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进口食品在我国日益走俏。渐渐地,大家似乎更愿意把目光放到进口产品上,连宝妈们也不例外,在为宝宝补充营养时认可“国外的月亮更圆”理论。但是,漂洋过海的舶来品存在产品标签混乱、保质期临期无提示、海外代购维权难等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配方不一定适合我国儿童,这些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影响了宝宝的健康,可以说是隐患多多。
震惊!进口婴幼儿产品问题频发
早前,就曝出深受国内宝妈和孕妇的喜爱与推崇的法国某品牌核桃油含致癌物。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起进口婴幼儿产品事故了。今年2月,加拿大食品安全局宣布紧急召回某品牌多个批次婴幼儿食品;法国乳业巨头承认旗下奶粉存在污染源沙门氏菌长达10年之久,导致至少13个宝宝出现发烧、以及伴血性腹泻等感染症状……这场关于婴幼儿入口产品的安全“战火”也弥漫到了从进口奶粉到进口食用油,还在不断“蔓延”。
慎重!进口营养品存在三大安全隐患
想必很多宝妈都听过“生命早期天”的概念吧?简单来说,就是在儿童早期特别是生命最初的天,良好的营养,是宝宝体格生长和脑发育的基础,影响终生体能和神经心理潜能的发挥,并可降低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纠正营养不良的代际传递。因此,在宝宝发育黄金期时,妈妈们要特别
01
语言障碍
很多进口营养品的包装说明存在“语言障碍”。奶粉、婴幼儿营养品中标注洋气的全英文标识,但并没有注明中文的生产日期、成分、配料表、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相关专业信息,因此产品的成分安全有效性不得而知,安全隐患令人十分堪忧。对产品成分含量、用法用量完全不了解的前提下,如果妈妈们仅依靠广告宣传或导购推荐就给宝宝盲目服用,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明智。
02
假货次货难分辨
为了买到国外的婴幼儿营养品,不少妈妈加入了“海淘大军”的行列。海淘渠道一般分
03
成分和配方不符合中国宝宝营养需求
受到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经济水平、种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的营养水平都迥然不同,导致各国的营养补充剂配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适合美国、澳大利亚孩子的营养品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国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所需绝大部分维生素D来自晒太阳,少部分来自食物。可以说,维生素D缺乏与晒太阳少有很大关系。人体皮肤下含有一种固醇类物质,只有经过阳光照射才能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中国人晒得不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以白为美,“一白遮百丑”的爱美观念根深蒂固,生怕被晒黑,见着阳光就打伞、戴遮阳帽;二是缺乏健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晒太阳的重要性,还有些人即使晒了,也由于捂得太严实,皮肤裸露太少,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晒得太少已为国人健康带来不少隐患。缺乏维生素D带来的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是骨质疏松高发。数据显示,我国约万人受骨质疏松症影响,已是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有关。
更令人忧虑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骨质疏松。全国各大体检中心发现,大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由于不爱晒太阳,也不运动,早早地被骨质疏松这种“老年病”缠上。
儿童维生素D缺乏,骨骼不能正常钙化,易导致佝偻病。佝偻病常见体征有:X形腿、O形腿、方颅、肋骨串珠、鸡胸、生长迟缓等。佝偻病对儿童的危害非常大,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宝妈们不能盲目相信进口的婴幼儿营养品,而要慧眼识真挑选出优质的国产品牌,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同济领益接骨木莓(含乳铁蛋白)提示:以上内容为营养知识科普,不代表本品功效,请保持理性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