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护士需密切观察营养不良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病情变化,患儿早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以及呼吸暂停,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抢救准备。
2、4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
B、手镯征
C、肋膈沟
D、颅骨软化
E、肋骨串珠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3~6个月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感。
3、重度营养不良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心功能不全
B、肾功能不全
C、低蛋白血症
D、低钠血症
E、肝硬化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后即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减少,其中以白蛋白下降为主,血白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4、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为
A、皮下脂肪减少
B、消瘦
C、体重不增
D、精神不振
E、血浆蛋白下降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5、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
A、腹部、面部、躯干、臀部、四肢
B、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
C、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
D、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E、躯干、四肢、面部、臀部、腹部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6、新生儿出生两周后应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剂量为每日
A、IU
B、IU
C、IU
D、IU
E、IU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预防佝偻病口服维生素D每日IU(也就是说预防量是每日IU)。
7、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的是
A、方颅
B、肋骨串珠
C、枕秃
D、前囟闭合延迟
E、颅骨软化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枕秃;其他选项为佝偻病激期的表现。
8、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
A、躯干皮下脂肪厚度
B、腹部皮下脂肪厚度
C、臀部皮下脂肪厚度
D、面部皮下脂肪厚度
E、四肢皮下脂肪厚度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面部。故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A2
1、患儿7.5个月早产,生后1个月来门诊健康咨询,患儿行母乳喂养,母孕后期有小腿抽筋。患儿除有时睡眠不安外,无其他症状。体检:一般状态好,未见异常体征。血清钙2.2mmol/L(10mg/dl)。指导其母需采取的措施是
A、肌注维生素D万IU
B、口服维生素D0IU
C、喂维生素D强化牛奶
D、口服维生素D每日IU
E、口服活性钙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根据病史特点,母亲孕后期有缺钙,患儿血清钙偏低,提示缺钙,但程度较轻,可通过口服预防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磷代谢,而选项A用于重症及合并症而无法口服治疗者;选项B是佝偻病活动期患儿的口服治疗方法;患儿目前行母乳喂养,不适宜喂强化牛奶,故A、B、C不正确,选项E是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可排除。故选择D。
2、凌晨护士查病房时发现某Ⅲ度营养不良患儿,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慢、意识不清、呼吸暂停,肢凉,你首先考虑发生了
A、心力衰竭
B、低血糖症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低钙血症
E、呼吸衰竭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
3、③8个月婴儿,体重6.5kg,身长70cm,腹部皮褶厚度0.5cm,精神不振,爱哭闹。判断该患儿最可能是
A、佝偻病
B、轻度营养不良
C、中度营养不良
D、重度营养不良
E、中度脱水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8个月婴儿的正常体重为6+8×0.25=8kg{体重公式: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8—6.5)÷8=18.75%,该患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8.75%(15%~25%),即轻度营养不良;腹壁皮褶厚度0.5cm(0.4~0.8cm),也符合轻度营养不良。
三、A3/A4
1、③患儿,女,9个月,突然发生四肢的抽动,持续2分钟,人工喂养,未加辅食,查:体温37.2℃,颈软,前囟2cm×2cm,枕部按压有乒乓感,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1、该患儿的初步诊断为
A、化脓性脑膜炎
B、癫痫
C、高热惊厥
D、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E、低血糖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该患儿喂养史中有未能按时添加辅食,并且存在颅骨软化的表现,因此初步判断可能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注
D、立即肌注维生素D万单位
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首先需要为患儿止惊,地西泮为首选药物。其次应为患儿补充钙剂,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注。
2、③患儿,女,11个月,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来食欲差,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精神不振,体重6.5kg,腹部皮下脂肪0.2cm。
1、判断该患儿的营养状况属于
A、营养过剩
B、正常
C、轻度营养不良
D、中度营养不良
E、重度营养不良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11个月婴儿的正常体重为6+11×0.25=8.75kg,(8.75—6.5)÷8.75=25.71%,该患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5.71%,属于中度营养不良(25%~40%);腹壁脂肪厚度0.2cm(小于0.4cm),也符合中度营养不良的诊断。
2、该患儿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口服胃蛋白酶助消化
B、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C、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
D、预防低血糖
E、尽快多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应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四、B
1、③A.1~2个月
B.3个月左右
C.6~10个月
D.1岁左右
E.2岁以后
1、佝偻病患儿出现枕秃多在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佝偻病活动早期(初期)多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小儿易激惹、睡眠不安、夜惊、夜啼、多汗(与季节无关)。因烦躁和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摇头擦枕,导致枕后头发环形脱落形成枕秃。
2、鸡胸和漏斗胸多见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D鸡胸和漏斗胸为骨骼的改变,属于佝偻病的活动期,多见于1岁左右。
3、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E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③A.1~2个月
B.3~6个月
C.7~8个月
D.1岁左右
E.3岁以后
1、佝偻病患儿出现颅骨软化的时间是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B颅骨软化是较早出现的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多见于3~6个月。
2、佝偻病患儿出现方颅的时间是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C佝偻病患儿出现方颅的时间是7~8个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