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孩子误服老人降压药后不幸身亡,如何

昨晚,在健康群MM宝妈的提醒下,看到

人民网这条微博内容:近日,广东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放在桌上的降压药。奶奶发现后先联系了女童母亲,未及时将孩子送医。医院时,距服药的时间已过去两个多小时。最终,女童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孩子误服的药品是降压药“硝苯地平”,而在微博上随手点开话题,就看到了好几个大V的发表。现在大V的发言真容易,一个张口就说误服三十粒疑点太多,另一个直接说不太像误服像是谋杀。微博上的大V表达观点都这么随便的?当然更多搜索后就能看到这些更客观的点评:

尾大的狸先生:#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当然孩子没能抢救过来,的确应该做调查,但和目光如炬的大V不同,我觉得孩子误服的可能性更大。小孩子误服的硝苯地平片是一种药片很小的糖衣片,孩子当糖豆咽下几十粒并不困难,况且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模仿大人服药的行为并不罕见。硝苯地平苦味不重,所以糖衣化完后孩子咽下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们会在第一粒糖衣化完后放入口中第二粒药,吞咽口水时把第一粒药物吞入,整个过程并不困难。虽然网友对“奶奶杀孙女”这种事情怀有极大警惕心不能说没有缘由,但我想说的是绝大部分孩子遇到恶毒奶奶的可能性远远小于出于好奇误服药物的可能性,各位家长要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这一点上。

科学未来人:#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一个不幸的事件,怎么还扯出阴谋论?是药学无知?是视角偏激?有病?1、当然有带糖衣的降压药,儿童误服降压药出事的,乃至死亡并不特别罕见。吞半瓶的也有。多看新闻!2、把药放好。去年美国的研究,72%的祖父母去visit子女家会把药锁在包包里,但28%会把药放在容易够到的地方,这就危险。CDCP数据:每年药物急性中毒而急救的儿童中,四成是误吞食了祖父母的药。

视知TV:#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视频中医生也介绍了,女童误服的药物就是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黄色结晶固体,无臭,无味。本TV根据视频展示的药瓶商标查询,发现是广东华南药业生产的华南牌硝苯地平片,一瓶片,市面上售价2元5角到8元不等。药盒上说明,是薄膜衣片,也就是药物外包一层高分子薄膜,没有味道。如新闻视频展示,它是橙红色的药片。橙红色,在儿童眼里就是一种糖果的颜色,很容易引起好奇心而尝试。药片没有苦味,拒绝也没有,就很容易吃下去。本TV在知网上查询了“误服硝苯地平”,找到了《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刊载的一篇文章《小儿误服硝苯地平急性中毒26例分析》,作者是湖北医院的医生蔡丽君、蔡虎英。文中统计了年6月至年6医院儿科收治的硝苯地平中毒26例,其中男性14名,女性12名,年龄8月龄~5岁,其中1到3岁的有22人,占绝大多数。误服药物的原因,均为患儿意外误服,误服剂量在1~50片之间。根据这个地区抽样的数据,男女童误服的发生频率很高,而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童爸点评:6岁内儿童出现误食的风险非常高,2-5岁最最危险!这样的误食案例我见过不知道多少起了!误食有糖衣的药品实在不稀奇,孩子有什么吃不下去的?!我们应该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