过25羟化酶的羟化,生成25(OH)D。25(OH)D储存在肝脏中,半衰期为2-3周。
③当人体需要的时候,25(OH)D会再次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脏,25(OH)D经1α羟化酶的羟化生成较强活性的1,25(OH)2D,供人体使用!
由于目前疫情的原因,我们足不出户,雾霾天或阴雨,导致我们无法得到阳光的照射,晒不到太阳,我们可以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维生素D的药物。
2.食物添加
饮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IU/g)如下:
沙丁鱼IU鸡肝(生)50-65IU蛋黄(个)25IU
注:沙丁鱼平时我们吃的较少,正常预防量每天需要-IU的维生素D,因此满足一天的需求,食物中含的维生素D量太少了
3.药物添加
药物添加,首先选择非处方药维生素D3或D2比较安全,预防量每天-IU
二、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长期以来,维生素D被认为只与骨骼的发育有关,然而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揭示维生素D不仅仅能防治儿童和老年人的骨健康疾病,更重要的是维生素D作为基因开关身份,对于人体多种基因起到调控作用,从而影响人体多种生物分子的代谢。维生素D受体(VDR)遍布于心、脑、肝脏、肾脏、骨、泌尿生殖器、甲状旁腺以及各种免疫细胞中。
综上所述,维生素D通过调控基因来调节人体内功能蛋白如钙吸收蛋白、胰岛素、肾素、甲状旁腺素等几千种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广泛的生理功能。当维生素D缺乏时,这种调控就会发生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生理功能障碍,是导致生长发育滞后、佝偻病、骨质软化、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的病因之一。因此补充维生素D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已经成为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有效措施。
维生素D可参与基因的调控,药理作用如下:
1.决定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保持骨钙密度、维持血钙浓度平衡。
2.维持肌肉的张力和运动能力,保持肌肉力量和协调骨、关节的运动功能。
3.促进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组织溶解酶抑制素,和β2防御素,增强抗菌、抗病毒能力
4.减少炎症反应对细胞的损伤,预防和辅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5.抑制癌基因表达,减少细胞癌变几率;激活抑癌基因,抑制癌细胞生长。
6.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辅助降血压。
7.保护胰岛β细胞免遭损伤,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防治Ⅱ型糖尿病,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几率。
8.减少皮肤角化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缓解牛皮癣病情。
三、缺乏维生素D易引起的症状和疾病
(此处仅列出一部分骨相关疾病和症状供参考)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二)骨质疏松症
(三)孕期营养
四、相关政策法规和文献
(一)佝偻病循证依据:
1.年国家卫生部《母婴健康素养-基础知识与技能(试行)》: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IU,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2.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预防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者应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IU;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每日口服-0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口服0-0IU,1个月后改为IU。
3.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为预防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早产儿、双胞胎出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0IU,3个月后改为-I
(二)孕期营养循证依据:
1.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应当补充维生素D-0IU/d
2.年卫计委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工作组《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胎儿的预防)可于妊娠后3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0IU/d,同时服用毫克钙剂
3.年《中华医学会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0IU/d
(三)骨质疏松症循证依据:
1.年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版》:超过50岁后建议口服足够的钙剂1mg/d及足够的维生素D-0IU/d。
2.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维生素D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年标准版)》:治疗总量达到IU。每日0IU,连续10周,治疗剂量为-0IU。
(四)糖尿病循证依据:
1.《维生素健康密码》(周建烈著):1型糖尿病中,维生素D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保护胰岛β细胞不被其杀灭,从而正常分泌胰岛素。2.《宁夏医学杂志》(年03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分析》(医院医院内分泌科沙立萍等著):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维生素D可改善胰岛素的分泌与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缺乏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3.《医院临床杂志》年1月第11卷第1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维生素D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是维持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和糖耐量所必需的物质,给研究对象每日补充0IU维生素D16周,结果表明提高了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五、如何选择一款适合的钙剂
(一)中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对钙吸收降低,本身容易发生便秘,所以我们比较推荐:
1、选择溶解度高、吸收率高、不良反应较小的钙剂。
2、选择钙元素含量足够的。一般选钙元素mg以上的。
(二)0-3岁婴幼儿
小儿身体中的钙元素最好从膳食中摄取,如果母乳或善食中较少,出现缺钙症状时,就需要额外补充钙剂,而钙剂的种类很多,应合理选择。
(1)选钙元素含量高的。目前市场钙含量为:碳酸钙的钙含量最高,达40%,醋酸钙的钙含量为22%,乳酸钙的钙含量为13%,葡萄糖酸钙的钙含量则最低,含量仅为9%。国际公认推荐碳酸钙。
(2)选择易溶解的。
(3)选择口感好的。
(4)选择价格适中。
因此,家长在选购时可在相似的条件下进行对比,选择价格适中、钙元素含量又适合的产品。
(三)成年人
1、首先看每片钙元素的含量,每日补充的钙元素总剂量需达到1mg
2、选择口感好吃的,因为长期吃,好吃的才能坚持疗程补钙。
总之,钙量充足,口感好吃,易溶解,好吸收,副作用少的就是较好的钙剂。
嚼着吃的钙片,好吃才是硬道理!
注: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