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中医辨证和推拿疗法之三

上期回顾

上期讲述了脾肾两虚导致的小儿佝偻病,主要是以骨骼发育为主要治疗目的,通过推拿补脾、推三关、分阴阳、捏脊和背部腧穴为治疗手法,从而达到阴阳平衡、驱邪扶正的治疗目的。

小儿佝偻病的中医辨证

01

▲辩脾虚、肾虚:

本证早期表现为脾运失健、气血不足之状,常见纳少、乏力、面色少华,肌肉松她,动则易汗,容易感冒或兼便溏等症。

日久脾虚及肾,肾不能藏精主骨生髓,出现骨骼改变,如乒乓球头、囟门迟闭、方颅、出牙晚、赫氏沟、串珠助、脊柱侧弯、手镯环、“O”或“X”型腿等。

▲辨病涉及他脏:

脾肾不足致肝旺,若见频躁不安、夜间哭闹、惊惕不安、多汗等则病系涉及心肝。

▲重在调补脾肾:

本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气血耗损,积弱而成,故应用补益之法。

先天不足以补肾为主,后天失调以补脾为先;脾肾俱虚,病情迁延者,脾肾兼顾,须在脾健胃和的情况下,使用补肾之法。

▲应从全身症状改善着手:

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注意维生素D及钙、磷的补充,在调补脾、肾之外,要注意宁心平肝、调和营卫等治法,改善症状,同时加强护理,改善体质,才能标本并治。

小儿佝偻病的推拿原则

02

常见于3个月至2岁儿,除只有初起症状外,齿、坐、立、行发育均迟缓,有明显的赫氏沟、手髑环、鸡胸或漏斗胸、“0”和“X”型腿、脊柱畸形等(贫血、五软等虚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贫血、血钙磷均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本期除精神症状外,还有中度的骨骼改变,个别有五迟之证。肾虚骨弱,骨髓不充,骨质不坚则骨软,发育迟缓(五迟),重者畸形;脾气不足,则营血亏损,形体消瘦,面青白无华,舌淡红苔薄。

补脾补肾,滋养气血,强筋壮骨。

补肾经7分钟,揉二马3分钟,补脾经3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捏脊及按揉背部肾俞、肝俞、脾俞、膈俞、肺俞、三焦俞各0.5分钟,按揉足三里5-7次,按揉关元、三阴交各1分钟。

补肾、揉二马、按揉关元可温肾固本,培补下元。

补脾、推上三关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

捏脊及按揉背部俞穴可兴奋督脉及脏腑功能,尤其益阴壮阳,强筋壮骨。

三阴交为脾、肾、肝三脏的交点,故按揉之有补脾、强肝、壮肾之功,即健脾扶正,护阳益阴,通经活络,矫正畸形。

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按揉足三里加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以保后天营血的来源。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及护理

03

(1)宣传强调日照的重要性,多晒太阳,冬季要坚持户外活动,且要根据季节、年龄而定。

(2)按期进行保健检查,以及早发现、早治疗。

(3)妊娠期、哺乳期要按规定时间检查胎儿及孕妇情况,要及时添加维生素D、钙、磷等,有利于胎儿的健康。

(4)新生儿强调母乳吸养,随着年龄增长及时添加辅食如肝泥、蛋黄等

(5)小儿出生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根据医生指导进行)

(1)居室阳光充足,及时开窗,让阳光直射或折射到房间,使小儿(特别是婴儿)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风和日丽之时抱到阳台及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婴幼儿要户外活动每日1小时以上。晒太阳要注意时间、光线、面积,同时注意阳光对眼睛有刺激。

(2)预防受凉,注意呼吸道感染,预防跌碰等外伤。

(3)不要过早让小儿站立或行走,以免骨骼变形。

推荐阅读

●小儿佝偻病的病因和诊断

●小儿佝偻病的中医辨证和推拿方案之一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小儿佝偻病的中医辨证和推拿疗法之二

寒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白殿疯初期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