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的食疗

儿童龋齿的食疗

1.多吃

(1)高蛋白和脂肪:高蛋白能抑制龋病的发生及扩散,脂肪能有效保护牙齿。

(2)矿物元素氟:氟元素有抗酸的作用,作用于牙釉质能有效防龋。补充氟的食物有:鸡肉、蛋类、莴苣、麦粉、胡萝卜、牛奶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氟元素补充过量是有危害的,过多的氟会造成氟斑牙,伤害牙齿甚至关节健康。

(3)补钙:补钙能增强牙齿的钙化,有效抗龋。含钙丰富的食物也有不少,比如牡蛎、海带、紫菜、泥鳅、鱼类、花菜、油菜、玉米、核桃、山楂等。

(4)维生素D:许多家长都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发育。各种鱼类、奶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5)维生素B:维生素B1能左右蛋白质的溶解。小米、黄豆和大米等常吃的主食和许多蔬菜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

(6)纤维性食物:此类食物能增强牙齿的自我清洁功能。芹菜、韭菜、竹笋等蔬菜和粗粮是常见的食物来源。

2.慎吃(1)糖:糖能损坏牙齿组织,软化和松散牙齿的局部,最后导致龋洞的产生。(2)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减少牙釉质中的钙。(3)过量的维生素C:过量的维生素C会腐蚀牙釉质。(4)生冷和寒性食物:海鲜和桃子、山楂等生冷、寒性食物会携带较多的细菌,会对牙齿形成刺激,进而诱发龋齿。(5)酸性食品:梅干、酸辣菜等酸性食品会加重病变区域的感染程度,易导致牙齿变脆,甚至掉牙。(6)荠菜:荠菜质硬且粗糙,容易对牙齿造成损伤。儿童龋齿与母亲的关系

1.家长传染:孩子牙齿还处于生长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入侵。在日常喂食或是与孩子唇齿接触等动作中,家长极有可能将细菌传给孩子,导致孩子患上龋齿。2.习惯影响:若孩子受母亲习惯影响,刷牙漱口不到位导致口腔中留有较多的食物残渣;若孩子爱吃零食特别是糖类,让细菌利用糖产生乳酸破坏牙齿。3.营养不良:若孩子因为母亲喂养等原因造成孩子营养补充不足、佝偻病等慢性病,牙齿较健康的孩子更易患上龋齿。怎样预防儿童龋齿

1.孕期保健:母亲适合在孕期内适当的多吃蔬菜水果等营养价值较高或含有氟的食物,这样能降低孩子产生龋齿的几率。

2.正确刷牙:孩子的牙齿需要正确的清洗来维持清洁,即使是幼婴也要清洁口腔,这时孩子的乳牙还未完全长出,家长可以用蘸有淡盐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以达到清洗的效果。

3.健康饮食:两餐间可给孩子适量的蔬菜、水果、牛奶、果汁和一些小点心等作为加餐。

4.控制吃糖数量:孩子每天不应吃太多糖,控制在1到2次为佳。孩子含糖时间越长越利于细菌产酸,同时又给细菌继续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5.纠正不良习惯:有些孩子喜欢吮手指,这样可能将手指上的细菌带入口腔。另外,家长也要避免幼婴养成“奶瓶综合症”。

6.及时拔除乳牙:滞留的乳牙需要及时拔除,否则会影响恒牙的生长。7.保持间隙:拔除乳牙之后,在新牙还未长出来之前,若牙间缝隙变窄会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有必要时可用间隙保持器帮助操作。8.茶水护齿:父母可将茶水当作孩子的防龋药剂使用。9.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新长出的恒牙的医疗措施。原理是在牙齿上或是窝沟处涂上树脂等材料,相当于给牙齿贴了层薄膜,它能有效隔绝细菌入侵,保护牙齿。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比较适合做窝沟封闭,且新长出的恒牙和前牙比较需要做窝沟封闭。

(手机同号)

云医社王笑

为价值打赏,为儿童口腔科普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s/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