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是检验医术的唯一标准

丁大夫,行医30余年了,见过的人大概得有几千人吧。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治好过很多人,也有很多人没有治好。其中原因无从细说,丁大夫始终相信病治好了,不见得是医术多高明。套用一句名言“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而已。所以治病讲究的是一个缘分。

每个医生都希望自己技艺超群。能“起沉痼于濒危,挽狂澜于既倒”。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得到空前的满足感,怎一个“爽”字了得。但是人非圣贤,你我皆为凡人,也不可能去深山老林中觅得什么旷世奇功。能力终是有限的,我们的人民又是善于幻想的,所以历史上流传着扁鹊华陀这些无所不能的神医,而实实在在著书的张仲景却没那么大的名头,为什么?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是科学的,不是脚踏实地的,可以说很多都是妄想的,比如老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往往自己得个一招半式立马敝帚自珍起来,对外讳莫如深故作深沉。就像许多所谓的祖传秘方。如果仅对于中医来说,所谓绝招秘方,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没什么稀奇的。无一不是从老祖宗传下来的,不外乎内经伤寒。

所以说丁大夫从来不信什么祖传秘方之类,从医30年,丁大夫也收集了很多民间偏方秘方。从内容上看,有些是有道理的,都不出内经伤寒的范畴。有些是虎狼之药,无章可循。说实话,咱也不敢去试,总觉得弊大于利。曾经有一民间祖传秘方,专治小儿佝偻病(现在说就是缺钙)。当时主家视为珍宝而不传,现在呢?一片钙片就解决了。到现在这个偏方也没有了任何价值。

其实在医学上来说,确实有很多尖端科技,但是那是需要许多人共同努力,不断进取,不断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保持在业界的相对优势。

现今的医疗体系,西医是世界的主流,掌握了话语权。在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中医同样受到冲击,由于中医流传无不出自《黄帝内经》,就连《伤寒杂病论》也是汉代张仲景对内经的发挥。但是阴阳五行玄学从古至今只能传承,无法溯其理论根源,用现代科学无法验证。因此饱受人诟病,至今质疑声不绝,但是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又确有奇效,无法辩驳的。不管多少有心人百般打压诋毁,在中国的卫生事业中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可以说中医就是一个“小强”,饱受打压,仍然有市场。这就说明了存在就是合理的。广为流传的东西,必然有其流传于世的道理。

我们应该做的是包容并蓄。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中医确有疗效的技能方法,一定要传承下来。对于疗效不佳甚至无效的,经过验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昌盛,该舍弃的就该舍弃,比如中医治疗疝气,常常让人诟病。对于现代来说只需缝合几针就解决的事,中医历代对此是抄书不止、洋洋洒洒、玄之又玄,分型论治说的天花乱坠。结果让人打脸,这种内容不学也罢。

天下本无纯中医。所谓纯中医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任何学问都需要吸收新生事物来不断的充实发展,固步自封的结果必然是消亡。中医可以利用西医的诊断技术,更好地调整药物,有的放矢。西医在治疗,遇到瓶颈时也可以试用中医来另辟蹊径。互相攻讦不可取。

我们的共同的目的应该是提高疗效,所以可以有争论。但是恶意的打压必有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s/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