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严虎医生
婴幼儿用药那些事-严虎各位家长下午好,我是上海一妇婴的医生,今天呢,我们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谈一谈,我们家长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我们婴儿如何用药。
其实我们今天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只有一个多小时讲这个用药,其实用药是一个非常非常宏大的话题。我不可能讲儿童用的每一种药,所以今天只能讲常用药,常用的药以及常用的药里面那些不能用的要药,你看多拗口。药既然是生产出来,医院、投放到药房就应该有用的,可是中国就不太一样,所以大家非常头疼啊。这些药到底哪些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这个没用的要怎么又会变成有用的。这就是我们现在国家的一个现状,有时候是非常难改变的。
吃了一个星期,胃口变得很差,接着又拉肚子,现在不喝奶了,一见奶就哭,他求助我。他选择的咨询途径是一个两分钟的问答——就是他这个题目出来以后,我要给他两分钟的解答。讲句实话,两分钟我能解答这个问题吗,我没有解答。当时我就把这个题目给他退回了,我希望你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两分钟没办法解答这么复杂的问题。这问题看得我非常的难过,这个孩子六个多月,前前后后用了将近八种治疗方法。他很可能就是一个普通感冒、普通的病毒感染。我们平时科普的家长都知道观察就可以了,可以加湿、可以使用滴鼻液,可是他是用了这么多的药。
不要以为这个家长是在农村的医院看的,医院是中国南方很著名的一个城市-深圳,医院我就不能点名字,医院在当地还医院,给一个六个月的孩子就这么治疗。
图
这也是一个家长提问,他把用药贴出来了,医院的名气更大-重庆医院,在西南地区是很有名。
施保利通:这个孩子接受了施保利通。平时学习的家长这个药是不是脑袋咯噔一声响-洋垃圾,没有什么用、在国外超市就可以买到。而且国外孩子好像四岁之内也不允许用,而这个孩子只有几个月,中国不管中国说明上没有要求。桔贝合剂:桔贝合剂是中成药。维生素C:上面那个白颜色的小药瓶是维生素C,生病期间吃维C不可能有用,可是这个中国西南地医院还在开这种东西。黄综合剂:旁边这个大瓶是黄综合剂,这个名字听着有点怪,医院自己生产的药。复方干草与磺胺药:里面还有复方干草又含有磺胺药,磺胺药基本上淘汰了,它是一种抗生素,但是他对儿童来说不是太安全,而且耐药非常多。很古老的这种药、医院自制的药仍然存在、仍在使用,开这个处方的医生估计是一个年纪不小的老医生。
医院、医院,都是很医院,为什么还有这样的处方出来。这些医生在给孩子用药时她的依据是什么?今天晚上我还有一节八点钟的课,是给医生上的课(主要是基层医生),讲医生在临床决策时的依据、怎么寻找依据、如何判断这些依据。这两个病例,我同样会拿出来。我要让他们看看,我今天晚上可是基层医生(医院的、医院),医院的医生凭什么这么开药?有多少中国的医生在本着循证医学的理念在给孩子看病?
