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罗圈腿”?
家长可先让宝宝坐下,双腿到脚跟并拢,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和踝关节是并靠在一起的。如果双腿膝盖分开超过6厘米以上,家长就需要尽早带宝宝就医,判断是否得了“罗圈腿”。
何种原因会导致宝宝”罗圈腿“?
1小儿佝偻病小儿佝偻病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了宝宝罗圈腿的主要原因就是佝偻病。因此,建议每一个新生宝宝出生后满15天,开始补充维生素AD,直到宝宝2岁。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夜盲症以及小儿手足抽搐症。
2骨骼生长发育阶段,受到特殊的生活习惯影响你会好奇什么是特殊的生活习惯?
过早让宝宝学习走路!使用学步车!等……(请各位反思~)
当然,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家长会说,穿纸尿裤!这你还真怪不得人家纸尿裤什么事儿。(关于许多家长对纸尿裤的误解,可以戳?了解学习。)
小宝宝骨骼发育尚未完成之前,双腿力量是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身体重量的。家长过早让宝宝学习站立,直立行走时,在重力作用下宝宝的双腿就会变形,导致了婴儿罗圈腿。还有学步车,其安全性差不说,学步车的构造也是一个极为不适当的支撑,同样会造成宝宝走路姿势不正确,形成罗圈腿。
预防宝宝“罗圈腿”的四大关键点
1定期检查一岁以医院检查或保健,让医生帮助判断宝宝是否患有“罗圈腿”。
2饮食的补充宝宝两岁之前,妈妈应在平常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并常带着宝宝到户外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宝宝两岁后可采用食补,如绿色豆类、紫菜、海带、蛋黄、黑芝麻、虾皮、黑木耳等,这些高钙食物。
3避免让宝宝过早学走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学走路越好。甚至有的家长在宝宝还只有2、3个月的时候就扶着小宝宝站立了。或是跳过爬行阶段,认为爬行不卫生,还会影响宝宝后期走路等……这!些!都!是!不!对!的!好吗~
宝宝过早的学站立,会造成下肢负重过大。而且小宝宝对腿部的控制力量小,站立的姿势不对,还会严重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
建议等宝宝学会爬行之后,自己扶着东西能站起来的时候,再去学走。
4避免让宝宝使用学步车就如上文我们讲到的,小康君并不推崇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不仅会造成宝宝走路姿势不正确,形成罗圈腿,其安全性也是很关键一点。经常会有宝宝在使用学步车时,家长一个没注意,出现溜车,或者小车磕碰在桌角、门框,从而造成伤害的事件!
“蜡烛包”纠正罗圈腿有效吗?
“宝宝腿不直,孩子奶奶就让她两腿伸直,两臂紧贴在身体两侧,用被单把她紧紧的包裹起来,然后再在外面用一根绳子扎紧。看着很不舒服的样子,但是我婆婆说这样宝宝不会受凉,睡得安稳也不会受到惊吓,还可以防止罗圈腿,说女孩一定要腿直才好看。但看着宝宝被捆着我好心疼啊,小康君,我婆婆这样有用吗?”以上这位宝妈的描述方法,就是传统育儿里常见的“蜡烛包”,老人们常用此法纠正罗圈腿。
但是,这个是非常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孩子哭泣时胸廓不能扩张,肺活量不能提高,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肺功能。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关节和韧带的发展,而且不经常打开,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皮肤感染问题。况且,小宝宝腿伸不直是正常现象,要到宝宝学会走路了才能慢慢变直,长到三四岁时才能像正常人一样。当然,每个宝宝生长发育不同,会有早有晚。
纠正罗圈腿的正确方法
1按摩法让宝宝平躺抓住其中一条腿的大腿和小腿。在关节处轻轻的往畸形的反方向轻柔按摩。千万不可以用力过度。需要慢慢调整。每天坚持3-5次。
2夹板固定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找一个跟宝宝膝盖宽度适中的木板最好先用软布包裹住。防止压伤宝宝。慢慢一点一点的调整。不过使用此方法时一定要防止宝宝的血液不通畅。
38步矫正法多带宝宝向后倒步。可以矫正宝宝的走路姿势。来回倒着走。8步一个轮回。
小康君嘚吧嘚宝宝腿部畸形特别严重的,医院进行治疗。尤其是,孩子罗圈腿严重,并且超过了5岁这个黄金时期,医院进行专业的纠正、调整!
看完点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育儿常见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丨扔东西丨肛瘘丨喂养难题丨早教知识丨流鼻涕丨防蚊妙招丨爬行丨游泳丨断夜奶丨厌奶丨生长发育轨迹丨调整头型丨鹅口疮丨出牙丨眼屎多丨清理鼻屎丨咳嗽排痰丨乙肝丨晒太阳丨把尿丨积食丨囟门丨消化不良丨湿疹丨发烧丨缺钙丨安抚哭闹宝宝丨绿便丨手足口病丨便秘丨腹泻丨育儿常见问题合集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专家在线咨询问题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