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后停补维生素AD,是功成身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更加讲究科学,可是有时也难免会陷入一些育儿误区,比如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话题——维生素AD的补充。在宝宝出生以后,儿科医生都会推荐父母给孩子服用维生素AD滴剂,想必妈妈们对此也并不陌生。但是,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尤其是到了1岁以后,很多妈妈认为宝宝能吃的东西基本和成人接近,这时,维生素AD是否要停补,让它们“功成身退”呢?

No!这个想法快叫停~这时候停补维生素AD可不是“功成身退”,而是“前功尽弃”!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维生素AD作用大,宝宝成长需要它!

说到维生素AD,想必大家都知道,钙质吸收、骨骼发育、身高增长、视觉发育都离不开维生素AD,此外,它还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降低感冒、腹泻、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而1-3岁阶段,无论是骨骼发育还是身高增长,都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宝宝自身免疫系统建立的关键时期,也是非常容易生病的阶段,维生素A可维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相当于给人体建立起了一道天然屏障,从而有效阻挡致病菌侵入,此外维生素A还直接参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促进抗体产生,从而提高免疫力。而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它除了帮助钙在人体内被更有效的吸收这一作用外,还能起到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T细胞(这类细胞具有发现和杀死致病菌的能力)活性的作用,进而增强宝宝抵抗力。

宝宝如果维生素AD摄入不足,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高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皮肤干燥易脱屑,严重则会造成夜盲症、干眼症、佝偻病等疾病。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不但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同时补充还能相互协同,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维生素AD很重要,可中国宝宝的整体营养水平却不尽人意

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儿童维生素A中度缺乏的国家,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我国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及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率合计超过50%,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高达近80%。而维生素D的缺乏更是全球性的,据统计显示,我国城乡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仍高达26.7%,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0-6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也有17.3%,这与维生素D在我国的高缺乏率有着直接关系。

由此看出,维生素AD缺乏情况依然严峻,补充维生素AD理应成为许多家长势在必行的“日程”。

内因外因齐发难,“功成身退”不适宜!

然而,有的妈妈认为孩子1岁以后,辅食添加渐渐丰富,就不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AD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1岁以后的宝宝仍然需要坚持补充维生素AD,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1内因:是成长发育的自然诉求

①骨骼强度需要维生素D

宝宝通常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相继萌发,10个月左右开始学习走路,1岁后牙齿、骨骼进一步发育和完善,身高在3岁时比出生增长一倍,这个阶段将为宝宝的骨骼发育打下终身的基础,因此营养补充更应继续重视。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媒介”,维生素D通过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促进钙质有效到达骨骼、牙齿并沉积,从而保证了基础骨量及骨骼强度,如果没有活性维生素D的帮助,钙的吸收将不到10%。由此看出,如果宝宝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引发缺钙的症状,引起出牙晚的问题。此外,宝宝走路需要钙化和坚硬的骨骼支撑,如果基础骨量不足,宝宝的骨骼将支撑不起身体的重量,从而导致骨骼发育变形,严重的出现膝内翻和膝外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和X型腿这些佝偻病的症状了。

②身高增长更需要维生素A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黄金阶段——婴幼儿期和青春期。而青春期的身高增长,各个孩子的区别不大,身高的差距在青春期前可是更关键哦!而婴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1-3岁内的宝宝基本能增长17cm-22cm左右。在身高增长方面,维生素D也只是起到保证基础骨量的作用,而维生素A对身高的增长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维生素A能够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帮助细胞增殖和分化;同时,维生素A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提高长骨(四肢骨骼)的生长速度(身高主要取决于长骨);此外,维生素A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都与宝宝身高增长有着密切关系!多重作用,维生素A对于身高促进功不可没!

③宝宝自身抵抗力离不开维生素AD

众所周知,宝宝6个月之后,由母体带来的免疫力消失,在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自身的抗体才逐渐开始产生,但由于半岁到三岁之前的这个阶段,宝宝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的免疫屏障功能还不完善,无法和成人的免疫力相提并论,所以依然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坚持补充维生素AD来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另外,宝宝1岁后,虽然各项器官功能已较1岁前更为完善,可以自行的开始探索外界,每天爬上爬下,更大一些的时候,也学着大人唱歌、跳舞、做游戏,活动量大大增加,但1岁后的宝宝新陈代谢更为旺盛,对营养的需求更大,更需要额外补充关键营养素。

2外因:是额外补充的客观要求

尽管1岁以后宝宝的辅食逐渐丰富,但是天然食物并不能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维生素AD。

首先,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而维生素A也是以β-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β-胡萝卜素经过消化吸收,会转化为维生素A,但转化率却不足1/12,除非大量食用否则是无法满足宝宝日常成长所需的,但0-3岁的宝宝食量毕竟有限,以“量”补量也是不现实的。动物性食物中动物肝脏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但肝脏作为动物的解毒器官,是毒素的聚集地,宝宝食用有健康风险,因此,不建议家长给宝宝过多食用,加上肝脏异味较重,宝宝也比较排斥,食用量很有限。

由此可见,想通过辅食来获取到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维生素AD,是非常困难的。

家长需要更理智,“前功尽弃”不可取!

说到这,有的家长会担心:“宝宝1岁以后也要继续坚持补充,这么长的补充时间段,长期吃难道不会过量吗?会不会有风险啊?”

其实,对于营养补充来说,脱离“摄入量”谈风险是非常错误的。讨论这个问题需要从“推荐剂量”和“中毒剂量”两个方面去解读,首先根据《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的建议:新生儿应该从出生后每天补充维生素AD,推荐每日口服维生素A:IU-IU,维生素D:IU-IU,并持续补充到3岁。而对于“中毒剂量”,《儿科学》教材中有明确指示,维生素A一次服用剂量大于30万IU可发生急性中毒,一次服用5-10万IU,并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可发生慢性中毒;维生素D每日服用2-5万IU,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可发生中毒。

以儿科医生大多推荐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为例,1岁以内的绿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国际单位,维生素D国际单位;1岁以上的粉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国际单位,维生素D国际单位,两种规格的剂量均在合理而且安全的剂量范围内,且离中毒剂量相差甚远,宝宝服用无需担心安全性问题。

小编提示

妈妈们一定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自己想当然,而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既要丰富宝宝的辅食结构,也要坚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否则之前的积累将前功尽弃。这是关系到宝宝成长的大事,宝妈们一定要理智对待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