图
两个病例讲完了,讲一个热点,这个热点在我们的医生界(至少在我的那个圈子)讨论很热烈。今年过年大概是初三左右我看到一个群讲卫计委“出轨”了——卫计委连发了几条微博,是关于保健品值不值得买-阿胶,这以前可是从未发过的。
阿胶对中国来说再熟悉不过,我小时候就知道,因为那时候不停的放东阿阿胶阿的广告。阿胶能够补血,中国这个老百姓的这个补血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女性啊要补血。其实阿胶就是水煮驴皮,哪有那些特效的成分。真正补血要针对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补铁就可以了。
这个微博出来以后,我们圈子挺受震动的。发了这样的一个东西,不鼓励买保健品,卫计委新年新气象。但这阿胶好像还是药品,主要还是药品。可是没过几天,十天以后卫计委紧接着道歉,“不得了,我们搞错啦,这个药是有用的,是我们管理上的疏忽”。在卫计委发布保健品不值得买这条消息以后,春节结束了,股市一开阿胶的股股价大幅度下跌,相关利益就被触动了;没过几天的这个道歉就出来后股价呢又上升了。
昨天,一小时爸爸就这个事件写了一篇文章《让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颤抖的一块驴皮冻》。这种管理上的无奈,你可以想象美国FDA怎么可能向那些保健品或者不具有疗效的那些厂商下跪道歉。可是我们的卫生主管部门可能是在强大的利益集团的恐吓下,不得不发表这个致歉声明。通过这个事件就可以想,在中国我们到底要相信谁?监管部门-中国最高层,他们还不得不屈服于利益不敢说实话。好不容易说了一句实话,紧接着还得道歉。
图
好,言归正传,一开始说的有点啰嗦。在中国是谁在决定孩子的用药,其实把这孩子去掉也可以,谁在决定用药。
首先是药品审批部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门,流出来的药都是他们批的,没他们药不可能到市面上来。如果他们能严格把关的话就是后面的事不存在、不存在药物的滥用,因为不可能让没用的药或者有害的药流放到到市场,可是他们这一关把的不好。
其次是医生,当然在医生和药品审批部门之间还有一个环节医生的上级——医院,这个东西就不说了,医院不进药医生怎么会开。但是最终决定把药用到患者身上的、用到孩子身上的是医生开出来的药(药分管院长他也不去下处方)。医生会把药用在病人的身上。最后药的利益就会出来,这个利有两种,一种利是对病人有利;一种利,就是它会产生大量的经济上的回扣,个个层层部门都会拿这个回扣。
决定孩子用药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家长。就是家长能力有限,也没受过什么正规的医学教育,这个没有关系。家长的选择呢,只能是oct非处方药。
唯独决定不了的就是我们吃药的孩子,他只能把嘴捂着哭闹,我不敢吃、我不愿意吃。给他吃的那些药里面可能有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可能是对他有用的,那五分之四都是满足家长的焦虑、让家长平缓一点,给孩子喂药家长心里舒服呀;或者满足层层人事的回扣。最终这个药必须要到孩子的嘴里面去,这样药的利才会显示出来。
图
中国为何用药乱,因为药品审批部门渎职。十几年前中国的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被处决了,因为他年那一年审批了3种新药,这个数据不是我编的,曾经网上流传说他审批了一万种药,确实他那一年批了一万多种药。但是很多药都是替代品或者或者是相对安全,但是这3是新药,平均每天批三种,这3种药几乎都是中成药。最后郑筱萸被处死了,是什么在使他批这么多?都是利益。药厂为了生存,把药流到市场必须要找药监部门,没有药监部门这些药不可能流到市面上。郑筱萸虽然被处死了啊,可见国家对这个事情的重视,杀一儆百这当然是个好事。过几年又开始抓人,又带了好几个进去,那个环节、那个部门就是容易坐牢的,医院药监科的科长隔几年进去一个,没办法,钱拿的太方便了。郑筱萸虽然死了,但那一千多种药还留在市面上,他没办法收回去啊。
现在有个零差价,医院不要加成了。以前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十块钱的药变成十二块钱、十一块钱卖给患者,医院拿一点,这叫差价。医院要靠药生存,据说现在上海要把这个零差医院卖药赚钱,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能改变滥用药的现实吗?那些药商、药代还是要想办法把这些烂药开出去,他会找医生,医院拿不到钱、但是还有层层进药部门还是要搞钱的。
所以这一切的都是利之祸,是利润的利而不是药品给他人带来的利益,这样过程,所以药品必须是要用强力部门来监管,这个强力部门必须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执行一个科学的标准。全世界有一家做得非常好,就是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FDA,他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机构,他的审批是非常严格的,他获批的药物可以放眼全球,大家可以很放心得用。
图
讲到药品监管部门讲到医生,就不能不讲家长,家长焦虑。孩子生病你不用药,那就不算管啊,我们的很多家长就是这么想的。过年期间我写了一篇文章《孩子生病管还是不管》。
结果那篇文章出来后闹得还挺凶,多数家长的可能是比较喜欢的,因为那天晚上的打赏是最多的,一般打赏一二十块钱那篇文章打赏八十七块。但是骂我的也多、取关的也多,取关的时候还留言“我不你了,因为你说中医不好”。
写那篇文章是受一个家长留言的影响,因为我觉得不涉及隐私,这个家长留言我截屏在这儿。“所以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不管吧啊,还是不管她这个病毒感染咳嗽能够自愈?”他怀疑我,因为我让他不管,你要观察、不要去吃那医生开的那些药。家长难以理解,在这个家长的眼里、在我们大多数家长的眼里,管等同于用药啊,你不给他用药那叫什么管。
