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康复科普第篇宝宝的ldq

新华康复科普

宝宝的“O”形腿和“X”形腿

最近天气不错,王奶奶带着小孙子在小区里晒太阳。小孙子上个月刚会独走,走起来一摇一摆的十分可爱。隔壁阿姨看见了,一边夸宝宝可爱,一边又忍不住提醒张奶奶:您家小孙子看起来腿不直,好像有点“O”型腿,您可得多注意。张奶奶担心极了,是不是该带宝宝去看医生呢?

什么是“O”形腿、“X”形腿?

O形腿:在医学上叫“膝内翻”,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罗圈腿”。它是指双下肢伸直并拢时,双踝关节内侧或者足跟部紧紧靠拢,而双膝关节内侧却不能靠拢,出现空隙,像英文字母“O”字。

X形腿:在医学上叫“膝外翻”。当双下肢伸直并拢时,双膝关节内侧能接触而并拢在一起,而双踝关节内侧却无法并拢而分离,出现空隙,外观上看就像英文字母“X”字。

正常的下肢发育过程

婴幼儿的腿看起来通常是弯曲的。事实上,很多宝宝在1岁前出现胫骨弯曲,2岁前都有O形腿,18个月左右O形腿可能会最重,之后随着生长自动矫正,可能会自然矫正过度,并在3-4岁时出现X形腿,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还有些孩子直到9-10岁时才有笔直的腿。

1

“O”形腿和“X”形腿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①下肢的骨骺的坚实度不足:简单说就是比较“软”,受到外力的作用,比如体重的压力就会弯曲,这可能与缺钙造成的骨骺内钙质较少有关。一些户外活动少、接触阳光少的宝宝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加之钙补充不足,便会引起骨骺内钙质较少。

②外力的作用:一般宝宝10月会站,12会走。如果家长违背了这个生长发育的规律,过早地让宝宝站立或走,关节负荷就会过重。此外,肥胖儿童容易出现X形腿,这是由于他们自身偏高的体重造成膝关节应力过重有关。

③不良姿势:宝宝长期的不良姿势会影响腿上的肌肉功能,使关节周围肌肉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降低,长期的肌肉失衡会导致关节移位,最终会导致O形腿和X形腿畸形。

④外伤: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都有很多的韧带,它们是维持我们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如果外伤损伤了这些韧带,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最终就会出现O形腿或X形腿的畸形。

2“

什么情况下宝宝的腿不直需要就诊呢?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则提示O型腿和X型可能是由于严重的疾病导致的,需要尽快去儿骨科就诊:

1.一条腿直,一条腿弯;

2.弯曲的非常严重,例如两膝部(或踝部)内侧的间距大于6cm;

3.O型腿在2岁以后仍然不断加重或7岁以上的宝宝仍然持续存在X型腿;

4.除腿不直外,比同龄儿身材矮小;

5.除腿不直外,出现腿部疼痛。

4

发现了O形腿和X形腿也不用惊慌,先找出引起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草率“绑腿”并不能解决问题。

实际上,大多数宝宝的O型腿和X型腿都可能是下肢形态的正常变化,无需治疗。家长可以改善饮食结构,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紫菜、虾米等;同时也要加强户外运动,改善腿部肌肉功能、多接触阳光。

另一方面,关节炎、膝关节生长板损伤、感染、肿瘤、布朗特病(胫骨的生长障碍)和佝偻病等疾病均可能导致下肢曲线的改变,这些疾病需要尽早治疗的。对于已经确诊存在骨骼形态异常的宝宝,除儿骨科矫治外,可以借助支具、矫形鞋垫等方法将对下肢生物力线进行调整,防止因力线异常造成关节的慢性损伤。

医院儿骨科和康复医学科在“O”形腿和“X”形腿的诊疗和康复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可助您的宝宝恢复健康体姿。

微文图片编辑:李川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资助

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指南

专家门诊

杜青,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

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

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

药联合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

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青主任特需门诊:周一上午(预约制)

?就诊地点:医院儿科门急诊大楼12楼

?特需门诊

特需预约平台:-

康复医学科:-(诸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s/6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