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好汗”与“坏汗”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控,汗液的量、位置、气味,则代表了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代表了发病的前兆。以下几种汗液,是名副其实的“坏汗”,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可能身体有内在疾病!要及时找医生就诊!1
自汗多为肺气虚弱
不是因外界炎热或者药物刺激而发汗的称为“自汗”,病因多半是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等,所以也伴随着疲劳乏力、气短、畏寒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甲亢患者和佝偻病患者,2
盗汗多为阴虚
盗汗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夜间,表现为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一般是由阴虚引起的,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所以也常有失眠、口干的症状出现。盗汗是肺结核病的典型表现,经常熬夜和久病的人也容易出现盗汗。3
战汗,正邪相争
战汗指的是,全身战栗后出汗,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4
绝汗多为病重晚期
绝汗多指的是病晚期的出汗现象,汗水淋漓,气息不足,阳气不断下降,甚至达到弥留的状态。这样的病人还会有呼吸急促,脉象微弱、心跳忽停的症状,需要紧急送医,不可耽误。5
头汗,上焦邪热
头汗,简单地说,指的是额头发汗,多见于热症和湿热。如果病人在大病之后,常常虚弱喘气,额头出汗,则多为虚症。如果疾病重期突然大出头汗,则是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严重现象。6
半身汗,风邪阻滞
半身汗指的是一半身体出汗,比如左半身、右半身、上身或下身,多因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气血不和引起,风湿或者偏瘫患者身上多见,而老年人出半身汗要严加注意,多为中风的先兆。而足部不出汗的人要警惕糖尿病。
除了出汗位置不同,汗液的味道也代表了人体的健康,比如糖尿病人的汗会带有少许的芳香味,而肝硬化病人的汗会有稍许腥味。除此之外,汗液还会出现狐臭味,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都不能任意忽视,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检查。
在中医里面,讲究整体观念,而人体就像一个机器,出汗则是在调控机器的运行,运动时体温升高,出汗可以降低气温,保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天气变冷时,人也就不再出汗,防止体温的散失。所以,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汗液,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白癜风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