孩子生病当然得管,我们要照顾孩子、要陪伴孩子、要观察孩子。观察也是管啊,管孩子体温、精神、食欲、呼吸循环,这些内容在千聊里面有详细的介绍,今天不作为重点讲了。
相当多的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没有什么药物可治疗的,我们只要对症就行。腹泻严重补液,而不是吃止泻药;鼻塞严重,用滴鼻剂、生理盐水海盐水,而不是给孩子吃那些复方类的感冒药让她缓解鼻塞。用药我们是要权衡利弊的,为什么不让你随便用药?因为你用药来管孩子。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管、这种用药有可能会伤害孩子,我们总不能选择伤害孩子的方法吧。
图
那么孩子生病了,听谁的?听专家的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人家专家是专业医生。严医生是不是专家?讲实话,不是专家,从来没有这些学祖请我去写这种东西,因为级别不够。那我不管,我不是专家,我还喜欢挑专家的错,挑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看看这些专家写的东西,不知道老百姓看了有什么感受。举例《中国益生菌临床应用循证指南》,这可不是我编的,这个杂志医院的,我就不一一读了,他们联合写了一篇这个东西,你看看你相不相信。
指南说,益生菌可以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还能减少发热时间、减少咳嗽喘息的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写这些话你不负责吗!“明显减少“这些观点是从哪些杂志来的?儿科药学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我都不想读了,就是这些低档杂志。专家说的靠不靠谱?这些专家在制定指南时到底有没有受到这些药品生产商的干扰?
图
这个指南认为益生菌还能够治疗乳糖不耐收,能够明显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这又是哪些杂志上的文章?自己看吧,根本没有一个是权威杂志,就根据这些垃圾医学杂志上的垃圾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然后覆盖全国,其他的医生就会依照这个使用,你说中国的专家可不可悲,可不可耻。
图
益生菌有能够治疗黄疸啊。有事这些杂志,我就不读了。我本人现在主要从事新生儿,遇到大量的黄胆患者,我从来也不给他使用益生菌。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支持这么做。但是他却讲益生菌可以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这些结论就变成了指南,这个循证指南里面的引文一共是一百五十四篇,中国的这些垃圾杂志占了一百二十六篇,所以这个指南、这些专家说的话等同于垃圾、胡说八道。
图
卫生监管部门、药品审批部门收到利益干扰不说实话;专家呢,不能说大多数时候专家不不干正事儿,那怎么能叫专家是吧?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们干不干正事,有可能他有的时候会利用他的话语权不干正事,上面的这个指南就可以明确看出来。所以我们家长就要学习了,我们今天这个课程就是来给家长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的。
我们给孩子用药前,要知道用药的目的是什么,我干嘛要给孩子用这个药。我们要了解这个药物的副作用、了解主要的不良反应,这时要权衡利弊,利大于弊的时候才要使用。有什么副作用?不知道!不良反应?不知道!真的有,中国很多药副作用上写着尚不明确。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我们给孩子吃的或者成人吃的中成药都这么写的,那你干嘛给孩子或者给人用的那种人,不管!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科学跟你老祖宗没有什么关系啊,曾经有一个例子说的很好,烤肉吃了几万年,在原始社会就开始用火来烤肉吃。
传着几万年的烤肉,是不是健康的呢?不健康,因为烤肉在烤的过程中,在烤肉的表面会产生致癌物。烤肉不是健康的,不能因为它传了几万年就可以自动成为健康的。这两个不是一个等号关系。所以老祖宗的药不能直接具有据豁免权,不做不良反应的监测、不做毒性的测试,是不对的。
在这里,我列举了一个别的医生和我关于布洛芬的交流,布洛芬我们家长还是比较了解的,是一种退烧药、美林的成分。六个月以上的孩子高热不适的时候可以使用布洛芬,但我们的新生儿早产儿也可以使用布洛芬。干嘛呢?利用它关闭小的早产儿的动脉导管,这样的一个特点。这纠结了,家长就问,不是说布洛芬不能给六个月以下孩子吃,你怎么给一个早产儿?点点大就吃这个布洛芬?这问题问得很好。
这是一个医生问我的,我就告诉这个他权衡利弊,关闭PDA它给孩子带来的潜在的益处远远超过肾脏损害的风险,因为PDA动脉导管关闭,以后孩子就能较早的撤离呼吸机、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减少心脏的负荷,孩子很可能就能活下来。当然你会面临着肾脏疾病的风险,但这种肾脏疾病的风险如小便少、肾功能受到一定的损害,但它是可以恢复的。这时候医生就要跟家长谈话,说明利处、敝处。从目前的研究观点是支持给这么点大孩子服用布洛芬的。家长理解以后,我遇到的都同意使用,所以我们的家长是有判断力的。
像这种有争议的药物,我们在给孩子使用之前把它的目的弄清楚、给家长讲清楚、把它的副作用讲清楚、然后把它的利和弊讲清楚,最后我们做决定。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靠你什么不良反应不知道、禁忌症不知道、副作用不知道,那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图-药的作用
给孩子用的药是来干什么的?是来治疗疾病的吗?真的不一定。
有的家长有一点钻牛角尖,他给孩子吃着维生素d时(维生素d3)。
家长:“这是不是药?”
