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拎着这10个牛逼人物的10句话上

高考结束:拎着这10个牛逼人物的10句话上大学

张华

高考结束了,

成绩也放榜了,

仰望星空,月儿依然弯弯照九州,

俯瞰人间,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管你意外成功了,

还是暂时失手了,

华哥很想说句很世俗的话:

高考也许是独木桥,但人生不是独木桥!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

人生也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必然,

所以,无论你是带着激动迈入名校,

还是带着遗憾去到你不太想去的大学,

今天,华哥从私藏的读书笔记里,

拎出十个牛逼人物说出的十句话,

送给即将上大学的你,

送给即将告别孩子的父母亲,

同时,我与大家——

共勉!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海子

1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01.

从小到大,你一定常常听到各种对“自负”的批判和鄙视吧,没准你就常常被训斥“别得瑟了,别吹牛”。久而久之,结果一定是这样的:你真的就不敢“自负”了,以致于连责任最后也不敢自负。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华哥觉得这种堂而皇之普遍存在的“自负文化”很是害人。其实,自负也就是太过于高调而已,顶多张扬了一些,并不会危害社会安全;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自负而是妄自菲薄。妄自菲薄就是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也正因为如此,“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才成为我们悦纳的处世箴言。

我们知道,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就像很多伟大人物一样,孟子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早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严格的孟母不惜多次搬家,在两千多年前,成功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出色的“虎妈”。顺便说一下,因为孟子,我从来不相信“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有成就”这样的鬼话。

孟子曾高傲地宣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不知道孟子是怎么培养出自己的浩然之气的,但孟子最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就是他一身上上下下散发出来的睥睨王侯的士气、霸气和狂狷之气,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中国的读书人,向来贫寒;因为贫寒,所以在权贵面前,常常自矮三截,卑躬屈膝。孟子这句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实乃专治“读书佝偻病”之良方。作为一介公知,我们的孟子能够不为权势和利益所胁迫,对自身的道德和学问,屡屡自信爆表,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大丈夫人格”。在我看来,孟子是自古以来真正的精神之王,也是古今第一自负大咖。

闲来无事,读一读孟子这句话吧,我敢保证,你一定立刻底气爆棚,牛气冲天,最后神气十足,正能量满满当当的,即使你未必真有平治天下的大才,但依然足以使自己信心倍增,腰板刚直,你甚至忍不住要大喝一声“虽千万人,吾往矣”。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著.毛泽东诗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03.

一个农家小屁孩,花了56年的时间,成功将自己升级为一代开国领袖,毛泽东,确实缔造出了非同凡响的人生业绩。

这个叫石三伢子的乡下人,出身于闭塞的韶山冲这个小山村里,跟很多乡里人一样,拔草、捡柴、放牛、上私塾,几乎是他童年生活的全部。与众不同的是,毛泽东还搭上了一位脾气暴躁和花钱小气的父亲,因为这个,他们爷俩没少吵架,甚至一度闹到动粗的地步,毛泽东就曾立在冷冷的池塘边,以死相逼,这才算缓和了父子俩多年的“阶级矛盾”。

“孩儿立志出乡关”,毛泽东十几岁时终于走出了这个村子,他一路省吃俭用,翻山越岭,徒步来到省城长沙,这才算是接触到了一些山里没有的天下新闻,从此,毛泽东在求学、思考、自学、交友、务工、结社的丰富活动中,模模糊糊地踏出了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

年那个秋天,湘江北去,秋意渐浓。32岁的毛泽东在奔赴广州之前,重游橘子洲,挥笔写下了这首青春勃发的词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该词中广为人知的名句。

年轻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是喷着血气的热情,是带有理想色彩的盲动,甚至是夹杂着幼稚的豪言壮语。透过老毛这句话,我们可以立体地感受到一个32岁男人的格局、胸襟和气概。是的,江山如此多娇,我们可以指手划脚,时事风云变幻,我们也可以舞文弄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垂死僵化的万户之侯,不过是一堆腐朽发臭的粪土。

常读这句话,我们的血脉会高速偾张,我们的人生格局会迅速打开,我们的生命境界会大大提升。多年以后,毛泽东爷爷曾满怀期待地对年轻一代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你信吗?我信。

3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08.

孔子的祖上是很耀眼的,可惜到了他这一代,虽为贵族,但已没落得差不多了。孔爸爸六十多岁,娶了一位年轻的颜性姑娘,野合而生下了后来成为圣人的孔丘先生。这种家庭局面,势必给孔子的悲催童年埋下了隐患。果不其然,不到四岁,孔爸爸就撒手人寰,于是,孔子和妈妈孤儿寡母,挣扎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度日。孔子长大后曾深情回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打小就是一“贱”人,什么贱活没干过呀?

