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骨骼的快速生长需要更多钙沉着在骨质内,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调节中起极重要作用。维生素D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减少尿中钙磷的排出,使新形成的骨样组织周围的钙磷浓度升高,促进钙沉着在骨组织内。
所以,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不但使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使免疫力降低,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肺病、肠炎等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什么表现
2~3个月开始小儿有烦躁多哭、夜惊多汗、枕秃等。进一步发展为颅骨软化,用手轻压颅骨较软,有压乒乓球的感觉,头颅方形,前囟闭合晚(正常1岁半左右闭合)。继续发展可发生骨骼畸形,胸部可有鸡胸样表现,肋缘外翻,下肢畸形表现为两膝关节不直,形成“X”型或“O”型腿,甚至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
怎样预防佝偻病
日光照射皮肤
晒太阳是最有效、方便经济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皮肤经常接触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但一定要避免宝宝皮肤暴晒,以防晒伤。
为了预防佝偻病,新生儿满1个月后可户外活动,开始每日5-10分钟,逐渐增加到2小时户外活动,特别在天气暖和的季节,户外活动时尽量多露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照射。室内活动时经常开窗(一般玻璃会挡住紫外线)。6个月以内,不要让阳光直射皮肤,可以在阴凉处或用遮阳工具。
口服维生素D食物中除海鱼的肝脏含一定量维生素D外,乳类(包括人乳和牛乳)、蛋黄和肉类含量均很少,谷物、蔬菜和水果中几乎没有。故婴幼儿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
足月儿生后2周起应补充维生素D。每日预防量为国际单位(相当10微克)。早产儿、先天储存不足者或生长过速婴儿用量则需增加。早产儿建议每天-国际单位,连续3个月,然后改为每天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预防量包括进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应持续用到3岁。冬季因晒太阳少可适当多补充。
专家提醒
要注意预防胃肠、肝、肾疾病,因为这些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还要适当补充钙剂,1岁以内婴幼儿每天钙的需要量为毫克~毫克。一般喂奶量在毫升以上,可不用钙剂;如果婴儿生长过速,可以适当补充钙剂。-----------------------------------------
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