医生:“是药,非处方药。”
家长:“我不给孩子吃药。”
医生:“这不是治疗疾病的,就是来预防佝偻病的、促进钙吸收的。”
家长:“哎哟,那不行,我要晒太阳,我不给孩子吃这个药,药有害处、是药三分毒。”
我觉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药不一定用来治病,有的是用来预防疾病,比如维生素d3能预防预防佝偻病。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是完全有必要给孩子服用的。
不生病的时候可以吃药吗?可以,我说过它可以预防,生病的时候必须要吃吗,那也不一定。
病毒感染你干嘛吃抗生素呢?普通的病毒感染我们也没必要吃抗病毒药物。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疾病来判断,也就是真的生病的时候也不一定必须要吃药,但有些疾病你必须要吃药。细菌性的肺炎,要正规的服用抗生素;脱水的时候,你必须要补水。经过一定训练的家长都是容易理解的。
我们给孩子用的药,一部分用来缓解症状。比如,孩子高热不退的时候、很难受的时候,我们使用退烧药缓解症状,不治疗疾病但能让孩子舒服一点。脱水也是这样的;孩子喘,平喘药也是缓解症状的。
有些是针对病因的,比如孩子有细菌性的中耳炎、化脓性的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我们使用抗生素,那就针对根本原因的。这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孩子流感病毒感染,给他使用奥司他韦,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利巴韦林行不行?不行,利巴韦林绝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用。这就是针对病因的,我把药的大概作用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图-常见病
今天不可能把所有的药都拿出来讲,我们只能讲常见疾病的常用药物。对儿童常见疾病以前叫四大种疾病,呼吸道的疾病、消化道的疾病啊、贫血、佝偻病。现在贫血、佝偻病发病率明显的下降了,因为我们对孩子营养、对维生素d补充的重视。经济条件改善了,这些疾病就下来了。感染性疾病,像细菌感染性疾病明显的下降,经济条件上来、卫生习惯好了以后还有疫苗的接种好了以后,像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的下降,但病毒性感染的疾病、过敏性疾病仍然是不断上升的。
图-呼吸
我们来讲讲呼吸系统的常用药儿童的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有少部分的下呼吸道的感染。
这张ppt里面列举的药物都是我们禁用或者不建议使用的药!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率非常非常高的疾病。三岁之内的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每年六到八次的感冒是完全正常的现象。这六到八次把我们的家长折腾的够呛,有部分家长还好脑子是比较清楚的,他知道大多数情况是自限性疾病、不会滥用药;可是有部分家长就比较疯狂,各种各样的药物的使用。这种疯狂也不能怪完全怪家长,医生在里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面的原因我也分析过,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也知道,孩子咳嗽是不允许服用止咳药的。什么复方福尔可定、用美沙芬都是中类的镇咳药,不允许服用。化痰药?不建议!家长又受不了,你干嘛不给他吃化痰药?我今天也不多说,这个因为大量的研究显示吃不吃化痰药,对孩子的病情没有什么明显的缩短、改善作用,所以没有好处干嘛要给他吃。家长说有痰了我得化,但是不用你化他自己也会化。感染引起的、严重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也不能靠化痰药解决的,要靠抗生素来解决。
复方感冒药,在中国滥用是最厉害的。小儿氨酚黄那敏,我们几个月的孩子感冒都敢用,也不怕这里面的一些药物,比如对乙酰基酚可能造成的肝脏的损害。他不发烧,你干嘛给他吃这些东西;如果发烧,吃了阿泰诺林接着你又给他吃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那对乙酰氨基酚服用就过量了。中国家长不管,特不能完全怪家长,中国的医生是不管的。药品审批部门,把这些药物投放出来了,在美国四岁之内的孩子,就是美国儿科学会规定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是那个最苛刻的FDA,甚至规定六岁之内的孩子都不建议服用这种东西,还包括艾畅。
