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均衡营养,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员“大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一样不可或缺。
今天我们聚焦的是维生素D,它在宝宝的成长中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时常与“钙质”一同出现。
但关于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问题,却并非所有家长都清楚。比如需要补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吃效果更好?如果已经在吃维生素AD,还需要维生素D吗?
父母只有弄懂了,才不会做无用功,那就接着看吧。
关于维生素D维生素D属于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因缺钙引起的疾病,比如佝偻病;
其实除此之外,它还是最重要的免疫功能调节剂,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出现呼吸性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I型糖尿病、食物过敏等问题。
那么,维生素D该如何补充?1、食补
日常饮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并不丰富,相对来说以动物肝脏和鸡蛋为主。
但光靠这两种食物,很难补足人体需要的量,除非每天吃8公斤的动物肝脏,或者16颗鸡蛋。
可知,我们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食补上,其他的辅助方式也要做好功课哦~
2、晒太阳
没错,大自然的馈赠就是如此神奇,阳光才是补充维生素D最重要的方式。
父母最好每天选择合适的时间,带宝宝出门逛逛,溜娃、补钙、补维生素D三不耽误,绝对高效。
据医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阳光照射中,每CM的皮肤,在10分钟的时间里,可以产生10U的维生素D。
宝宝经常露在外面的小脸加小手,怎么算也多于CM吧?
这样算一下,10分钟10U维生素D,分钟就是U维生素D,每天早晚各分钟,就能补够1岁以下的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了。
尽管大一些的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更高,但由于他们体质更强健,喜欢在室外玩耍,再加上照进室内的阳光,也基本差不多。
但我们仍需注意一个问题,阳光不是每天都有,可能会阴天、下雨、下雪,还有酷暑、严寒等,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能尽情享受阳光。
因此,宝妈要物尽其用,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带宝宝多晒太阳。
除此以外,还是建议维生素D的补充要多途径,不能完全依靠阳光。
3、口服补剂
作为食补和日光浴之外的另一个补充方法,口服维生素D是很好的方式。
但和食补不同,这要严格控制剂量,否则会有过量、威胁健康的可能,那么,应该给宝宝每天服用多少维生素D?
我们来看看最新版《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防治的建议》中,对宝宝维生素D需求上限做出的精确说明:
胎儿期:分娩前3个月,每天-0U;
0-3岁:每天U(体质弱的宝宝如早产儿、多胞胎等:出生后前三个月每天-0U,之后再改为正常补充);
4-6岁:每天U;
7-10岁:每天1U;
11岁以上:每天IU;
根据以上数据,考虑到从食物及阳光中摄取的维生素D含量,每天给宝宝补充IU的剂量是完全没问题的。
维生素D长期服用,会不会让宝宝“中毒”?有宝妈提到过关于维生素D中毒的问题,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除非是服用剂量太高,超出每日需求量太多。
当然,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对维生素D元素敏感。
一般情况下,建议通过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果25-(OH)D>nmolL(ng/ml),说明维生素D含量超标,这就不能再补了。
其他问题:
1、宝宝生病或打疫苗时,还要吃维生素D?
答:还是要吃的,不用停,但不要让宝宝同时吃药和维生素D。
2、维生素D补充剂如果一粒有-IU,怎么给不到一岁的孩子吃?
可以取平均值,比如IU第一天吃一粒,第二天停,第三天再吃一粒,三天IU,平均每天正好符合每天IU的标准。
3、维生素D与维生素AD哪个更好?
维生素AD比维生素D多种元素,那么直接补充维生素AD,是不是更好呢?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维生素A和D都是人体很需要的营养物质,某些国家属于维生素A缺乏地区,因此需要长期补充维生素A。
我们国家的物产丰富,只要宝宝或母乳妈妈的饮食均衡,每天都有动物性食物和深色蔬菜,就无需另外补充维生素A了,维生素D就够用。
但如果母乳妈妈是素食主义者,就需要补充维生素A,建议给宝宝选择维生素A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