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月嫂了不起的第篇文章-前些日子,月姐看到一则新闻,说村卫生室的医生,给半岁大的孩子用中药灌肠的方式退烧。结果孩子不仅烧没退,反而病得越来越重。后来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孩子全身多处脏器受损,还出现了急性肾衰竭。孩子不仅每天要做10个多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今后还需要面临换肾。这种错误的退烧方法,不但害了孩子,还摧毁了一整个家庭!月姐我真的是愤慨极致,因此,熬出熊猫眼也必须要给大家把这种错误的退烧方法梳理出来,帮助姐妹们避坑。灌肠退烧真的很危险所谓的灌肠退烧,就是把药物通过肛门注入直肠,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医院,已经很少看见灌肠的踪影,但在许多城镇、乡村,却仍然有人在用。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灌肠?究竟有什么危险?一方面孩子的肠道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规范,轻则损伤粘膜,重则还会导致肠道穿孔。另一方面,在肠道用药,药量也不好控制。灌肠后一些药物还是会流出来,连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一旦用药过量,就很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肝、肾等脏器。就像新闻里的孩子,因为实在伤得太重,只能依靠透析。另外,灌肠还会有很大的致敏风险。灌肠退烧不像打针那样需要做皮试,提前知道孩子会过敏,而是略过这一环节,所以孩子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灌肠退烧“劣迹斑斑”,一般情况下都不推荐使用。而除了灌肠退烧,还有几种错误的退烧经验也在广为流传。以下几种错误退烧方法千万别给孩子用1、擦酒精退烧孩子的皮肤非常嫩薄,如果用酒精擦拭,皮肤容易吸收酒精,引起酒精中毒,对他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都会有损伤。2、捂汗退烧捂汗非但起不到退烧的作用,且还会阻碍散热,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捂热综合征”,造成死亡。如果孩子在高热时有寒战发冷的表现,可以给他盖一层薄被,但绝对不能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3、冷水或温水擦浴在给孩子吃退烧药的同时进行温水擦浴,虽然在短时间内退热效果会好一些,但这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比如哭闹、寒颤、起鸡皮疙瘩,所以最新的医学指南已经不推荐用温水擦浴退热。4、加大剂量吃退烧药大量用药不一定能把烧退下来,而孩子却可能因为用药过量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对孩子的胃肠道、肝脏、肾脏造成损伤。对于任何药物,都必须严格遵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不能随意服用。5、打退烧针在国内,退烧针的主要成分是安乃近、氨基比林、赖氨匹林、激素等,但这些都不是儿童退烧药成分,所以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孩子发烧了这才是正确的退烧方法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任何退烧行为,都是为了让孩子更舒适一点。所以,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由于发烧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第一阶段:体温上升期体温调节中枢,就好比房间的空调,发烧时会把人体这间房的温度从37℃调到了38~40℃。这时候,孩子的体温是持续升温的(有时还特别快),有时会伴有手脚冰凉、打寒颤的情况。可以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物,或者用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肚窝、腋下、腿窝这些大血管分布的区域,来让孩子更舒服些。不要再给孩子降温,否则孩子会越来越冷,会更加不舒服。第二阶段:高热持续期体温达到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温度,寒颤停止、四肢转暖,体温不再往上升。这时,需要给孩子适当减少衣物,或者等孩子手脚转暖以后,给孩子进行温水浴。用冷毛巾(这里的冷毛巾是指用30-37℃的水浸好的毛巾)擦拭孩子的身体。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降温退烧,也可以避免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第三阶段:体温下降期如果疾病好转或者吃了退烧药,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往下调了,多余的热量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来。可以给孩子喂些温开水,注意保暖,不要着凉,但也不要捂太多。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①如果孩子还不到3个月,发热应尽快就医。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③孩子发烧,药别混着吃。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给孩子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可盲目乱用。给孩子退烧的方法和误区,你都知道了吗?快转发给身边人吧,为孩子的安全转发,别再做错了!
福利时刻
为了给年春节期间接单的姐妹更多关爱,好孕妈妈特意发起了“春保行动”:
对住家型家政服务员和计时型家政服务员,送出一份福利。
领福利规则:
其中,住家型家政服务员,在好孕妈妈接单上岗,并于年2月4日-2月26日期间在岗服务超过18天(含)的家政服务人员,按每单不超过元给予奖励。
上述期间,在好孕妈妈接单的“计时型”订单家政服务人员,按每单(每单服务时长不低于2小时)不超过25元给予奖励(同一人每天只计1单),每人奖励上限元。
参加方式:
扫描海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