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

医院钟燕,周慧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化疗药物不仅杀灭白血病细胞,同时也抑制了正常骨髓的增殖,使周围血象降低,导致难于控制的感染或中断化疗。医院采用维生素D治疗化疗后骨髓受抑和提高周围血象获得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选取在进行联合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和周围血象降低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25例,分为2组,(1)单用VD组:血白细胞<4×10^9/L时,予VD15~30万u,隔日肌注1次,恢复正常后停用,本组14例;(2)VD+鲨肝醇组:本组11例,在用VD同时加服鲨肝醇、利血生和VB4。另3例先用鲨肝醇等治疗1周,无效后加用VD,并进行前后疗效的自身对照。2~3d查血象1次,2~4周查血钙和骨髓1次。

结果:使用VD前白细胞(2.61±1.29)×10^9/L,部分患儿肌注VD后2~3d即恢复正常,长者达63d,平均19.8d。3例患儿在用药过程中白细胞有波动,继续或再次应用仍有效。用药时间5~d,2组治疗过程中输血次数无差异性(P>0.05),监测发现血白细胞波动与骨髓受抑制程度相平行,长时间应用,白细胞不继续升高。无1例发生高钙血症和肾损害,应用VD2周内和2周以上血钙值分别为2.25±0.36mmol/L,2.53±0.38mmol/L两组无差异(P>0.05)。单用VD组和VD+鲨肝醇组治疗2天白细胞分别为3.27±1.54,2.32±1.4,t=1.48,P<0.05,治疗后1周分别为3.36±2.49,4.52±2.27,t=1.13,P>0.05,治疗后2周分别3.89±71.81,3.76±1.59,t=0.04,P>0.05,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8.75d,24.57d。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仅用鲨肝醇等治疗者WBC无上升,加用VD后效果显著(2.61±1.29,4.14±2.67,t=2.57,P<0.05)。说明VD升高对白细胞疗效肯定,恢复时间可能与个体敏感性不同有关,而鲨肝醇等无明显效果。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VD疗效肯定,未见任何副作用,能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鲨肝醇等药物对化疗骨髓抑制的WBC降低效果差,且与VD合用也无明显协同作用。VD的活性代谢物1,25-(OH)2D除维持机体钙离子稳定和促进骨髓重吸收外,还具有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原癌基因表达及免疫调节等功能。高浓度VD能诱导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并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VD解除骨髓受抑制和机体不发生中毒的机理。VD可采用肌注和骨髓内给药。本研究曾试用1例VD口服无效,说明大剂量和注射给药的必要性。肌注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又可避免穿刺骨髓招致感染,故推荐为首选途径。本组3例患儿在较长使用VD过程中由于强化疗措施使骨髓抑制加重致白细胞降低,另有4例停用VD后白细胞又降低,继续使用或再次用药不影响疗效,因此在用VD时只要白细胞恢复正常即可停药,降低时再次重复使用。治疗时间最长者d,总量达.5万U,动态观察血钙、肾功能均正常,说明应用VD具有一定安全性。

如果您需要该文献的全文,请留下您的邮箱,我们会尽快发送给您。

(来源:本文由南京大成医药整理编辑)

相关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维生素D——肿瘤患者的保护伞

维生素D竟可与癌症一较高低?

维生素D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缺乏维生素D可增加患重大疾病风险

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维生素D是免疫细胞“司令员”

其他经典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版

宁志伟教授维生素D科普视频合集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与糖尿病

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卫生部《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

谢忠建教授: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经典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ss/10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