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体检时,有些孩子会有枕秃、肋外翻等佝偻病体征,我们在保健操上填写时家长往往会比较紧张地询问,“医生,我们孩子是佝偻病吗?”我也一直觉得佝偻病这几个字看着不顺眼,有点可怕。其实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顾名思义,此病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就是常说的鱼肝油,疾病就不会发展得太严重。
(肋缘外翻)
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
1、食物摄取,海鱼、肝脏、蛋黄、瘦肉、奶类等,但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普遍较低,可以食用强化食物,如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牛奶及米粉,最直接的就是每天一粒鱼肝油。
2、晒太阳,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是现在不提倡儿童过多暴露在阳光下,对皮肤病变有促进作用。
3、胎盘获得,早期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的量与母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及胎龄有关,孕期每天补充维生素DIU是必须噢!早产儿也需更早更大量的补充维生素D。
知道来源,也就基本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得佝偻病了,除了摄入量少,太阳晒得少,其他一些疾病因素,如消化道疾病,超重/肥胖儿,肾脏疾病;某些药物(减肥药、降胆固醇药、抗惊厥药等)影响,也会导致发病。
佝偻病到底有哪些表现呢?我们来看症状,多汗(特别是睡下3个小时后还是很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门诊常见体征,颅骨软化、方颅、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X形腿、O形腿较少见,但也是有的。
(图片是方颅)
光是看症状体征也不能确定啊!诊断佝偻病的金标准就是手腕X片,确诊依据是血25OUD水平,拍片和抽血都上,家长们总是对拍片持恐惧心理,其实拍一次X片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有文献报道孕早期时接受X光拍片检查对胎儿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不要说活蹦乱跳的娃了。我们80后读小学体检时都是胸透的,就是有个X光机在胸前照个遍的,也没见照坏了人啊!这是题外话,总之拍片、抽血二选一总得有吧!其实,得了病的孩子大部分家长还是非常重视的,也很配合检查和治疗。
(O形腿)
那么医生在看到检查结果时就会告诉家长这孩子是得病了还是没得病,佝偻病活动期的,7、8年前还是打针治疗的,教科书上也还是有这个方法,大剂量维生素D冲击疗法,后来可能因为打屁股针的一些不良反应,就改口服了,每天-IU,(一般维生素D一粒是IU,就是说,治疗时可以达每天5-10粒),连续服用一个月,之后再改成预防量。我导师(省儿保邵洁主任)推荐每天服用维生素DIU,连服三个月,然后改预防量。这样就杜绝了个别特殊体质的孩子对治疗量维生素D发生中毒的机会。此种方法也适用于怀疑此病的孩子,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他可适当补充钙剂和微量营养素,定期复查。有轻度骨骼畸形的通过相应康复运动来矫正,严重的需手术治疗,这种已经不大碰得到了。
只要不是特殊类型的孩子经过规范治疗,病情都会很好地控制住,若还是控制不住,就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类型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
预防佝偻病是关键,可参照我“鱼肝油的添加”这篇文章。得病了积极治疗也是可以康复的,只要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它便不再可怕!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扫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白癜风能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