这种回忆多多少少透露出孔子少年时的辛酸和落魄。

在中国,谁都可以不知道,但唯独不能不知道孔子,他的思想延绵两千多年,可以说深入我们的内分泌中了。在《论语》里,我们随处都可以读到孔子的精彩言论,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等等。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句话,足以警醒每一个有志于实现抱负的后人。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在“忠信”道德层面,孔子并没有那么自信;但在“好学”方面,孔子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

孔子在当时被视为几乎无所不知的学问家,其实这完全是拜“好学”所赐。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凡事喜欢问,简直到了“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的地步。一个人如果敢于把“好学”当作自负的强项,那么,这个人必定有了不起的牛逼之处。

常读这句话,可以警醒自己的懈怠和懒惰,可以有效瓦解没有时间学习的各种美丽借口,想想看,连孔圣人都如此好学,我们真的还有脸偷懒吗?

4

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03.

曹操是个官二代,虽然是宦官家的养孙,但身上到处散发着富家子弟的习气,跟其他纨绔子弟一样,他从小就打架任性,吊儿郎当,放荡不羁,不修品行,这些富贵气质他一样不缺。要说曹操还真是曹操,他有一个很多人都缺乏的“爱好”,那就是特喜欢找人看相,用今天的话来说,曹操十足一个“自恋狂”。有一次,听到一个算命大师评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后,曹操兴奋得夜不能寐,内心的幸福指数骤增,从此开创了官二代人生的创业传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我以为,曹操一生的辉煌跟算命有撇不清的关系。

五十六岁时,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政权逐渐巩固,此时的曹操,已位极人臣,权势熏天,“位盛危至,德高谤兴”,曹操图谋篡位的“汉贼”之名,也因此不胫而走,政治丑闻接连不断。这时曹操公开发布了《让县自明本志令》,“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这句话就出自该令文。有人直截了当地要曹操交出兵权,曹操说“NO”!曹操解释说,如果交出兵权,就很可能遭到别人的谋害,对自己的子孙和国家都不利,于是就说出了这句奇言,意思是说: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实在是不能干的啊。“名”是个很诱人的东西,“慕名、追名、邀名、争名”,是每个正常人都会干都想干的事情。但是,“名”其实又是一把刀,有时一味求名,结果会反遭其祸。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常读曹操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保持对“名”的清醒头脑,人生处处需要智慧,而这一条必须终生牢记:慕虚名而处实祸的事情,绝不能去干。

5

由命令而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

——(德)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0.

正如大多数所了解的那样,爱因斯坦是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关于如何学物理、物理学有些什么秘密,我相信,这个曾经留着胡子一脸坏笑的爱因斯坦一定有异常独特的见解。但是,真实的爱因斯坦不仅仅如此。拜读他老人家的诸多文章,你会发现,爱因斯坦还是二十世纪了不起的人文学者。关于成功,关于人生,关于教育,关于艺术,爱因斯坦都有让我们过目难忘的精彩发言。

在翻看《爱因斯坦文集》时,有一篇题为《我的世界观》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极大好奇心。因为,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世界观”是必然的思考话题之一。“由命令而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这句话就出自该文。太颠覆我们的常识了,我觉得这是一种超越自然科学的伟大人文思想。直到现在,我相信很多人都崇尚“勇敢、爱国”这些赋予了光泽的美德词汇,但是爱因斯坦不这么看。

年轻人往往喜欢表现勇敢,喜欢张扬爱国主义,读读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可以让我们保持必要的克制和应有的警惕,可以启发我们注意扩大思考的广度,改变思考的角度。当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时,如果我们还能葆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我以为,这是成熟的一种标志。

记住,爱国并不是任性的通行证。

6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著;钟夫校点.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07.

我一直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就是四百年前的“网络聊天室”,一名外号为“柳泉居士”的斑竹,每天摆上一桌子,沏几壶茶,但凡有兴趣的,都可以进来聊聊。不同的是,蒲松龄的“聊天室”显然更为高级,简直就是别有用心的,天聊完了,一本世界级名著《聊斋志异》也光荣诞生了。蒲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就有才气,家里也希望他通过读书参加高考最后成为国家栋梁。但遗憾的是,蒲松龄一生最擅长的就是“屡试不第”,自从19岁拿了全县第一名后,就一直功名不遂,考到71岁,才获得了一个安慰奖,补为贡生。蒲松龄的成功案例,生动地阐释了落后的科举制是如何将一个优秀人才选拔出局的。

蒲松龄是古今写鬼写妖第一高人,“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句话出自书中的《阿宝》这篇。这篇写的也是一个鬼神附体的爱情故事,但结尾这个论断,却道出了技艺精湛的心性秘密。大画家顾恺之和大书法家张旭都是有“痴心痴劲”之人,至今仍有“顾痴张癫”的说法。“痴”的本质就是一种用心,一种执著,一种专注。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案例,几乎都揭示着一个简单的原理:一个人在某方面要有成就,非有痴心痴劲不可。蒲松龄自己也因为痴迷于搜奇探异,才有《聊斋志异》。

常读这句话,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成为“专家”,要会痴,能痴,敢痴,要懂得投入巨大的热忱,要一条道走到黑,坚持刻意练习“一万小时”。

7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作出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

