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执业护士/初级护师/主管护师
超实用!初级护师/主管护师考试复习方法
“初级护师”考试,考前必须掌握的15大重点知识!
主管护师考试知识点大汇总,高分考点就在这里了!
护考充电
护考必看高频考点
这可能是年通过考试最高效的复习方法了!
更多考试相关内容
请长按护理人服务号
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各科目习题及答案解析请向下翻看↓↓↓
每日一练——护士资格考点精练护考倒计时:37天
1.入院后,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几天方可进行肩关节的小范围活动()
A.2
B.4
C.6
D.7
E.8
B。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患侧肩部制动,以免腋窝皮瓣移动而影响愈合,病人可作伸指、握拳、屈腕活动。术后1~3天,进行上肢肌肉等长收缩,开始肘关节伸屈活动;术后第4天病人应开始作肩关节小范围活动,开始病人练习患侧手扪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动作,伤口愈合拆线后,病人循序渐进地增加肩部功能锻炼。
2.患者,男,25岁,在山上野营时,被一毒蛇咬伤,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镇静
B.伤肢不宜抬高
C.立即跑到邻近诊所注射免疫血清
D.环形缚扎
E.用手自上而下向伤口挤压,排出伤口内蛇毒
C。
急救原则是阻止蛇毒吸收,尽快使蛇毒从局部排出。
①镇静:病人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
②环形缚扎: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10cm用止血带或布带等环形结扎。松紧以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为度。
③伤口排毒:大量冷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用手自上而下向伤口挤压,排出伤口内蛇毒。伤口冲洗后,用锐器在咬痕处挑开,深达真皮下,扩大创口排出蛇毒。血液毒蛇咬伤者禁忌切开,防止出血不止。若救援者用口吮吸伤口(吸者口腔应无伤口),随吸随漱口,则排毒效果更佳。
④局部降温。
⑤转送病人:转运途中注意病情变化,保持伤口与心脏部位持平,伤肢不宜抬高。
3.胸部损伤的主要症状是()
A.呼吸困难
B.胸痛
C.咯血
D.休克
E.心脏压塞
B。
胸部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胸痛。
4.患者,女,25岁,因严重挤压伤入院,护理时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A.尿量和尿色
B.伤口肿胀程度
C.肢端湿度
D.损伤部位疼痛情况
E.精神状态
A。
严重的挤压伤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因而要注意观察尿量和尿色。
5.下列常见损伤中,属于闭合性损伤的是()
A.刺伤
B.擦伤
C.割伤
D.撕裂伤
E.挫伤
E。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黏膜保持完整,包括挫伤、扭伤、挤压伤、震荡伤等;开放性损伤损伤部位皮肤或黏膜有破损,包括擦伤、刺伤、切割伤、撕裂伤等。
6.患者,男,22岁。因被生锈的铁钉刺伤而感染了破伤风入院,下列不符合其环境要求的是()
A.安置于隔离病室
B.保持安静
C.开窗通风
D.减少一切刺激,遮光
E.温度15~20℃,湿度约60%
C。
环境要求:将病人安置于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刺激,遮光,防止噪声,温度15~20℃,湿度约60%。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以免刺激打扰病人而引起抽搐。病室内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准备齐全,以便及时处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窒息等。
7.患者,男,29岁,因冬季煤气泄漏,发现其昏迷家中,口唇呈樱桃红色,医院,给氧,其给氧的流量为()
A.1~2L/min
B.2~4L/min
C.6~8L/min
D.8~10L/min
E.4~6L/min
D。
迅速给病人吸高浓度(60%)高流量氧(8~10L/min),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治疗。呼吸停止者应做人工呼吸,备好气管切开包及呼吸机。
8.患者,女,40岁,55kg,遇火灾至烧伤面积达到60%,烧伤后6小时入院。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神经源性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A。
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面积烧伤的热力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9.胸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是()
A.肋骨骨折
B.开放性气胸
C.闭合性气胸
D.张力性气胸
E.血胸
A。
胸部最常见的损伤是肋骨骨折。
10.肋骨骨折最常发生于()
A.1~3肋
B.4~7肋
C.8~9肋
D.9~10肋
E.10~11肋
B。
肋骨骨折最常见于4~7肋。
护士资格、护师、主管、高级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联系王老师加入。
(同)
每日一练——初级护师考点精练护师倒计时:59天
1、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缺乏
A、能量和(或)水B、能量和(或)脂肪C、能量和(或)糖D、能量和(或)蛋白质E、能量和(或)维生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不良是一种因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所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最常见的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D对ABCE错)。
2、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关键措施是
A、定期测体重B、定期测血钙C、间断应用维生素DD、严格按医嘱用药E、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是预防药物中毒的关键措施,可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中毒(D对ABCE错)。
3、观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铁剂疗效,早期最可靠的指标是
A、面色改变B、食欲情况C、心率快慢D、血红蛋白量E、网织红细胞升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服用铁剂后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烦躁减轻,食欲增加,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5~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3周降至正常(E对);面色、食欲和心率除受贫血影响,还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故不适宜作为观察指标(ABC错);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一般3~4周后降至正常(D错)。
4、患儿,男,3个月。易激惹、烦躁、夜啼,头部多汗,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临床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患儿属于