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医生到现在还对利巴韦林情有独钟,包括我一医院的例子,医院,我前面医院,还在给孩子搞这种东西。医院不开利巴韦林、开阿糖腺苷,同样不会有什么用的,而且有毒副作用。我有时候就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医生的观念就是不改,家长都提出来不要用这种药,但医生还要坚持使用。
口服药还好,开完了以后家长可以不给孩子吃。但是静脉怎么办?阿糖腺苷就是静脉的,医院就往血管里面输,家长没办法拒绝。
图-呼吸应该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另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也可以认为是治疗方式,就是雾化吸入、吸入各种各样的药。比如布地奈德(是弱小的激素),还有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玻璃康尼。这些通常是适用于支气管镜痉挛、气喘或者哮喘的发作、急性喉炎。有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吸入布地奈德,时间很长来治疗一些气道高反应(有哮喘的这种情况)。但是在中国又被滥用了,很多孩子一咳嗽家长就在家里面给孩子进行这些物化,因为现在雾化药物很容易弄到、雾化剂也可以买到,但很多的时候都是滥用。包括雾化、生理盐水也缺乏足够的依据。
图-小泰诺林-悬
我把退烧药给大家做一个解释,因为退烧药是我们儿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非处方药。我们要注意泰诺林和美林的使用的区别,在这里我没有详细讲,大家可以去千聊里面复习我的课程。泰诺林用于多大孩子?三个月以上。美林?六个月以上。当然的中国的指南认为泰诺林可以用于两个月以上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两个月的孩子生病了、发烧了,医院去的,我们要注意剂量和剂型。
我们要拒绝退热针,退热针没有一个是安全的。来比宁,它里面的成分在体内可以转化为阿司匹林;安乃近,对孩子的血液系统是不安全的;复方氨基比林,对孩子的血液系统是不安全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孩子舒服一点儿,而让我们的孩子冒着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这时候要搞清楚单纯的发烧是烧不坏孩子的,没有必要那么恐惧,这个可以我的,里面有不少和这方面相关的内容,写发烧的的阅读量都是几万,变相地反映了我们家长对发热的恐惧,很多的时候是恐惧。
图-大泰诺林
图-小泰诺林
我给大家提示一下,泰诺林有两种,大包装和小包装,他们的浓度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弄错了;美林也是一样。
图-大美林
图-小美林
这些内容大家看看ppt就可以了,也可以看一看说明书。关于发热的处理,我在千聊了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学习一下。对于发热这种事情我个人是这么希望的,希望什么家长不要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才去学,发热的时候你学不下去、慌乱。你要在孩子平时没事的时候花一点点时间把这些内容弄清楚。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吃退烧药,如何计算退烧药的用量,这些东西全搞的透透彻彻的,这样孩子真的哪一天生病了,就可以比较轻松的面对、不至于那么乱。因为一乱就容易出错。
图-消化
除了呼吸道的问题,孩子最常见的问题就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腹泻。家里面要备好口服补液盐三,有的时候有些地方不卖三、还有一。说明中国的问题太大——一淘汰那么多年还在市面上销售、三还没有被普及,当地药品部门的意识很差。那怎么办呢?在家里面备一点,这三也不贵的、几块钱一包。这些药物在家备着,可以网购,各种各样渠道都可以买到补液盐的,不要等着孩子今天晚上拿得特别厉害才到处找这个补液盐,说明这个家长平时工作做得太差。
益生菌是我们家长特别感兴趣的,前面用了几个ppt介绍了一下中国的益生菌目前胡乱的现状,那些专家在里面推波助澜、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也许是部分的益生菌的厂商找到了他们,让他们在指南里面留下一笔,我推测,阴谋论啊。当然像布拉氏酵母菌散、鼠李糖乳杆菌,这两种益生菌的研究的还是比较多的,也有一些证据证明可能有用,我只能说可能有用。真的,你不吃的话我也不会讲你的。因为我发现他用处也不是那么的显著,真的没有感觉这个益生菌吃了对孩子的腹泻有多大的显著的治疗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论文支持啊,我不能反对的。