——乔布斯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天底下苦逼的人有很多种,但出生不到一周就被亲妈抛弃,这样的孩子应当属于最苦逼的一种。很不幸,我们的乔布斯就是这样的孩子。他的童年就在领养的生活中度过。17岁上大学后,因为花光了养父母的钱,同时厌倦读书,一意孤行的乔布斯主动选择了退学,随之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他晚上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为了填饱肚子,白天要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被弃、退学、打工、落魄,在世俗的社会里,这样的年轻人注定不会有人看好。

在制造苹果辉煌之前,乔布斯其实一直是一个时运不济的倒霉蛋。但乔布斯拥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执掌苹果公司后,狂热而傲慢的乔布斯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Mac、iPad颠覆了电脑,成为一个“神一样的人物”。草根逆袭成功后的乔布斯,在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动情地回忆了这句话:“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作出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死亡是倒逼生存的最佳有效机制,一个人常怀死亡意识,如果越过悲观,就会更加珍惜生命,就会激发出更大的人生能量。

只活了56岁的乔布斯用一生的领悟告诉我们:“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是的,“记住你即将死去”,这是每一个奋斗者的最应该拥有的鸡汤文字。

8

醒早,沾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平旦之气安在?真禽兽矣!

——唐浩明编.曾国藩日记最全本.长沙:岳麓书社,.05.

毛泽东年轻时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曾说过“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这个姓曾的乃何许人也?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曾国藩出身于一个普通耕读,以儒家思想积极入世,凭借着“读书做官”这条常规人生道路,先是一再落榜,后通过不懈努力考中进士,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升迁到二品官位。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曾国藩奉命创办湘军,从此左右晚清朝廷,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样一个普通读书草根,凭借自身努力,把握机遇,在政治、军事、文学、理学、书法上释放出不一般的光芒,最终逆袭出了“千古第一完人”的人生奇迹。

曾国藩勤于写日记,其日记对后人影响巨大。“醒早,沾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平旦之气安在?真禽兽矣”这句话正是曾国藩31岁时留下的一条日记内容,大意是:自己醒得早,但贪恋赖床,迟迟不起,明知道是很大恶习,却姑息纵容,清晨的清明之气哪里还有?自己真是禽兽呀。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赖床,曾国藩却进行了严厉的思想剖析,甚至不惜骂自己为“禽兽”,这种自律自省自察的人格,撞击着每一颗慵懒随意的心灵。

常读这句话,我们可以领悟到,伟大人物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伟大的生活品格。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或许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拒绝平庸!

9

从生存获得最大成果和最大享受的秘密是:生活在险境中!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杨恒达等译.尼采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疯子,但他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疯子。这个人就是让整个西方哲学颤栗的尼采。尼采一生向世人兜售“超人哲学”,其实,他自己就是“超人”的活体模特。这样的牛人,上苍注定不让他活得舒坦。所以,不到五岁,尼采的父亲就病死,他靠母亲和姑母的抚育得以长大。成年后的尼采,生活也并没有多大改善,他曾热烈地追逐过几位姑娘,但均以失败告终,创下了“完败”的历史记录,于是,丢下一句“是去找女人么?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句旷世名言后,尼采愤怒地至死未婚。因为健康恶化,尼采终止了他的大学授课生涯,从此沦落为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背包客,浪迹天涯。

孤独狂妄的尼采用文风怪异的著作,叫嚣着“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凭借着深邃的诗性文字,赢得了“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的墓志铭。尼采是真正活过的人,他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对人生有一种透彻的理解和自信的达观,他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对抗悲观无望的人生,极力主张活着就要拥有强大的支配力、统治力和影响力,为此,他为无聊枯燥的人生注入了艺术化的酒神精神,将“人”字浓妆重抹地书写在大地上。

“从生存获得最大成果和最大享受的秘密是:生活在险境中”,读读这句话,你立刻能获得享受困境的幸福感,从而会热情面对和拥抱生活的所有困难和险境,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如是告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10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美德分配到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成七行,一星期的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注明代表礼拜几的一个字母。

——(美)富兰克林著;唐长孺译.富兰克林自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04.

富兰克林被美国学者誉为“美国的圣人”,德国哲学家康德则称他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其童年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他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在17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15,只上了两年学,就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0岁开始帮在父亲的商店里打杂,12岁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铺里当学徒。原本极其平凡的富兰克林,最终成为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实业家、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这里到底有什么人生秘密?

晚年的富兰克林给儿子写信回忆人生,不想一发不可收,最后写成了《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一度成为美国人的畅销励志书,“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美德分配到一页……”这句话就出在该书。书中,富兰克林曾提出著名的“十三条美德准则”。为了养成这样的美德,富兰克林现身说法,详细叙述了他的美德养成措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看不见的美德,富兰克林没有停留在理念认识上,也没有停留在自我告诫上,而是运用“小册子记录”的方法,将其落实到每一天当中,于是美德的修炼成了可以衡量和检查的每日功课。看起来平常而肤浅的做法,却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富兰克林的伟大人生。人生的修炼原来不只是要喝鸡汤,原来是有行动方法的。

常读这些普通的大实话,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人生启示:伟大起于细微,成功始于行动。除了美德,人生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应该在行动中生根和开花。

好多网友留言,索要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