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长成长,健康补钙

H

A

P

P

Y

CHILDRENS

DAY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几平所有的生命过程均需要钙的参与,钙同时又是骨骼、牙齿最主要的矿物成分,与人体骨骼健康关系密切。

钙的来源

人体钙的来源全部依赖于经口摄入,包括食物、强化食品、药物、营养补充剂等来源的钙。

钙在人体内的分布

在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钙在体内的分布比例有所不同,但总的情况是:99%的钙主要储备于骨骼和牙齿,其余1%的钙作为血钙成分循环于血液中,以蛋白结合钙或离子钙的形式存在。

钙缺乏的危害

人体钙缺乏可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儿童时期的钙缺乏主要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营养性佝偻病

钙缺乏是营养性佝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营养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或)钙摄入量过低导致生长板软骨细胞分化异常、生长板和类骨质矿化障碍的一种疾病。

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钙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有研究表明:饮食中钙摄入量低于mg/日的男孩成年后的身高更矮,而钙摄入量达mg/日的儿童身高增长较快。青少年时期钙的摄入与身高的快速增长有关,钙摄入量低于mg/日可能导致成年人身材矮小。

影响人体最大骨峰值的形成

峰值骨量是人一生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骨矿物密度。峰值骨量的形成、维持时间、下降过程与骨健康密切相关,生命早期的钙营养对人体最大峰值骨量的形成至关重要,钙缺乏影响最大峰值骨量的形成,并对以后的骨健康造成终身危害。

儿童钙代谢特点

需要量较成人相对较大

儿童的基本特点是生长发育,骨矿含量随年龄增长、体格发育快速增加,生长发育越快,骨形成越快,骨量堆积越多,钙的吸收、储备也就越多,需要的钙量也就越多。

钙吸收特点

钙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婴儿对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60%~70%,在儿童骨骼生长期钙的吸收率高达75%,而成人为20%~40%。

儿童期钙缺乏对远期骨健康的影响

儿童期足量钙摄入不仅能保障其骨骼健康,还能减少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儿童合理补充钙

01

儿童膳食钙推荐摄入量

人体钙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影响,其补充依据在1岁内主要基于母乳中的含钙量,而1岁后主要基于钙代谢平衡实验。按照年中国营养学会AI的钙摄入:0~6个月婴儿为mg/日,7~12个月为mg/日,1岁以上为mg/日,4岁以上为mg/日,7岁以上为mg/日,11岁以上为mg/日。

02

特殊医学状况下的钙补充

①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童的钙补充

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及来自母体的低钙储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的钙补充应按其体重计算,钙摄入量为70~mg/kg/d,同时增加维生素D补充,磷的摄入量为35~75mg/kg/d。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等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②营养性佝偻病的钙补充

对0~6个月和6~12个月婴儿,足够的钙摄入量分别为mg/日和mg/日:大于12个月儿童钙摄入量小于mg/日会增加独立的血清25(OH)D水平低的佝偻病患病风险。对大于12个月的儿童,依据膳食钙摄入量分类,充足:大于mg/日,不足:~mg/日,缺乏:小于mg/日。因此,佝偻病儿童在强调维生素D补充的同时,每日应给予大于mg钙(含饮食钙源)以满足对佝偻病的治疗需求。

03

钙的来源

①膳食钙来源

奶类是儿童期最主要的钙源,也是最好的钙源。婴儿期要鼓励母乳喂养,并给予乳母适量的钙剂补充。婴儿期后要坚持每日一定量的奶制品供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个月以内儿童纯母乳喂养,需要的钙从母乳获取,6~12个月儿童每日奶量应达~mL,1~3岁儿童每日奶量不少于mL,学龄前儿童每日奶量为~ml,学龄儿童每日奶量为mnL.豆类食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较好,是除奶类食物外的又一补钙食物,绿叶蔬菜也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吸收相对较差。

②钙剂的选择

受中国饮食习惯的影响,除母乳喂养阶段以外,奶类摄入量通常不足,仅靠日常膳食很难满足对钙营养的需求,从其它途径补充钙以达到适宜的供给水平成为可考虑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给儿童补钙时应首选钙含量多、胃肠易吸收、安全性高、口感好、服用方便的钙制剂。

04

补钙注意事项

①蛋白质、磷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故补钙时最好有蛋白质的摄入;

②植酸、草酸、鞣酸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缺乏奶制品的高纤维膳食,钙的吸收也受到影响,故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纤维膳食同时进餐;

③补钙同时应注意促进钙吸收和钙代谢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的补充,以及微量营养素铁、锌的补充;

④乳糖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⑤维持长期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增加骨密度,较短期大剂量的钙剂补充效果更好。

钙过量的危害

由过量钙制剂摄入所导致的高钙血症十分罕见,其发生与同时服用可吸收碱造成的乳碱综合征有关。症状包括肌力松弛、便秘、尿量大、恶心及最终神志不清,昏迷和死亡;过量钙摄入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严重的过量钙摄入还可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至引发肾衰竭等。防止钙过量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补充,充分认识缺钙对健康不利,过量补充也对身体无益,选择正规的食物性钙源不会造成钙过量。

充满欢乐的“六一”终于来临了

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HAPPYCHILDRENSDAY

供稿

姚芳编辑

郭静

投稿方式

邮箱:

867847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11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