锌剂在发展中国家、六个月以上的孩子补充,在腹泻的时候有一定的依据。当然,要经济条件好、平时孩子的饮食状态非常好,真的腹泻了我们也并不是特别主张补充这个锌剂,很多时候锌剂又沦为一种安慰的治疗。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孩子腹泻的时候是不补锌,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数据支持。但是在贫穷地区像印度(印度的总体状况比中国要差多了),他们的研究认为补锌是有用的,前提是这些孩子本身可能就有一个缺锌状态、他们的营养不足。可是中国大多数的孩子的营养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们的经济还是不错的,我们的家长也特别的我们孩子的营养。
蒙脱石,依据不足。我是明确的不会建议你给孩子吃思密达。小旋卡多曲,依据不足。我想今天听课的家长肯定有孩子在刚刚过去的秋冬季发生过病毒性的肠炎、拉肚子、水样便。蒙脱石有效?吃消旋卡多曲有效吗?自己可以想一想在那种腹泻病的时候,大量的水样便、蛋花样便的时候,他们是没有用的。
图-过敏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如果孩子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家里面还是可以备一点抗过敏药物。同时有孩子有这种问题的家长应该了解一下我们过敏性疾病用药的一些要点。
抗过敏药现在分为两代,有的认为是三代。不管两代三代,我们搞清楚第一代是什么。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多的,吃过了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萎靡不振。
二代和三代的不良反应明显的减少,尤其是三代。在这里要知道不同的抗过敏药物使用的不同的年龄,因为有些医生似乎对这个不是很在意。
比如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适合六个月以上;氯雷他定了,两岁以上建议,是因为氯雷他定缺乏两岁以下的孩子的安全性的数据,并不是孩子吃了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反应,只不过他没有做这方面的测试,不测试的话就不会喂嘛,还有其他的可以选择的、更安全的选择不是更好嘛;左西替利嗪,目前认为是六岁以上孩子才服用的。
图-皮肤
孩子的皮肤问题发生率也很多,在这里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在家里面备一点药。总体来说备皮肤病的药物的风险是很低的。当然,我们在使用这种药物之前还需要明确的诊断,自己弄不清还是要请医生的,有些药物的使用,比如派瑞松还是要小心的。
现在的一些新的观点认为一些程度的尿布皮炎可以使用使用弱小类的激素,比如地奈德。派瑞松,基本的不再作为一个常规了,我在这里特别讲一下。部分尿布皮炎可以使用地奈德,派瑞松可能会加重症状。
图-铁
铁剂也是我们家长特别关心的,因为有部分孩子在四个月之后,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四个月之后会出现一个铁缺乏的风险。
我们不主张给孩子服用多维铁,多维铁里面什么都有——什么维生素b2、叶酸、铁等等。它能够治疗不同类型原因导致的贫血,可我们的孩子他一般不会发生身体多个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的贫血。要不然就是缺铁性贫血,要不然就是缺乏维生素b等等,我们只能针对他的某一个原因来治疗,不能投放那么多的药物给孩子,所以我们缺铁性贫血的孩子补铁尽量选择单一的铁剂,一般建议液体的铁剂。
如果服用三价铁,最好配合维生素c,水果或者制剂来促进铁的转化、易于吸收。
图-抗生素
抗生素的问题呢,是什么家长特别感兴趣的、也是我头疼的一个问题。
因为家长在家里面是不具备判断孩子是否应该使用抗生素的能力的,通过互联网咨询,我也很难明确的告知你孩子该使用哪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疗程多长。也就是没有面诊的情况下我们尽量的不做抗生素的推荐。
可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在中国不少地方面诊的医生往往有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孩子一发烧、嗓子有点红,就是用抗生素;孩子一查血白细胞有点高,就用抗生素。不合适。但是呢,严医生我又没看到患者,你让我说这个孩子是不是该用?我有的时候只会说,目前使用抗生素的依据不充足,我又不好反对,我没有检查孩子。
