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骨骼健康,讲讲佝偻病

提起佝偻病,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鸡胸?驼背?O型腿?

没错,在上个世纪,人体营养普遍缺乏的年代,佝偻病常常表现为上面说的几种骨骼畸形症状。但是,现在你的孩子没有鸡胸、没有驼背,他就没有佝偻病了吗?其实不然。

《科普中国》上对佝偻病的定义是这样的: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简单来说,佝偻病是骨骼营养不足的结果。

佝偻病有哪些特征呢?

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为了帮助家长做更准确地判断,我们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简单分期:

1.初期(早期)

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

2.活动期(激期)

当病情继续加重,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

3.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佝偻病的常见症状:惊厥、夜哭、出汗、方颅、易激惹等。家里孩子有这些症状的,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佝偻病怎么防治?是不是多补充钙就行了?

当然不行!

首先,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水。其中,钙是主要的骨骼营养素。其次,还要促进骨骼营养的吸收,这样才能达到促进骨骼营养吸收的目的。

健民集团《龙牡壮骨颗粒》,两大骨骼营养素补充骨骼营养,三大名方综合调理肺脾肾,促进骨骼影响吸收。

孩子骨骼营养不够,不仅要补,还要促吸收!

健康骨骼,试试龙牡!

赞赏

长按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哪里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