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贝贝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博士,聚焦6-18岁中大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健康问题。
“就算全世界的钱都买不回孩子的健康,我觉得这是责任问题,我想的是去追责。”
田女士看着萎靡不振的女儿,感到欲哭无泪。
原来前不久,田女士年仅3岁的被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遇到了无限极的指导老师樊乐。
樊乐花式吹嘘表示,不仅她的父亲病危时是无限极的产品救活的,她的不育症也是无限极治好的,甚至她的小孩在她怀胎的时候就开始吃无限极的产品。
樊乐告诉她,喝无限极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保健品,就能治好孩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医院的药。在樊乐的极力推荐下,田女士开始给自己女儿服用8种无限极的产品。
然而,没过多久,田女士忽然发现孩子出现眼睛充血、异常出汗、头发枯黄等情况。几个月后,田女士放心不下,不顾樊乐的阻止,下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田女士眼前一黑:女儿患有佝偻病、干眼症、眼压高、肝损害、心肌损害、低血糖等。导致原因为:药物蓄积,滥用药物,但由于体内药物蓄积还无法通过服药诊治。
“去医院才知道,医院明确表示小孩子不能吃保健品”。田女士后悔地说。
01
儿童该不该吃保健品?
很多家长都有一种盲目依赖保健品的心理,甚至把保健品当药给孩子吃。原因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觉得“是药三分毒”,保健品不是药,所以无毒有效保健康!
但事实上,这种想法恰恰暴露了不少人对科学食疗的误读、对儿科学知识的匮乏!
首先,早有研究表明,正常发育、饮食均衡的孩子并不需要任何营养保健品。
其次,保健品也并不安全,保健品不像药品,它们无需像药物那样受到国家严格的监管,也没有严格的技术与生产要求,这就意味着最起码的安全不会得到保障,做好做坏,完全看商家的良心。
正常均衡的饮食足以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何必要用缺少监管、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来画蛇添足呢?
02
为什么不该让儿童吃保健品?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许多脏器(如心、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都极敏感。
同时,小儿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对药物的吸收率也相对较高。
例如儿童在2岁以后,户外活动和饮食正常的话是不需要额外补钙的。过量补钙会有不良后果,如影响铁锌吸收、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出现高钙尿症等。
常见的人参、蜂王浆等,儿童也应尽量避免。人参具有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长期服用容易造成性早熟,还可能削弱机体免疫功能,容易感染疾病。而蜂王浆所含的激素不会对大人产生影响,但儿童服用后,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03
孩子哪些情况可以吃保健品?
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做个简单的体格检查,若没有发现异常,定期可以抽血化验下孩子的心肝肾功能,若也没问题,就不用吃任何保健品,以免过犹不及造成危害。
如果孩子被检查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营养元素。
但是,在选择时,家长如不确定哪些保健品能给宝宝服用、怎样服用才比较合适,医院咨询医生意见。
除了种类的选择,保健品在使用方式上也应注意。当孩子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保健品时,因不同营养素之间可能存在微妙的交互作用,应尽量错开时间来服用,最好相差两小时左右。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有些保健品产品名称不同,但所含的营养元素相似,在给宝宝服用时,应先查看说明书,了解其功效及所含营养元素,避免过量补充。
比如维生素E和鱼肝油,鱼肝油大多也含维生素E,这两类产品同时服用,很可能导致维生素E补充过量。
孩子尚小,吃穿住行都需要依赖父母,给孩子买大量保健品的家长,与爱买保健品的老人有什么区别
父母之爱,也需科学,而不是盲目的。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