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外儿科医学研究的结果,有几类孩子属于容易缺锌的高危人群。
列为补锌的重点对象:
1,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锌不足的孩子:
孕妇的血锌水平维持在89.4毫克/分升左右。如果孕妇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锌的食品,势必会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使体内贮备的锌过早被应用,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现缺锌症状。
2,早产儿:
如果孩子不能在母体内孕育足够的时间而提前出生,就容易失去在母体内贮备锌元素的黄金时间(一般是在孕末期的最后1个月),造成先天不足。
3,非母乳喂养的孩子:
牛奶中锌含量与母乳相似,但是其吸收率仅为39%,而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达65%。
4,过分偏食的孩子:
偏食、挑食、厌食的孩子不仅容易缺锌,还很容易缺乏其他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应从小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
5,过分好动的孩子:
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过分好动,经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而汗水也是人体排锌的渠道之一。
据测定,一天中大汗淋漓可丢失锌1.3毫克。而过分好动也是缺锌的表现之一。
6,罹患佝偻病的孩子:
这些孩子因治疗疾病需要而服用大量钙制剂,而体内钙水平升高后会抑制对锌的吸收。
同时,因为这样的患儿食欲也相对较差,食物中的锌摄入减少,也容易发生缺锌。
7,腹泻:
长时间或是严重腹泻常常引起肠道内的锌大量丢失,需要额外补充锌元素。
补锌10-14天,可以完全补足腹泻期间丢失的锌,并且降低以后2-3个月内儿童再发腹泻的危险。
8,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孩子:
土壤含锌过低,使当地农产品缺锌;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一些疾病、药物如四环素等与锌结成难溶的复合物妨碍吸收。
文章来自网络精品,本号致力于好文章的推荐,并对文章中的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荐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对你们深表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