很多的时候医生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是处于自保,为了保全、担心万一。万一这个孩子是细菌感染怎么办?没办法判断,没有方向的时候就给孩子使用。这问题不仅在中国,国外也有但是国外的监管力度是很强的。这种抗生素的管理是很严格的。
至于啊抗生素有没有回扣?医生会不会在回扣的因素下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好像应该有回扣,但是现在医生因为回扣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这种现象已经明显的减少了。为什么?医生有更安全的,拿回扣的药物是中成药,那个安全。抗生素给孩子用,你要拿回扣的话还是承担一定的道德压力的。
你看我一开始举的孩子用了8种药的例子,没有抗生素,没有滥用抗生素。另外重庆医科大学的那个孩子开的那个药,虽然有抗生素(黄综合剂是抗生素),但是医生肯定不会拿好处的,医院自制药没有什么回扣的。
图-免疫力
另外一种对家长特别有吸引力的药物就是增强免疫力。我一听到增强免疫力我头就疼,哪有这样的药。可是有些药宣传就有,甚至还能找到论文支持。像匹多莫德、脾安泰冻干粉,后来又冒一个泛福舒啊,以前的这个泛福舒很少提的,我们在医生群里面也讨论过到底泛福舒有没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用了以后孩子就不容易生病了?有论文啊,过会儿把论文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认为这些药物都是缺乏依据的、不要服用、不要给孩子长期服用。
为什么提到这个泛福舒?是医院的一个群里面(我们院出院的早产儿的群,主要是家长还有几个医生),群主妈妈就问泛福舒有用吗?有的医生推荐吃有些医生说吃了没用。说泛福舒是什么口服疫苗之类,其实也不是口服疫苗是细菌的一些成分。你要拿百度搜泛福舒,全是好话。
当孩子总是频繁生病的时候、家长崩溃的时候,就会寻求一些药物看能不能让孩子少生病。
这个妈妈说她朋友在罗氏制药,是一个国际生产商,制药公司的说是口服疫苗、有好处、医生推荐的。但是她问复旦的一个儿科医生,又说不推荐。医院的医生还可以、到底这个药有用还是没用?
图-表
我那天抽空就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一篇文章中国人写的。他说泛福舒有用,而且他的论文还调查了很多泛福舒的研究,他的文章其实是二次文献,是把别的那些研究进行综合,我们称之为meta分析,你看meta分析他有个什么规律,我贴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图片在这。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那只旁边一条竖杠竖杠旁边的一个小点点啊,还有个绿色的那个典中典中点绿色再在这个。右边的啊,都是有效的在左边的就是无效的。站上这个中间那条线的可能就是效果就不好了,你看大多数都在这条线的右边啊,有效你看全是中国人。几乎全是中国人也有一个是外国人,我看了,而且那个外国人做的那篇文献的似乎还不是非常的理想啊,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说到有效。就是我就怀起了中国的这个论文质量一律一贯很差,造假成风啊,都是为了不想都是多是为了进职称啊。所以这种东西不可信啊,不要去相信。
迄今除了疫苗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患感染性疾病;除一些药物,比如免疫球蛋白对那些免疫球蛋白缺陷的孩子可能有用之外,像这些什么匹多莫德、脾安泰冻干粉还有这个泛福舒,没有一个权威的证据证明有用,在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网页-FDA网页上搜索,找不到任何信息、根本都不理你。
图-药
同样海淘药我们也是不推荐的,大多数海淘药夸大宣传,什么三驾马车预防感冒,怎么可能呢,没有一个药物能够预防感冒。
少数的海淘要比如什么DDrops、维生素d,我也没去检测过它的质量,但是国内也有同类的产品,没有一种海淘药、就是那种淘宝代购的东西是你必须要用的。
图-备药
家庭的备药原则大家看一下,不备处方药、注意避光、部分药物注意冷藏。不要让孩子碰到这非常重要,每半月总有家长来问我孩子偷吃了什么药、最常见维生素d我给吃多了,当然多吃几粒关系不大,但是万一是别的药呢,所以家庭一定要注意好药物的保存。