A、初期B、极期C、晚期D、活动期E、后遗症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其中初期于出生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睡眠不安、烦躁、夜间啼哭,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出现枕秃,此期无明显骨骼改变(A对);极期除有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如颅骨软化、肋骨串珠、“O”形腿或“X”形腿等(B错);晚期、活动期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正常分期(CD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E错)。
5、患儿,女,1岁半。诊断为佝偻病极期。为避免其“O”形腿加重,此时应注意的预防措施是
A、补充维生素DB、补充钙剂C、多晒太阳D、减少行走E、外矫形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中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分期包括初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极期患儿四肢由于骨质软化下肢可出现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临床为避免双下肢负重增加、骨骼畸形发生,患儿应避免久坐、久站,尽量减少行走(D对);极期的治疗护理重点预防骨骼畸形,防止骨骼病损及遗留后遗症,其他选项均不是针对该重点的护理措施,其中补充维生素D、补充钙剂、多晒太阳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般治疗措施(ABC错);外形矫正术适用于严重骨骼畸形发生后的治疗(E错)。
患儿,6个月。体重5kg,生后母乳喂养,未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3cm,肌肉稍松弛。
6、如患儿夜间突然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停,首先考虑
A、呼吸衰竭B、低血糖症C、感染性休克D、心力衰竭E、低钙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营养不良患儿容易并发低血糖,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该患儿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停均符合低血糖的常见表现(B对ACDE错)。
患儿,6个月。体重5kg,生后母乳喂养,未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3cm,肌肉稍松弛。
7、该患儿开始每天供给能量应为
A、~kJ/kgB、~kJ/kgC、~kJ/kgD、~kJ/kgE、~kJ/kg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补充。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开始每日可供给能量~kJ/kg(60~80kcal/kg);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能量供给热能从每日~kJ/kg(40~55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C对ABDE错)。
患儿,6个月。体重5kg,生后母乳喂养,未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3cm,肌肉稍松弛。
8、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儿B、佝偻病C、轻度营养不良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轻度营养不良者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4~0.8cm;中度营养不良者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4cm;重度营养不良者腹壁皮下脂肪消失(D对ABCE错)。
A.口服维生素B.将舌尖拉出口外C.给抗惊厥药D.在上、下磨牙间放压舌板E.注射维生素
9、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时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迅速使用镇静剂,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C对);当发生喉痉挛者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窒息,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B错);对已出牙的小儿,应在上下齿间放置牙垫,避免舌咬伤(D错);症状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AE错)。
A.口服维生素B.将舌尖拉出口外C.给抗惊厥药D.在上、下磨牙间放压舌板E.注射维生素
10、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窒息时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护士资格、护师、主管、高级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联系王老师加入。
(同)
每日一练——主管护师考点精练主管护师倒计时:59天
1、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视力障碍B、癫痫C、头痛D、运动障碍E、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由于畸形血管破裂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C对)
2、诊断颅内动脉瘤最重要的检查是
A、X线片B、CTC、MRID、脑脊液检查E、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数目、形态、内径、有无血管痉挛。(E对)
3、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的措施是
A、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放置湿棉球B、在鼻腔和外耳道滴药C、嘱患者用力咳嗽、打喷嚏D、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E、必要时腰椎穿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具体措施有:①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②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A错),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此估计漏出液量③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B错),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④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C错),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⑤禁忌做腰椎穿刺(E错)⑥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D对)
4、导致血胸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胸壁及肋间血管破裂B、肺组织破裂C、肺动静脉出血D、上腔静脉出血E、心脏破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利器损伤胸部或肋骨断端均可刺破肺、心脏和大血管或胸壁血管而引起胸膜腔积血,称为血胸(hemothorax)。(A对)
