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排毒这几种情况可能是大病预警

最近广州频繁下雨

天气变的凉爽

很多小可爱暗自狂喜:

终于又碰上一个

(狂吃火锅)排清毒素的好时机!

因为↓

Emmm……你确定?

出汗=排毒?出汗太多竟可能是疾病预警信号?今天,我院内分泌科赵同峰主任医师为你解开疑团!

出汗=排毒?

先来看图说话,出汗究竟都排了些啥↓

汗是汗腺分泌排出的液体。除了99%的水以外,汗液1%的位置要瓜分给乳酸、钾、钙、钠、尿氮素等代谢废物,等等,毒在哪里?唯一可说的那一点点尿氮素,含量低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毒。

很多人为了“排毒”,通过高温瑜伽、蒸桑拿、裹保鲜膜等方式促进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水或清洁,不仅不能排“毒”,还很可能导致身体脱水、皮肤感染、电解质紊乱,甚至器质性损伤。

所谓人体排“毒”,主要是依靠肝脏和肾脏正常工作代谢排出。而皮肤排汗,主要就是为了调节体温,跟排毒没啥关系。

出汗太多小心“有病”

汗液虽不能排毒,但在某些情况下是身体健康的指示灯。出汗量可作为一些疾病的判断标准。

多汗+体重减少、心跳加速

警惕: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

出汗增多伴怕热烦躁、心跳加速、体重减少、进食和排便次数增多,严重时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眼睛突出等表现,小心是甲亢!

多汗原因: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分泌异常,新陈代谢更快、机体能量消耗更多,更易出汗。

中六君预警:长此以往,可能引起心脏病、胃肠道疾病或生殖系统损伤。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保健指引:如疑似甲亢,医院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三项确诊并排查病因。

冒冷汗+饥饿、头晕、颤抖

警惕:低血糖

突然冒冷汗伴饥饿、头晕、颤抖、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迷等症状,可能是低血糖。

多汗原因:原理堪比受惊,因血糖骤降/被吓引起人体应激释放肾上腺素,冷汗直冒。

中六君预警:低血糖严重会引起大脑缺氧、脏器损伤,甚至休克死亡。

就诊科室:急诊科

保健指引:轻症吃几粒糖、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可迅速纠正低血糖,医院急诊科,采取血糖检测、葡萄糖静脉注射等治疗措施。

女性长辈潮热多汗

警惕:更年期综合征

40~50岁妇女,如潮热汗多,还出现性欲减退、头晕心悸、失眠健忘、焦虑烦躁、骨质疏松等症状,就要警惕更年期综合征了!

更年期学名围绝经期,人体内分泌急剧改变,体温调节变化,容易潮热多汗。

中六君预警:可能并发三高、关节炎等疾病,甚至引起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

就诊科室:妇科

保健指引:45岁以上女性应提前做好“人生必经”的心理准备,适当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豆制品、乳制品摄入可调节雌激素、弥补钙流失,并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身体检查。如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

孩子汗多+烦闹或腿变形

警惕:佝偻病

6个月内婴儿出现汗多、烦闹、枕秃、生长迟缓等症状,或6个月以上幼儿、儿童等出现O型腿、X型腿、鸡胸等症状,小心是佝偻病!

多汗原因: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血钙低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

中六君预警:可能留下后遗症,引起骨骼畸形,甚至影响成年后的正常行动。

就诊科室:儿科

保健指引: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并坚持日常补充维生素DIU。如出现疑似症状,医院检测血钙磷浓度。

出汗太少也不行!

产妇少汗+无乳、眉毛稀疏

警惕:席汉综合征

产妇本该大汗淋漓,若突然无汗,还表现无乳汁分泌、性欲减退、阴毛和腋毛脱落,头发和眉毛稀疏,需警惕因垂体缺血引起的席汉综合征。

少汗原因:分娩时如发生大出血,可能减少或断绝垂体血液供应,减少汗液分泌。

中六君预警:产后出血过多可能引起垂体缺血,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垂体前叶组织坏死。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保健指引:如分娩时有大出血史并出现以上高危症状,医院筛查。

婴儿少汗+痱子甚至发热

警惕:汗腺堵塞或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

婴儿新陈代谢快、出汗多,如长期无汗,伴痱子、汗疹、热疹反复不退甚至发热,应警惕汗腺堵塞或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

少汗原因:“出口”被堵,汗液无法顺利排出。

中六君预警:汗腺堵塞会阻碍散热,引起皮肤问题甚至继发感染。

就诊科室:儿科

保健指引:新生儿汗腺发育未完善,应注意皮肤清洁并穿宽松透气衣服,如痱子已化脓或形成脓疱疹,可外用红霉素软膏。如数月后仍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医。

咱们又不是唐门养的蛊

哪来那么多毒可以随汗排呢?

本文指导专家

内分泌科赵同峰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DeakinUniversity学习。

学术专长:擅长糖尿病、肥胖症、尿崩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感谢内分泌科陈思永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内容来源于汤臣倍健

图/锐景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6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