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也要讲究科学性

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1平方厘米皮肤,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0min,可产生1U的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h,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25-(OH)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若15%的体表面积暴露于1个最小红斑量的日照可产生维生素D1500~3750U。

满足人体充足的维生素D所需日光照射的量主要取决于皮肤暴露的面积、肤色、年龄及日光中紫外线的强度。但由于影响日光照射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季节、气候、空气污染、时间、纬度等,同时皮肤色素沉着、防晒霜、衣着等亦明显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室内活动增多进一步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因此,为保证儿童的骨骼健康,冬季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夏季可到室外阴凉处活动,孕妇及儿童尤应注意适当晒太阳。

虽然日光照射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至关重要,但是过量日光照射亦影响儿童健康。近年来,日光照射是否会引起皮肤肿瘤的发生亦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