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医丨打卡训练营Day41儿科

打卡一次爽一次!

一直打卡一直爽!

坚持就是胜利!

1、符合幼儿期特点的是:

A.体格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B.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迅速

C.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强

D.免疫力增强,传染病发生率低

E.不易发生营养缺乏和腹泻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①自1岁至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此期体格生长发育较婴儿期稍减慢,但智能发育迅速(A错)。②幼儿期语言、行动和表达能力明显发展,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迅速(B对)。③幼儿期小儿对危险的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因此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C错)。④幼儿期由于接触感染的机会较婴儿期多,故传染病发生率较高(D错)。⑤若断奶后对营养供应不加重视,往往导致体重不增或少增,甚至出现营养不良(E错)。参阅7版实用儿科学P3。

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在临床工作中,常将小儿年龄分为七期。

时间分期

各期生理特点

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共40周

母亲妊娠期间若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感染、创伤、滥用药物、接触毒物),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

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至28天

此期包含在婴儿期内

小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适应能力不完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延续存在,先天畸形出现

婴儿期

从出生至1岁之前

生长发育极其旺盛,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感染和传染病

幼儿期

从1岁至满3岁

体格发育稍减慢,智力发育迅速。消化功能不完善,营养需求大

应给予适宜的喂养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意外伤害发生率高

学龄前期

从3岁至6~7岁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力发育更加迅速

知识面扩大,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锻炼

学龄期

从6~7岁至青春期

生长发育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已接近成人

智力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

青春期

10~20岁

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较男孩早2年左右

体格生长发育在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生殖系统加速发育并渐趋成熟

注意:新生儿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此期为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参阅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P4。

2、1岁以后儿童完成计划免疫复种的第一个疫苗是:

A.乙脑疫苗

B.百白破疫苗

C.乙肝疫苗

D.麻疹疫苗

E.卡介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1岁以后儿童计划免疫的复种包括:1.5~2岁百白破疫苗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复种,6岁麻疹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复种。

考点:

《预防接种实施时间程序》

年龄

接种疫苗

年龄

接种疫苗

刚出生

卡介苗

乙肝疫苗①

1个月

乙肝疫苗②

2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①

3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②

百白破疫苗①

4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③

百白破疫苗②

5个月

百白破疫苗③

6个月

乙肝疫苗③

8个月

麻疹疫苗

1.5~2岁

百白破疫苗复种(第一个复种的疫苗)

4岁

脊髓灰质炎疫苗复种

6岁

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疫苗复种

记忆:

预防接种时间——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3、男婴,6个月。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查体:体重5.4kg,身长66cm,前囟未闭,未出牙。皮肤干燥,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6cm,心肺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婴儿

B.轻度营养不良

C.中度营养不良

D.重度营养不良水肿型

E.重度营养不良消瘦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测量方法为在腹部脐旁乳头线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处,将皮肤捏起,测量其上沿厚度。正常小儿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多在0.8cm以上;0.4~0.8cm为轻度营养不良;<0.4cm为中度营养不良;消失为重度营养不良。本例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为0.6cm,应诊断为轻度营养不良(B)。

考点:

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此为老式分度标准,但常考,8版儿科学已删除该部分知识点。

Ⅰ度(轻度)营养不良

Ⅱ度(中度)营养不良

Ⅲ度(重度)营养不良

体重小于

正常值15%~25%

正常值25%~40%

正常值40%以上

身长

正常

低于正常

明显低于正常

腹部皮褶厚度

0.8~0.4cm

0.4cm以下

消失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皮肤

正常

稍苍白,松弛

明显苍白,干皱,弹性消失,可有瘀点

肌张力

正常

弹性差,肌肉松弛

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精神状态

正常,稍不活泼

不安,多哭闹,易疲乏烦躁

精神萎靡,反应差,呆滞与烦躁交替

4、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①营养不良可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其以脂溶性VitA、D缺乏最常见。在营养不良时,VitD缺乏的症状不明显,故从临床表现来看,答案应为A而不是D,此为8版儿科学观点。2版8年制儿科学P75明确指出:营养不良以VitA最常见,还可伴VitB、C、D缺乏。②对比记忆:营养不良最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为锌。

考点: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并发症

临床表现

营养性贫血

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与缺乏铁、叶酸、VitB12、蛋白质等有关

维生素缺乏

以脂溶性VitA、D缺乏常见。VitA缺乏时见结膜外缘处干燥起皱褶,角化上皮堆积形成泡沫状白斑,称结膜干燥斑或毕脱斑(特异性)。在营养不良时,VitD缺乏症状不明显

锌缺乏

3/4患儿伴有锌缺乏。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

自发性低血糖

为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患儿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一般无抽搐

注意:

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

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常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维生素A缺乏(不是维生素D缺乏)。

③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先累及的皮下脂肪是——腹部。

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后累及的皮下脂肪是——面颊部。

5、3~4个月婴儿佝偻病激期较特异的表现是:

A.颅骨软化

B.方颅

C.枕秃

D.肋骨串珠

E.夜间惊啼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①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常见于3~6个月的婴儿(A对)。②方颅常见于7~8个月婴儿。夜间惊啼、枕秃均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但为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故答案为A而不是CE。肋骨串珠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考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

病变

患儿年龄

临床表现

头部

颅骨软化

3~6个月

枕骨或顶骨软化呈乒乓球样(最早的体征),6月龄后颅骨软化消失

方颅

8~9个月

由于额骨和顶骨中心增厚,双侧对称性隆起,呈方颅,头围增大

前囟增大

迟于1.5岁

前囟增大,闭合延迟,重者可延迟至2~3岁方闭合

出牙延迟

1岁出牙

可晚至1岁出牙,2.5岁仍未出齐。出牙顺序颠倒,牙齿缺乏釉质,易患龋齿

胸部

肋骨串珠

1岁左右

又称佝偻病串珠,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

鸡胸

1岁左右

因肋骨骺部内陷,致使胸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

漏斗胸

1岁左右

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

肋膈沟

1岁左右

膈肌附着处的肋骨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条横沟,又称郝氏沟

四肢

手、足镯

>6个月

手腕、足踝部形成的钝圆形环状隆起

下肢畸形

>1岁

站立行走后,可出现“0”形(膝内翻)、“X”形(膝外翻)、“K”形腿

脊柱

后弯侧弯

>1岁

会坐会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后凸畸形,严重者可伴骨盆畸形

-End-精彩推荐▲点击图片,跳转好文报班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历年真题精讲班+核心串讲班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