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说到孩子要补什么?问得最多当数补钙:小孩夜里睡觉总是惊醒、汗多,要不要补钙?小孩枕秃,个子矮小、头发少,要不要补钙?小孩出牙晚、囟门闭合晚,要不要补钙?去体检说有肋缘外翻,要不要补钙?做了骨密度检测说骨密度低,要不要补钙?实际上上述表现均不能代表孩子真的缺钙了。今天我就科普一下正确补钙问题。
一、钙在人体中有哪些生理功能?
1?人体内几乎所有(99%)的钙都储备于骨骼和牙齿,发挥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骨骼结构的主要部分,二是骨钙能够充当“钙库”。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有微小的下降时,骨骼中的钙就会被释放到体液中来维持平衡。其余1%的钙分布在体液和细胞内,以蛋白结合钙或离子钙的形式存在,在比例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作用非常重大。
2?血液中的钙广泛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如血液凝固,维持心脏、肌肉、神经系统正常的兴奋性等。细胞内的钙作为关键的信号分子和离子,参与包括基因表达、突触传递、神经元兴奋性及细胞维护等,对维持神经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缺钙的危害:营养性佝偻病、生长发育、生长速度受影响、影响人体最大骨量的形成、增加成年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4?钙过量的危害:引起高钙血症、会导致便秘、容易导致肾结石、会干扰铁和锌的吸收。所以钙过少不行,过多也不行,缺钙、过量补钙均不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二、儿童膳食钙推荐剂量(适宜摄入量)是多少?
人体钙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影响,其补充依据在1岁内主要基于母乳中的含钙量,而1岁后主要基于钙代谢平衡实验。参考国外经验以及根据我国国情,中国营养学会制订钙膳食每日推荐摄入量(RNI)或是适宜摄入量(AI)。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营养学会钙膳食每日推荐摄入量(RNI)(mg)下图: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及来自母体的低钙储备,钙补充应按其体重计算,钙摄入量为70~mg·(kg·d)-1,同时增加维生素D和磷补充。
佝偻病儿童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每日应给予大mg钙(含饮食钙源)以满足对佝偻病的治疗需求。
三、如何评估孩子的钙营养状况?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钙营养状况方法有下面3种:
1、从日常膳食评估钙营养状况
在一定时间内(比如24小时或者一周)分析从食物中吃进肚子里的钙的总量,与每日推荐需要量相比较,从而能初步确定我们吃进去的钙量是否足够。这是目前简单、最被认可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指标只反映吃进去的钙是否足够,不能反映体内的钙是否充足。
2、与钙代谢相关的检测
①血钙、尿钙检测
包括血清钙和离子钙,人体的血液循环中的钙的浓度基本是稳定不变,而且这部分的钙只占体内总钙的1%,所以血钙并不能反映体内钙的营养状况。而尿钙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跟膳食钙、膳食钠和蛋白质的摄入相关,还受尿量和肾脏功能影响,所以尿钙水平也不能反映体内钙营养水平。
②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骨碱性磷酸酶是参与骨和生长板软骨的矿化。在儿童期,尤其是婴儿期和青春期,对应于骨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因此儿童的骨碱性磷酸酶活性会比成人的高,甚至可达3倍之多。但如果严重缺钙或者严重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营养性佝偻病时,该指标会更高,因此它可以作为营养性佝偻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反映钙营养水平的指标。
3、检测骨密度
机体中99%的钙储备于骨骼中,是骨骼的主要结构成分之一。因此,骨骼钙的检测应最能反映钙的营养状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检查项目是骨密度检测。很多孩子查出骨密度低,家长容易误认为孩子缺钙,并给孩子补充各种各样的钙剂。殊不知,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骨骼不断增粗伸长,钙质不断沉积,骨密度低往往是骨骼生长旺盛的反映,而不是缺钙。再者,目前很多机构选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评估儿童骨量,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儿童每个年龄段的统一的超声骨密度参考范围,也就是说拿着成人的参考范围评估儿童的检测的结果,能不低吗?所以,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孩子骨量是不靠谱的。而检测骨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是诊断骨质疏松和监测骨密度变化的最好的临床工具,但目前为止也是没有儿童的标准曲线。国际临床密度检测学会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有临床意义的骨折史(比如下肢长骨骨折,椎骨压缩性骨折,或者2处或以上的上肢长骨骨折等)以及骨密度减低,才需要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监测骨密度。所以,一个健康的孩子没有必要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
综上所述,目前仅能通过膳食调查来评估吃进去的钙量是否足够,尚没有能准确反映体内钙是否充足的指标。我们需要结合膳食钙摄入评估、是否具有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综合判断体内钙营养情况。对于一个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只要平均每天摄入的钙量能达到权威机构推荐的摄入量,同时也摄入了足够的维生素D(每日IU(1岁内),IU(1岁后)),一般体内不会缺钙,也没有必要做上述的检查。
四、怎么给孩子正确补钙?(通过膳食,个人认为是最实惠有效的补钙途径)
1?奶类是儿童期最主要的钙源,也是最好的钙源。
每g母乳含34mg钙(28~34mg),母乳中钙磷比值为2:1,是肠道吸收的最佳比值,吸收率为60%~70%。因此,母乳中钙完全能满足≤6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的钙需求。婴儿期要鼓励母乳喂养,婴儿期后要坚持每日一定量的奶制品供给。
奶制品:纯(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也是钙质的优质来源。毫升牛奶中大约含钙毫克,而且其中的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孩子满1岁以后就可以喝全脂牛奶,有肥胖风险的孩子在2岁后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6个月以内儿童纯母乳喂养,需要的钙从母乳获取;
6~12个月儿童,每日奶量应达~mL;
1~3岁儿童每日奶量不少于mL;
学龄前儿童每日奶量为~mL;
学龄儿童每日奶量为mL。
2?豆制品、海产品、干果类、鲜果蔬等含有一定钙量,可作为钙补充剂添加。如豆类食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较好,是除奶类食物外的又一补钙食物,而绿叶蔬菜也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吸收相对较差。
不同种类非奶类食物每g钙含量表(mg)下图:
3?钙剂(事实上,孩子如能坚持上面饮奶、平衡膳食要求,常规补钙是不必要,除非是有危险因素或者疾病状态有医学补钙指征(比如患有慢性炎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活动能力受限、长期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否则没有必要额外补充钙剂。)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居民的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类及制品、面、米及其制品,分别占35.2%、13.9%、11.2%和9.1%,奶及其制品只占4.3%。可见,我国居民受饮食习惯的影响,仅靠日常膳食,奶类摄入量又不足,钙摄入量不达标在意料之中(除母乳喂养阶段以外)。那么,食用钙制剂以满足日常需求成了必选项(个人认为还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补钙,健康正常饮食的孩子,其实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并不难,健康的孩子只要坚持喝奶、均衡膳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就可以了,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
正常情况下,任何合成钙制剂的人体吸收率约为30%。目前市面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给儿童补钙时应首选钙含量多、胃肠易吸收、安全性高、口感好、服用方便的钙制剂。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