我个人反对给孩子口服或者静脉使用任何中成药。理由是他缺乏毒副作用的研究;理由是没有通过严格的循证医学的验证;理由是到现在没有一例通过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这个指的是FDA。确实有部分的中成药申报到美国的FDA,包括复方丹参,折腾了将近二十年了还没通过、还在那儿申报,但是对国内宣称我正在美国做FDA的三期临床,广告效应来了,但是到现在没有一例通过。
这问题今天也不多说,一个理性的家长,我想不会给孩子使用不良反应不明、毒副作用不明的这些药物的。
我们注意不要给孩子吃遍片剂和胶囊,避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孩子喂药。
图-备儿童药
家里的常备药我简单列了一下,其实还可以往上面补充。每个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图-偏方
好的,我们最后来谈谈偏方和食疗啊。
谈到偏方医院的早产儿群里面滴一个对话,一般的我也不在里面留言,因为那里面没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有一天应该是六天前,我印象特别深,我看到一个家长发一个链接,这个链接叫《不开刀医学博士教父母在家调理腺样体肥大》,是个中医的博士。
前面还打了一个公益、免费的讲座,我今天讲课好像都是收费的,我很疲劳、昨天晚上夜班两点才睡,收点费有什么关系?我是在用心做这场课程,这点费用我想对大家不会造成什么经济上的压力。这个中医博士不开刀教你调理肥大、用了都说好啊、来了才知道、不要钱。
我当时就不高兴了,我就留言了,我想有这种好事这个博士就应该把它发表成论文,然后接受同行的评议,个个专家来评理这个方法行不行,然后推广,这样才会惠及全世界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这才是最大的公益。你把发表成论文,不是你不收钱,你这下不收钱,你过会儿还得收钱,打着免费公益的幌子。
偏方你就不要躲躲藏藏,不要拿几条蓝线把它遮住。接受科学的验证,那才是正道,那我们才有对话的权利,否则你没有资格上这个台面。
所以当家长跟我一提偏方的时候啊,我的血压就升高,不想火冒三丈,我会另眼相看,你的你这个逻辑思维能力是有问题的。
图-吃什么
其实呢,今天我们讲的是要实物呢,不是我们的重点,你要把食物弹进去啊,再开几节课也讲不完的。孩子应该吃什么家长经常会问我,我觉得很头疼的问题怎么回答。我们孩子应该吃和年龄相符的食物,要合理搭配的膳食啊,这些都是啊大的框架。
强调的是孩子不需要吃保健品,还有家长问她要不要吃点保健品,不需要啊,一个也不需要。当然呢,对一些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啊,你给他吃点复合维生素啊,一些营养的东西,可不可以可以。医院去看病去是吧,他营养不良了,肯定还有其他的问题啊,这时候不是吃保健品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不需要这些东西啦。
一个不健康的孩子也不能吃这个东西还要找原因的是吧,我想这个道理,要懂的。
图-食疗
好的,这是我就要牵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是食疗的问题。这个食疗你把一票否决那时候啊,一刀切说他没有用,你这话真的不好说,确实有部分疾病的你还要跟家长说强调这个饮食的。我这算不算食疗的呢啊,比如功能性便秘啊,我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啊,吃水果蔬菜吃梨子吃西梅。这算不算塑料,其实呢,你们上也算的是不是。
我:
一些过敏性疾病的孩子食物过敏,我们要回避一些食物啊,糖尿病的孩子啊,我不适合不仅是孩子成人,我避免吃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啊,吃粗纤维的食物,高血脂药吃啊,不能吃那些优质都在正常,也不要吃那个优质含量很高的食物是吧,理论上来说呢,我们QQ没事,我们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是食疗啊,这个侧重的其实是聊想通过二。吃某种食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啊,这个度就过了,要知道,对于大多数疾病。仅仅通过食物是没办法起到治病作用,它。真的。
所以什么葱白煮水喝姜汤啊,吃红枣不甜啊,吃梨子化痰啊等等都没有一句。葱白煮水啊,就能治疗感冒啊,就是那个鲍鱼鲍秀兰啊,经常在他的这个微博里面说的。哪有根据啊,吃葱白煮水的孩子患了感冒就比别的孩子啊,好的快啊,比别的孩子并发症发的少有依据吗,有依据的话发论文啊,全世界的孩子都给我吃。没有依据的呀,红枣里面的铁的含量比其他食物还低点。那洪总啊,只因为它外观红啊,对我们的某些啊,博大精深的理论认为就能补血啊,哪有什么道理呀。
儿童素质教育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