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元素佝偻病的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测量钙元素的方法主要有血钙、尿钙等。检测钙元素的主要目的就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钙、是否患有佝偻病。其实检测佝偻病的方法有许多:25-羟维生素D(25-OHD);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GP);X线表现;骨密度;血钙、血磷;尿钙等。25-羟维生素D(25-OHD)25-羟维生素D(25-OHD)时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形式,是其代谢的中间产物,在血液中浓度最高、最稳定、半衰期最长,又是合成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的前体,因此能准确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但它不能反映骨钙修复与否。儿童佝偻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可以作为诊断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可靠指标。鉴于血清25-羟维生素D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可靠指标,强烈建议各实验室创造条件开展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检测,并建议各实验室可根据本地区和自身实验室的情况确立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值范围,以避免佝偻病的漏诊或过度诊断。强调的是:由于25-羟维生素D极易受外源性维生素D的影响,其测定只能对未接受过维生素D制剂者意义大。因此,在我国,尤其是在城市,目前临床应用较少。但在农村,由于试剂费用不菲,该项目价格也不便宜,又无法推广。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成骨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其它组织和器官不合成BALP,为成骨细胞所特有。BALP活性与活性成骨细胞数量成正比,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数量的专一标志物,可反映骨生长障碍的特异、灵敏指标。当人体钙营养不良时,成骨细胞反馈性增生活跃,分泌大量BALP,造成血中BALP浓度增高。BALP的正常参考值≤U/L;BALP在U-U/L时,疑似佝偻病;BALP≥U/L者,拟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血清BALP的测定对佝偻病早期诊断特异性比较强,方法简单,有利于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了佝偻病的诊断质量,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灵敏指标,并可筛选出早期无症状佝偻病,具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BALP≥U/L者,则可能是幼儿骨营养不良,或骨代谢状况不良;也可能是:目前采用的全血干化学和免疫渗透技术简单、方便、微量、安全、实用,但操作过程影响因素较多、结果判断主观性比较强,且半定量不够精确。因此,单纯的BALP≥U/L者,不要贸然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要慎重排除其它病因,并结合血清25-羟维生素D测量值,尤其是临床表现方能确诊。既然BALP可反映骨钙化障碍的修复程度,因此在治疗儿童佝偻病时,此指标可以反映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确立药物剂量,防治药物滥用,避免维生素D中毒,以及盲目补钙带来不良后果。故,检测此指标可以弥补25-羟维生素D测量之不足。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钙素(BGP):BGP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佝偻病早期骨形成障碍和成骨细胞堆积,BGP增多。血清BGP与骨BGP含量同步,呈正相关。佝偻病早期BGP开始升高,激期达到高峰,恢复期下降。用BGP放射免疫测定是诊断佝偻病的敏感指标。此法对佝偻病的分期有重要的指标作用。X线典型的X线表现:骺板增厚、膨出,干骺宽大、展开,呈杯口状,杯底呈毛絮样改变,骨皮质疏松状或层状改变,干骺端骨小梁稀疏、粗糙、紊乱,呈毛刷状影,自干骺端向骨骺方向延伸,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延迟,边缘模糊,密度低且不规则,骨骺与干骺端间距加大。佝偻病早期时,X线片所见正常,初期时临时钙化带可正常或模糊不清或消失。恢复早期时,可见临时钙化带呈现点线状出现,骨骺核再现,进一步临时钙化带呈线形或双层状,干骺端密度加大,骨小梁增多致密,骨干皮质密度增加,可出现骨膜反应,核距缩短。后遗症期,重症患儿遗留骨骼畸形,理化检查正常。X线片是经典的诊断方法,是佝偻病简单而又准确的诊断指标。但在佝偻病早期,通常无骨骼表现;且X线片的诊断结果常常受儿科、放射科等医技人员的经验与水平的影响,因此,X线在佝偻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佝偻病的诊断中有局限性。骨密度骨密度即单位面积的骨矿物含量,人类大多数骨矿的积累来自儿童及青少年期,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矿物质主要由骨钙组成。当骨矿含量下降超过5%时就能出项比较明显的变化。所以,骨密度可以直接反映人体骨钙的长期营养状况。骨密度检测由骨密度B超仪检测,具有方便、快捷、无创、无痛、易接受等特点。骨密度检测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能比较早地发现骨病变。血钙、血磷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血磷下降,当血清钙﹤2.0mmol/L,血清磷﹤1.3mmol/L时,可诊断为佝偻病。但,由于甲状旁腺功能补偿性代谢,血钙、血磷可维持正常水平。一项研究表明,血钙正常的儿童中,约30.5%有缺钙症状。因此,血清钙、磷测定对佝偻病早期的诊断价值不大。尿钙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降低,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保钙排磷,因此尿钙减少。佝偻病患儿尿钙常﹤3.0mmol/L。该方法简便、无创、费用低,但由于其极受饮食因素的影响,诊断佝偻病敏感度低,诊断价值不大。佝偻病的几种检测方法小结尿钙在佝偻病各期诊断价值不大。血清钙磷测定、X线,虽方法简单、无创、费用低,但在佝偻病早期,机体有一定的代偿作用,改变不明显,因此用于早期佝偻病的诊断价值不大。X线检测常常受到放射科医生的水平影响,且X线拍片也常常受到家长的抵制。X线一旦有明显表现,可以确诊佝偻病,因此对儿童佝偻病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尤其是佝偻病激期,X线特征性强,不易漏诊或误诊。但在初期和恢复期,应该结合季节、年龄、药物史、接触日光等来综合判断。25-羟维生素D(25-OHD)能敏感地反映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是目前儿科诊断佝偻病比较常用的方法,但受外源性维生素D的影响,且不能反映骨修复程度。且,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骨钙素(BGP)是诊断佝偻病的灵敏指标,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且费用比较高,临床应用、尤其是基层单位受到限制。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在佝偻病早期即能放映出骨改变的过程,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等优点,敏感性高,适用于儿童佝偻病的筛查和诊断。骨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可以取代血钙、血磷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高、微量血、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仪器、安全、痛苦少,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散居普查,值得基层推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药膏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