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黄传人访谈之曹东义,巧用清补治咳嗽含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

视频全片: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病发高峰在冬季和春季。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发,西医临床治疗上缺乏特效药。曹东义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功效。曹东义是河北省第四、第五批中医师带徒老师,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年起主持课题“中医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年主持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课题:“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在非典期间三次上书卫生部建言献策,国家局年7月13日回函感谢,第二年主持“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课题。曹东义认为:治疗呼吸道疾病,人们首先要分清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其次要掌握中医药清补的要点,要明白麻黄汤和小青龙汤医治咳嗽效果不佳的原因,还应该知道呼吸道疾病防大于治的重要性。

细菌与病毒

呼吸道感染,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咽喉以上,叫上呼吸道;咽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肺,叫下呼吸道。不管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它们的感染百分之八十是病毒引起。

很多人都不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有的还有细胞壁。在自然界里,细菌自己能够繁殖。比如一碗米饭坏了,或说是掉一颗饭粒长霉了,这都是因为有细菌在里面繁殖了。

病毒不能独立完成自身的复制。病毒有一个蛋白质的外壳,它的作用是保持内核的稳定,侵犯细胞的时候,它是一个工具,帮助内核进入宿主的细胞;它的内核是遗传密码(DNA或RNA),遗传密码决定了如何合成核酸,如何合成蛋白。打个简单的比喻,病毒就像一个盒子,装着一卷图纸,到一个工厂去生产。工厂(宿主)打开盒子,按照图纸,开始大量生产,生产的是病毒。

所以,所有引起人发病的病毒性疾病,都是自己造的,而不是原来的病毒。原来的病毒是微量的,很少,是种子型病毒。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人的呼吸道或是鼻粘膜接触了一点外来的病毒,如果人体不接受它,不给它机会复制,它很快就会被清除。如果艾滋病病毒进入了人体,只要当事者的身体不接受它,也得不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是这样的道理,脑炎也是这样的道理,所有让人得病的病毒性疾病都是这样的道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都是因为病毒,用抗菌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属于“滥用”。细菌只是一个继发感染,或说是混和感染,就是共同作案,或是后续作案,这个细菌是后面跟着来的,前面是病毒。

中药清补的要点

曹东义在非典之前,做了几千例清补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观察。什么叫清补结合呢?如一个小孩经常容易上火,嗓子疼,嗓子红了,脸也红,不想吃饭,上火啦,发烧啦,都是“上火”。反复发作的人,虚实夹杂。单纯清火,免疫力上不来,抗病力也不行,要硬补呢,又容易上火,因为堵着呢,肠胃也不舒服,小孩子本来消化就不好,一补就堵,一清也只能解决当时,不能解决长久,曹东义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清补结合。

清补结合有不同比例,有的时候是两清一补,有的时候是三清一补,有的时候是一清一补,或是两补一清,三补一清。

制定清补的策略,要看患者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是以清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很多孩子除了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外,还有贫血、佝偻病,孩子的两肋往外翻,肚子像一个小蛤蟆似的,肚子大,胳膊腿瘦。这样的孩子一吃就上火,曹东义用清补结合治疗了上千例这样的小孩,都有很好的结果。二十多年之后,当年的“患儿”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病了。

清和补的比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孩子现在是火大,不是以虚为主,就以清为主,清可以连续清两天,两清一补。第三天,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也可以喝两顿清火的,喝一顿以补虚为主的,叫两清一补。反过来,就是两补一清。健脾胃以补虚为主,然后清火为辅。

曹东义常用的清火的药是桑叶、枇杷叶,它们都是树叶,对应着人的肺叶;它们有脉络,能够走表,能够清凉解表,是解表药的代表,热毒比较重的时候会加一鱼腥草、金银花之类的,还有一些清火的药,比如黄芩、生地、玄参等。补的药物,以调补脾胃为主,如白术、山药、莲子等,不主张用很热的药。

曹东义治咳嗽的药里面,五脏都兼顾着。他强调“六合正经于一方”。六合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包涵四季、五方),这是生命的时空。肺配秋天,属金,主宣发肃降,治疗要顺其性,以清为主。

清法行的是金秋的令,补法行的是春夏的令。

为什么这样做呢,生命是一个整体,在时空之中就相当于一个大转盘,你站在南方推,就相当于行的夏天的令,你站在北方推,就相当于行的是冬天的令,站在春天推,就是以升为主,站在秋天推就是以降为主,寒热虚实,一个方子里面基本上可以把你所要用的药物包容进来,以谁为君以谁为主的时候就是行的什么令,曹东义说这是利用《河图》的思想遣方用药。

麻黄汤和小青龙汤治咳嗽为什么无效

曹东义指出,现在学经方的人治咳嗽一般用麻黄汤,小青龙汤,但是很多时候效果却不太好。为什么呢?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很多人以为这是治咳嗽的,其实他们理解的有偏差,他们没有理解张仲景那个时代,也不知道张仲景说的是什么。张仲景那个时代,饥寒交迫,没有辛凉解表,只有辛温解表。张仲景所说的痰饮,不是我们现在的咳嗽,而是“水走肠间,漉漉有声”的痰饮。现在患者的病情和仲景说的相同的人,可以用温药温药。感冒了以后不出汗,恶寒身疼,浑身疼,怕冷,打啰嗦,所以他那样的咳嗽,正好用麻黄汤、小青龙汤。

曹东义觉得,张仲景他要是活在当代,不会让人们整天用他的麻黄汤、小青龙汤治咳嗽了,因为现在的人,营养过盛,吃的是油炸麻辣,冬天住的有暖气,一活动就是汗,多见大便不通,干燥难受,像这样的情形,你还给他用麻黄汤、小青龙汤,那就是在给患者火上浇油。

曹东义研究的名医名方“桑杷二百五润肺止咳汤”,由他的高徒王红霞主任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治疗咳嗽有显效。药名中的“二百五”主要是指三味药:百合、百部、五味子。百合是治肺的,润肺养阴,也能够养肾,是沟通肺肾的良药;百部润肺治咳,尤其是治久咳。五味子,人们治咳嗽很少人敢用,因为担心它把痰闭在身体里面。曹东义说,单纯的用一味五味子,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给邪出路。这个出路,一在皮毛,一在肠道。因此,曹东义在治咳嗽的时候,会用五味子、乌梅,桑叶、枇杷叶、百合、百部、白术、牛蒡子等药进行配伍组合。

呼吸道疾病预防的建议

呼吸道病的预防,首先是不要吸烟,二手烟也要尽量避免吸。雾霾天时,该戴口罩时要戴口罩。其次,人的身体要强壮,要注意休息,身体不要过度的劳累,要按照季节起居,行走,或锻炼。有的人,在特别冷的季节,非要去大街上跑步,弄一身汗,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不要过分的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不能说光着膀子,出了大汗,才叫锻炼了。

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麻辣刺激,“辛味走串”,有碍于肺气的宣发肃降;也不要吃过甜、过咸,不利于土生金、金生水,因为肺属金。

曹东义建议,经常好上火,好咳嗽的人,要多吃大白菜,白萝卜,冬瓜、银耳、藕,这些食物“白色入肺”,有利于养肺。另外可以把百合、沙参、麦冬,桑叶、枇杷叶等中药熬开水,灌到壶里面,当茶喝,这样的茶比真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

(作者肖格格,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本文拟刊发在《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第8期。)

肖格格

愿生命有尊严的活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