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带孩子测维生素D吗怎么知道缺不缺这

虽然越来越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补维生素D,但仍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维生素D缺乏,比如,觉得心中没底,不知道孩子补得够不够、有没有吸收进去、是不是开始补得太晚了等。

担心孩子维生素D缺乏,那有没有必要带孩子去常规测一下维生素D呢?今天来聊聊。

01

维生素D水平怎么测?

维生素D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维生素D2,通常来源食物或补充剂;另外一种是维生素D3,由皮肤经过日晒(主要波长为-纳米的紫外线(UV)B)合成。不论是哪种来源的维生素D,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形成25-羟维生素D。我们平时说的测维生素D,其实测的是25-羟维生素D水平。

图源:Unsplash

02

有没有必要带孩子常规测?

25-羟维生素D水平确实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但是现有证据并不支持对整体健康的孩子常规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筛查。全球共识建议中,警告针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维生素D筛检。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指出,由于目前关于25-羟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临界值设置各异;这意味着,同样的检测结果,可能会被认为“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会被认为正常。对于本身没有维生素D缺乏,却因为检测方法或临界值设定的原因被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时,就可能出现弊大于利的情况。打个比方:

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诊断标准:

缺乏:25-羟基维生素D30nmol/L

轻度缺乏:25-羟基维生素D30-50nmol/L

正常:25-羟基维生素D50nmol/L

图源:Shutterstock

假设孩子测得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是65nmol/L,那根据以上标准就是正常的,但如果遇到了诊断标准设置成75nmol/L的,那孩子就会被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然后可能会被要求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从而可能面临由于维生素D大剂量不当补充带来的不良后果。

03

哪些孩子才考虑测?

美国儿科学会在关于优化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的报告中就提出:儿童筛检维生素D缺乏筛检仅针对怀疑有低骨量相关问题的孩子,比如怀疑有佝偻病、和/或有复发性低创伤骨折病史的孩子。

另外,如果孩子检查发现血液中钙、镁等元素水平异常;或者存在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时,医生也可能会要求检查维生素D。

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因素的孩子,比如:

深色皮肤(相比浅色皮肤,深色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合成维生素D);

很少有户外活动的孩子,或者户外活动时遮盖严实;

早产儿;

母乳喂养的宝宝,同时又有以上1个或以上的风险因素。(母乳是孩子最理想的食粮,但是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宝宝出生后,最初期的体内维生素D来自母亲,所以如果他们的妈妈维生素D和/或深色皮肤,这些宝宝也有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这些孩子如果整体看着健康,只是存在了以上某个维生素D缺乏风险因素,那更具性价比和操作性的做法是:按常规给孩子日常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带孩子去筛查维生素D。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整体健康的孩子,没必要因为家长担心而去常规筛检维生素D。如果怀疑孩子有佝偻病、或者其他骨骼、代谢相关问题时,才需要遵医嘱进行检查维生素D。

图源:Unsplash

更多关于维生素D的更多科普,参见:

1.维生素D补还是?和AD交替补?外壳能吃吗?6大维生素D问题一次讲清

2.维生素D忘记吃,断断续续补,有问题吗?一天中哪个时间吃最好?

3.宝宝多大可以连壳整粒吃维生素D?外壳能吃吗?

4.夏天热,维生素D要放冰箱吗?有1点要注意,不少家长疏忽了

-部分参考来源-

1.MunnsCF,ShawN,KielyM,SpeckerBL,ThacherTD,etal.GlobalConsensus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tz/10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