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当下
只要脸美就行了?
不不不
还有身高
小短腿在相亲角
尤其是男士
一般活不过半集
用小编某一热心亲戚的话来说:“男娃啊,长得高,好找媳妇啊~”,矮子小编,真心不服气这种说话,长得矮怎么了,我也是大长腿啊,只要身材比例好,矮点又咋了?
热心亲戚知道后,只是轻飘飘来了一句:“你小子,先搞清楚啥是矮再来和我叨叨。”
呦呵,你这是挑战我!我接受你的挑战!医院儿保科主任——王强,进行事实大求真。
01
“偏矮和矮小,并不是一个概念,矮小症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正常的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低于第3百分位以下。
也就是说矮小症是指成年身高男生不足cm,女孩不足cm。”
听了王强主任这番解释后,小编发现了一个重点——原来我不是矮子,这事实,我活了20多年才知道!
02
拿到首胜的热心亲戚,又来了一句:“矮子啊,他有病。”
什么,歧视别人矮就算了,还说别人有病,这怎么能忍,正直的小编本想怒怼回去,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先求证再说,于是再次致电王强主任。
“科学的来说,患有矮小症的人,的确是存在患病可能的,像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俗称晚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俗称呆小症)、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软骨发育不良、特殊佝偻病、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慢性肝肾心脏等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矮小症。
前段时间,我就接诊了一位先天性基因导致矮小的女孩子,11岁身高厘米,参照标准身高来说,11岁的女孩身高应该在厘米左右,她和标准身高相差了15厘米,根据检查结果提示,她的生长激素分泌正常。
当时我看到这个结果,结合她的身高,有点怀疑是生长因子缺乏,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筛查,提示结果是严重缺乏生长激素抵抗,虽然生长激素按照正常水平分泌,但是缺乏促进身高增长的生长因子,会导致对生长激素不敏感,意思就是即便正常分泌生长激素,也很难长高。”
这······矮就算了,还真有病!
03
“据说,二十三窜一窜,二十五鼓一鼓。隔壁小张结了婚还长了3厘米呢!”
小编还怀揣一丝希望,问王主任是不是20岁的大宝宝,还有长高的机会呢?
王强主任这次语重心长的说到——
“说到晚长,晚长这个词可害了不少孩子,医院开展免费体检活动,有一对父母看到这个活动,便带孩子过来检查。
12岁的男孩身高只有公分,我当时就问家长怎么早不来检查呢?家长一脸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只是发育迟而已,以后会长回来的。
我很严肃地告诉这对父母,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晚长,按照父母公分,母亲公分,孩子的遗传身高应该在公分左右,但是孩子目前远远落后于遗传身高,要做相关检查,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否则随着孩子青春期进展,骨骺会快速闭合,可能会错失长高机会。”
所以说想要孩子长得高,还得从小建好身高监测管理,像小编这种20几岁的大宝宝看来是没什么机会再长高了~
04
什么是晚长?
“晚长”在医学上称为“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指儿童到正常青春发育年龄仍无第二性征出现,但最终能自发进入青春期。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与遗传有关,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有晚长史(如母亲14-15岁以后才月经初潮,父亲上高中或者大学还长了一大截)。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身高一般在偏矮水平(第3-25百分位);
2.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
3.青春发育(乳房、发育的发育)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
如果父母没有晚长家族史,或者孩子身高在第三百分位以下,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男孩睾丸发育、女孩乳房发育)身高仍然显著矮于同龄孩子就要当心了,很可能不是“晚长”,而是矮小。
关于身高问题,家长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