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作用是调节骨骼的发育。它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促使钙沉积于骨,使骨骼增长。
调查统计显示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率为43%,其中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儿童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45.5%、42.5%、30.6%和47.4%。
儿童缺乏维生素D有什么症状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佝偻病,主要是快速生长的骨骼部位发生异常改变。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不一样。
3个月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升高,比如睡眠不安,枕秃。枕秃是因为烦躁和婴儿多汗,摇头摩擦枕秃,导致后脑勺部位头发掉落变得稀少。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婴儿后脑勺部位,是否头发较其他部位比明显稀少。
7-8个月以上婴幼儿,由于骨样组织增生,导致额骨和顶骨隆起,形成方形头。
1岁以上,出牙延迟,一般宝宝在4-10个月时开始出牙,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佝偻病的儿童可能会1岁仍不长牙。其他如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的儿童,如鸡胸。鸡胸患儿的胸廓就像鸡脯的样子,故名鸡胸。因胸骨下段及其相邻的肋软骨、肋骨,向胸廓前方生长形成向外突起的胸壁畸形突起,形成鸡胸。另外,四肢长骨于骺端增生肥大,引起手腕、足踝部位昰餽形隆起,形似手髑,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会站立后的幼儿可能呈X型腿等。
怎样预防孩子缺乏维生素D1、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孩子患了佝偻病,首先要给孩子多晒太阳。据研究,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使将婴儿全身紧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国际单位维生素D。晒太阳应打开窗户或到院子里去,冬天要让儿童多晒太阳。此外,母亲怀孕期及哺乳期多晒太阳,对保障婴幼儿维生素D的供给和防治佝偻病也大有好处。
2、适当补充维生素D:饮食中添加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补充营养补充剂的维生素D一定要按照医嘱。根据孩子病情,决定疗程一月左右,一般在治疗早期需要同时补钙,是否需要长期补钙,不可千篇一律,一般经过维生素D的补充,钙的吸收自然而然会随之增加。
3、使用药物治疗:治疗佝偻病也需要配合药物的治疗,目前在佝偻病的治疗上选用维生素D类药剂,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作用效果好。
优贝滴维生素D3滴剂(英文名称Dyubedi),美国原装进口,特别添加维生素D3,每滴含维生素D3=iu,有效弥补了吸收食物过程中D3的部分流失,提供了更为充分的D3营养。
天然食材提取的D3,不添加合成甜味剂不含生奶、鸡蛋、大豆、鱼类、贝类、等易过敏成分,饮用更放心。
D3不仅能促进钙吸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还能提升宝宝自身免疫力,增强抗过敏能力,有效减少过敏发生。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