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X型腿O型腿需要治疗吗

O型腿医学上叫膝内翻,是指人体直立或双腿伸直、脚踝并拢时,膝关节之间不能触碰、且出现较大的间隙,整个下肢构成“O”形改变。这种畸形发生在胫骨上,有时连同股骨一起。O型腿患者不仅在外观上产生畸形,行走时出现步态不稳,左右摇摆,两足相碰。

X型腿医学上叫膝外翻,则是与O型腿相反的畸形,是指人体直立或双腿伸直、膝关节并拢时,踝关节之间不能触碰、且出现较大的分离,分离的大小是畸形程度轻重的标志(见下图),整个下肢构成“X”形改变。

胎儿时期,由于子宫腔空间有限,往往腰和四肢处于卷曲状态,下肢的长期卷圈往往导致腿部内翻,当伸直时显得有点类似“O”表现。因此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下肢通常有倾向O型腿的外形。这种O型腿,大多数属于生理性,也就是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随着学习站立、行走,腿部骨骼承受体重的负荷,最开始有加重的趋势,随后逐渐得到改善;这一时期在X片上表现为:胫骨向内侧弯曲,内侧骨皮质比外侧增厚(如图所示)。

随着年龄增长,内侧皮质逐渐变薄,胫骨变直(下图)。

民间有流传绑腿习惯,认为婴儿时期不绑腿,走路会出现O型腿,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一方面限制了孩子下肢的正常活动,影响肢体骨骼、肌肉发育,另一方面不利于髋关节的发育,会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因为髋关节在保持外展、屈曲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蛙式位”有利于其发育。

大多数孩子到了2岁左右,生理性O型腿消失,部分孩子这时候出现膝外翻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X型腿。并逐渐越来越明显,一直到4~5岁时,停止向外发展。随后又开始自行改善,到了7-8岁可逐渐接近正常。因此临床上膝外翻手术一般在8岁后进行。这种从出生后至七八岁,由O经X到变直的过程,就像是钟摆一样,医学上称作“钟摆现象”。这种情况大部分能完全复原,而少数不能复原的情况是因为存在先天性骨软骨发育不良、生长板损伤、佝偻病等所造成多需手术或矫形器干预。

什么时候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呢?有以下症状提示孩子的O型腿和X型腿可能是病理学因素所致,医院检查:

1.弯曲的非常明显,例如当踝间距大于6-8cm、或两膝关节间距大于6cm;下肢骨骺异常改变。

2.单侧肢体异常改变,也就是双侧明显不对称;

3.O型腿在行走后逐渐加重;

4.X型腿在7-8岁后仍然持续存在;

5.身材矮小;腿痛等症状。

总之,大多数X腿和O型腿属于生理性的,无需治疗。如症状加重或者合并上述情况,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1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