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佝偻病

佝偻病是幼龄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维生素D缺乏和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发育迟缓、消化紊乱、异嗜、运动障碍和骨骼变形为特征。

病因

1.孕畜或哺乳母畜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等矿物质。

2.幼畜早期断奶,母乳不足或饲料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

3.幼畜日光照射不足或胃肠疾病等。

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喜卧,异嗜,常有消化不良症状。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生长发育缓慢。四肢关节肿大,特别是腕关节和跗关节最为明显,四肢长骨弯曲变形,肋骨和肋软骨连接处肿大呈串珠样;脊柱变形。由于骨及关节的变化,从而影响全身的变化。站立时拱背,两前肢蹄内收、踠关节外展呈O形;两后肢跗关节向内收呈X状,运步强拘,起立和运动困难,跛行,喜卧不起,牙齿发育不良,咀嚼困难;胸廓变形,鼻、上颌肿大、隆起,颜面增宽,呈大头现象。呼吸困难。重症病牛有神经症状,抽搐,痉挛,易发生骨折、韧带脱落。先天性佝偻病,幼畜出生后即出现上述症状,且多体质衰弱,不能送站立。

诊断

主要根据异嗜、生长缓慢、关节肿胀和异常姿势进行诊断。

治疗

对骨骼变化不明显的轻症佝偻病病畜,可用维生素D2肌注,每周一次;在用维生素D的同时,内服钙剂,对骨骼变形明显的重症佝偻病病畜,静注10%氯化钙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四肢变曲严重的幼畜,可用副木固定,辅助负重,以利矫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7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