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骨质疏松会带来生存质量下降及增加死亡率和残疾率等危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疾病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发展。很多情况下,当人们发现自己患上骨质疏松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骨质疏松又被称作“寂静的杀手”。
临床上是如何确诊骨质疏松的?
骨质疏松的衡量标准就是——骨密度。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中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就像一座山峰一样,先是爬升阶段,然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最后是下降阶段。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生骨密度的变化分成三个阶段。
骨密度上升期:从出生到35岁左右。人体在这个时期是出于钙在体内不断积存的过程,到35岁左右骨密度达到高峰。在此期间钙在体内积存多少直接影响到人体最终获得的骨密度。
骨代谢平衡期:女性30~50岁(绝经前),男性30~70岁,骨密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时期,这个时期人体内进出的钙应保持大致平衡。
骨量减少期:女性大于50岁,男性大于70岁,这个时期人的骨密度逐渐减少,当骨量降至一定程度时,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人一生中骨密度的最高值是这个人的峰值骨密度。不同的人能够获得的峰值骨密度都是有差别的。骨质疏松发病的可能性与峰值骨密度的水平及达到骨峰值的年龄有关。换句话来说就是峰值骨密度高的人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患有骨质疏松该怎么办?告诉大家骨质疏松的预防主要有三大举措,那就是营养、运动、光照。
营养:对年轻人来说,平时应该多摄取钙质,多运动,在骨骼中积累更多的钙;中老年朋友平时需要多晒太阳,做户外运动,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虾皮、豆制品、见过、牛奶等,防止骨质流失过快。
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刺激陈骨细胞,从而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使骨量增加。因为人体在运动时,一方面通过负荷直接刺激骨骼,另一方面则通过肌肉收缩的间接作用,增加骨骼负荷,使骨产生应变,从而促进成骨。
光照:其实很多人补钙都忽略了晒太阳这一方便又不花钱的方法,因为人体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通过紫外线照射后能够生成维生素D3,它能增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
如果正常人每天户外晒太阳时间不少于小时,再加上适当饮食,那完全能够补充一天所需的维生素D。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再上午0点到下午点之间晒太阳,以免伤害皮肤。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还在担心骨质疏松,3个妙招让您远离骨质疏松运动可以防治骨质疏松,但要注意这5个原则,越早知道越好骨质疏松别老想着吃钙片,牢记“几个原则”,骨密度慢慢上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