5、最易骨折的肋骨是
A、第1、2肋B、第2、3肋C、第8、10肋D、第4、7肋E、第11、12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第1~3肋骨粗短,且有锁骨、肩胛骨保护,不易发生骨折;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折断(D对);第8~10肋骨前段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前段游离,弹性都较大,均不易折断。(D对)
6、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长度为
A、1~2cmB、2~3cmC、3~4cmD、4~6cmE、6~8c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水封瓶橡胶瓶塞上有2个孔,分别插入长、短玻璃管。瓶内盛无菌生理盐水约ml,长管的下端插至水平面下3~4cm(C对),短管下口则远离水平面,使瓶内空间与大气相通。(C对)
7、严重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紧急处理是
A、气管插管辅助呼吸B、手术切开内固定C、加压包扎固定软化的胸壁D、输血、输液E、充分给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严重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用厚敷料加压包扎患处胸壁,以消除反常呼吸。(C对)
8、反常呼吸常发生于
A、单根肋骨骨折B、多根肋骨单处骨折C、多根肋骨多处骨折D、单根肋骨单处骨折E、胸壁软组织损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多根肋骨多处骨折后,局部胸壁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后软化,在呼吸时胸膜腔腹压增高,软化胸壁向内塌陷;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减小,软化胸壁向外凸出,形成反常呼吸运动,这类胸廓又称连枷胸。(C对)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底骨折D.硬脑膜外血肿E.硬脑膜下血肿
9、易出现逆行性健忘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脑震荡易出现逆行性健忘,逆行性健忘指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A对)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底骨折D.硬脑膜外血肿E.硬脑膜下血肿
10、易出现中间清醒期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D对),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出现昏迷。(D对)
护士资格、护师、主管、高级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联系王老师加入。
(同)
每日一练——护理学(副高/正高)考点精练高级倒计时:20天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32岁。孕2产1,宫内孕37周,因"无诱因胸闷、憋气、不能平卧3天"入院。患者孕期各项检查正常,4年前足月顺产。查体:BP/80mmHg,HR次/分,早搏2次/分,R28次/分,半卧位,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散在细小湿啰音,胎心次/分,肝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Hb89g/L。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肺炎
C.围生期心肌病
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E.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
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提示:①无诱因胸闷、憋气、不能平卧3天;②心率次/分,早搏2次/分;③呼吸28次/分;④双肺散在细小湿啰音;⑤右心衰竭体征:颈静脉轻度怒张。故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围生期心肌病。
2.为明确诊断,首选检查
A.血常规
B.尿蛋白测定
C.肝肾功能
D.超声心动检查
E.胸片
答案:D
解析:超声心动图能更精确地反映各心腔大小的变化,心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
患者,女性,30岁。12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是30天,末次月经1月24日,结婚3年有正常性生活,至今未孕。
3.从理论推算,该患者下次排卵日期应在
A.2月3日
B.2月7日
C.2月9日
D.2月14日
E.2月24日
答案:C
解析:排卵多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4.判断该患者有无排卵,最简便的检查方法是
A.尿雌二醇测定
B.血浆LH测定
C.孕激素试验
D.基础体温测定
E.子宫内膜活检
答案:D
解析:孕激素能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此特点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
5.该患者确认有排卵,能反映体内受孕激素影响的检查结果是
A.基础体温为单相
B.宫颈黏液稀薄、量多、拉丝度长
C.宫颈黏液涂片呈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D.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晚期图像
E.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
答案:E
解析:孕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黏稠,拉丝易断,涂片检查显微镜下可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能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基础体温为双相型。
患者,女性,30岁。孕2产1,孕30周时行产前检查,B超示胎儿发育未见异常,腹部触诊结果示子宫底部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儿部分,血压正常。
6.此时可诊断为
A.头位
B.臀位
C.横位
D.胎儿畸形
E.双胎或多胎
答案:B
7.听诊胎心时,听得最清楚的部位最可能位于孕妇腹壁的
A.脐右下方
B.脐部上方
C.脐左下方
D.靠近脐部下方
E.靠近脐部上方
答案:B
8.根据孕妇情况,护士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A.胎位不正者,可给予矫正
B.可用膝胸卧位矫正
C.可用激光照射矫正
D.可用外转胎位术矫正
E.若矫正失败,应提前1个月住院待产
答案:E
解析:临产前胎位异常者,定期产前检查,妊娠30周以前随其自然;妊娠30周以后胎位仍不正常者,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矫正。常用的矫正方法有胸膝卧位、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和外转胎位术。若矫正失败,提前1周住院待产,以决定分娩方式。
护士资格、护师、主管、高级考试备考群,
请长按联系王老师加入。
(同)
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押题密卷,戳下面阅读原文(详情加咨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