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爸妈来说,由于缺乏育儿经验,面对刚出生的宝宝,有很多问题,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关于VD补充,就是其中之一,通常认为,只要正常吃奶再加上户外活动,宝宝就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最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家长们往往未能对维生素D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到底该如何补?补多久?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膳食指南《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μg(IU),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国佝偻病防治科研组曾达成共识: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
年3月第46卷第3期.《中华儿科杂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
1.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携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1一2h/d,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2.VitD补充: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生后2周摄人VitDU/d(10μg/d)至2岁。Vit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VitD制剂、VitD强化食品中的VitD含量。如婴儿每日摄人ml配方奶,可摄取VitD约U(5μg),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VitD制剂。
3.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VitD一U/d(20-25μg/d),3个月后改为U/d(10μg/d)。
年《中华儿科杂志》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维生素D:年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华儿科杂志》年及年刊登的关于维生素D推荐相关建议中,对于1岁以上儿童建议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IU(10μg)。但是年"全球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循证指南"在荟萃了全球研究证据基础上,建议1岁以上儿童每天IU(15μg)的维生素D以满足基本营养需要,这包括来自配方、其他强化维生素D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如果食物来源无法满足,建议额外补充不足部分,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幼儿(婴儿期有维生素D缺乏、皮肤颜色深或紫外线暴露不足、北方高纬度地区冬春季节等)。(2)钙:幼儿每天ml的奶量,能够保证钙营养的需求。但是一些幼儿奶量明显摄入不足,需要考虑钙营养状况。
年《中华儿科杂志》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
月龄
喂奶
VD
6个月以下
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从出生时每天8~10次频率逐渐减少至每天6次;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才考虑配方奶喂养
每天IU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
6-8个月
坚持母乳喂养,随着固体食物添加,喂养频率逐步减少至每天4~6次
每天IU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
9-11个月
坚持母乳喂养,喂养频率减少至每天4次
每天IU维生素D,无需补充钙剂
12-36个月
喂养频率减少至每天2~3次,总量应不低于ml/d
每天~IU维生素D,若奶类摄入充足无需补充钙剂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对婴儿、幼儿以及青少年补充维生素D,具体内容如下:1、母乳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应从初生几天后开始每日补充IU维生素D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果每天吃配方奶或强化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不足ml,则应该补充距离IU差额的维生素D。
3、在断奶之后,也应该在宝宝幼儿和青少年时期继续补充维生素D,1-70岁每天IU是能满足一半人需求的量。而每天IU是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量。
美国医学会最新推荐:每人每天钙及维生素D摄入剂量
豆妈总结:由上述各家权威机构发布观点可以看出,不论是婴儿还是成年人,每天补充IU维生素D,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量。我国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推荐系统管理到3岁。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一样。至于三岁以后宝宝要不要补充VD,妈妈们可以结合宝宝的户外活动、日晒、食物摄取、生长发育等多种情况。综合考虑。
以下是科普内容:
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能帮助肠道吸收钙质,维持血液中钙、磷的正常水平,令骨骼强健。没有维生素D,饮食当中的钙只有10-15%被吸收。此外,在调节细胞生长、神经肌肉功能和免疫功能方面,亦起着重要的作用。VD缺乏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人体内大部分的维生素D,是经由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的;只有少部分是从食物摄取。
·缺乏维生素D能引发什么问题?
·婴儿和儿童,如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佝偻病,骨骼不能正常钙化以致变软、变形,容易骨折;患者亦会出现生长迟缓和因低血钙水平而引致痉挛。
·若怀孕期妇女摄取不足维生素D,胎儿可能会在出生后出现低血钙的情况;同时在童年时患上佝偻病的风险亦较高。
·成人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骨质软化、骨质疏松和增加骨折的风险。近期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与癌症、糖尿病和感染病发有关。
为什么婴儿要特别重视补充维生素D?
1、是因为母乳虽然是最理想的婴儿食物。然而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大约为20IU/L),如果妈妈本身就缺乏维生素D,那能提供的母乳维生素D含量就更少了。而且在婴儿早期就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而每天补充IU维生素D可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50nmol/L)。
2、婴儿配方奶已添加维生素D,吃配方奶的婴儿,必须每天摄入1L的配方奶粉才能获得IU维生素D,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很不现实。如果每天吃奶量充足(ml),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不足还是存在有缺乏的可能性。
3、在添加辅食前,宝宝也不能吃到别的高VD食物。
4、因为宝宝在会走之前大都在室内养着,很少有机会晒到太阳,让皮肤合成。
如何获取维生素D?
1、在日常活动中接触阳光,获取维生素D
皮肤受光照合成VD。这是人体VD的主要来源,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会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VD。需要说明的是,紫外线穿透力很差,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补充VD的效果。另外,皮肤色素和防晒霜亦阻隔紫外线,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短时间露出较大片肌肤(比如手臂和小腿)接触阳光,比长时间只暴露小片肌肤(比如脸和手),更能提升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大多数人,在夏季,每星期两至三次,让脸部、手臂和手部皮肤暴露于阳光下5至15分钟,便可使体内维生素D处于较高水平。肤色较深的人士,需阳光照射的时间相对较长。冬天时阳光普遍较温和,皮肤需要较长时间接触阳光才能制造相同分量的维生素D。
因此,多作户外体能活动,包括日常在街上行走,让脸、手臂、手部皮肤短暂接触阳光,可增加身体产生维生素D的机会。
·不足之处:日晒跟地域、季节、一天中的时段、云层的厚度、肤色等都有关系,所以很难量化说晒多久可以补充足够的VD。并且近年来,日光照射的负面作用逐渐受到根治白癜风的偏方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