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表妹一家人聚餐,刚坐下就听到她的唠叨。“跟你说多少遍了,饭前不要吃零食,就是不长记性。”她的女儿小悦默默放下拆开的零食。“还玩手机,马上期末考试了,先把手机放我这。”小悦愣了一下,把手机递给妈妈,低头不语。菜上来了,大家开始吃饭。“小悦,看看喜欢吃哪个?”我招呼道。“随便。”孩子低声说着。“初中生了,正在长身体,来,多吃点肉。”我把一盘红烧肉转到孩子面前。小悦刚要去夹菜,红烧肉就被转走了。“你看她胖的,还吃猪肉,体育考试都难过关。”表妹说着把一片牛肉夹到小悦碗里。看着小悦默默地吃着牛肉,我有些心疼,赶紧打圆场:“小悦,我想让妹妹学画画。你原来学画的地方怎么样?”“还行吧。”她小声答道。“问她什么都这样,还行,随便。多说一个字就那么难啊?”表妹吐槽道。“我看她跟同学挺能聊的,怎么跟我就没话说。多问一句她就嫌烦,现在的孩子真难管。”表妹一直抱怨着,而整顿饭小悦再没说一句话。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好像就发生在自己家?是孩子天生就不爱说话吗?当然不是。吃一顿饭连我都感觉如坐针毡,何况是孩子?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当孩子对你关闭心门的时候,是时候找找自己的问题了。常言道:没有不爱交流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家长。经常听家长说孩子不愿跟家人交流,大人一说话他就嫌烦。与其一味抱怨不如静下心反思自己,是否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以下这4种错误的交流方式非常普遍,很多家长却视而不见,看看你中了几招?1、直接命令式周末女儿在看电视,老公让她关掉电视去睡觉。但女儿正在看的电影还有半小时才结束,她就坐在沙发上不动。老公看她不动更是火冒三丈,冲过去直接关掉电视,吼了一声:快去睡觉!而女儿一动不动地瞪着他,默默地流着眼泪。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吧?我是老子,你是孩子,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理由。刚开始孩子还会跟你顶嘴,长此以往,她连话都懒得说了,那时候你再说孩子不理你,是不是很可悲。2、强行灌输式“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吗?”“你吃我的喝我的,当然得听我的。”想必不少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养育孩子是因为爱,不是为了让他服从。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做事的主动权,孩子很可能会因此失去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愿意再听父母的话。就像开头提到的小悦,明明想吃红烧肉,妈妈却非夹给她一片牛肉,这样的关心你想要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也当如此。3、随便贴标签式在《向往的生活》里,巴图做什么事都被宋丹丹挖苦:“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个废物,但废物也得利用……”这还是在摄影机前,可想她平时对儿子的讽刺打击让人多难堪。“真是个笨蛋、废物!”“我家孩子就是内向,不爱说话。”“屋里永远乱的像猪窝,除了捣乱你还会什么?”这就是标签的可怕,你随口的抱怨,让孩子心生自卑,甚至以为自己就是那样的,最后也真的会变成你眼中的“笨蛋、捣蛋鬼、不说话”。但究其根源,责任在谁呢?4、威胁惩罚式“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再写不好就把你的作业全撕了!”“期末考不好,过年别想买新衣服!”这些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对孩子的杀伤力绝对大到超乎你想像。以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因为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妈妈居然要跳楼自杀,甚至惊动了消防员,吓得孩子跪地求饶。看着跪在地上的孩子,无数网友表示真的心疼。他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要承受这样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不但不会意识到错误,反而会越加敏感和自责,这样长大的孩子性格很难阳光向上。我们都想了解孩子,但却苦于孩子不愿沟通。到底该怎么做呢?今天席席老师不讲专业术语,只说几个很容易做但却很有效的小方法。1、学会倾听戴尔·卡耐基说过: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而作为父母,要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鼓励孩子说说他们自己。我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接蛋蛋放学,见到我以后他的第一句话都是:“妈妈,我跟你说哦……”然后巴拉巴拉讲着学校里的趣事,谁被老师训了,他今天上课不小心打瞌睡,还好没被老师发现等等等等。就这样一直说到该写作业,蛋蛋还意犹未尽地说;“妈妈,我感觉总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哦。”我也会笑着说:“妈妈也很想听你讲学校里的趣事啊。”作为家长你有多久没好好听孩子说话了?是不是手里拿着手机,偶尔“嗯”一声就敷衍了事?或者当孩子想说话时不耐烦地打断:快去写作业,哪来那么多事?让孩子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愿跟你倾诉。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不管开心或悲伤。倾诉既是孩子感情的宣泄,也是家长和孩子交流最好的方法。作为家长,你只需要认真地听孩子讲,你愿意听他自然就愿意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吗?2、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就该听家长的话,就该考第一名,就该德智体美样样优秀。但你是否记得,你也是从他这个年龄成长起来的?我们小时候偷玩游戏机,现在训斥孩子玩手机。我们不过考了60分刚刚及格,却要求孩子考年级第一,这样公平吗?想想如果你在外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孩子一直念叨别人家长多么优秀,你心里有何感想?同样的,孩子上一天学很累了,回到家里你还句句不离“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吗?孩子考的不好,你的一句“妈妈知道你努力了”会让他更愿意对你敞开心扉。他犯了错,你包容地说“一切有爸妈在”,他的心才会跟你更近。心近了,一切都不是问题。换位思考,其实也就是将心比心,对别人尚且如此,对自己的孩子为何不愿付出真心?3、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和孩子交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态度和语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你叫孩子半天他也不一定搭理你,但如果你蹲下来张开双臂,他就会跑过来扑到你怀里。因为只有蹲下来,你和孩子才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平等的,没有人喜欢与高高在上的人交流。对于孩子,家长不光身体要蹲下来,心理也要蹲下来。在心理上与孩子保持平等,才能正常交流。这一点做起来非常简单,那就是别把孩子当做你的孩子,把他当朋友,当同事,当成别人。你对朋友说话会把伤人的话脱口而出吗?不会。你能把朋友的劳动成果随手撕毁吗?也不会。你对朋友会瞪着眼、拍着桌子交流吗?当然更不会。那么从此刻开始,把孩子当做你的朋友,公平地对待他,尊重他,与他平等地交流。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给他建议,但请不要全盘否定他,因为他只是你的朋友。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轻易打击否定孩子,像朋友一样的沟通、交流,这样,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人父母谁不想让孩子感到三冬暖,哪个愿意让孩子遭受六月寒?当然,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尤其面对孩子,晨妈教你一个百试百灵的小妙招:张开双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来自父母的温暖,在温暖怀抱中长大的孩子必然也会阳光向上。
*来源:习伴(ID:xiban)。育儿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自我修行。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心的孩子。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