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人体内90%的维生素D都由阳光中紫外线B射线照射皮肤生成,天然食物的来源非常有限,因此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婴幼儿及儿童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严重甚至会导致患上佝偻病,成人缺乏维生素D则易患骨质软化症。
越来越多宝妈认识到宝宝缺乏维生素D的危害很大,但还是有很多宝宝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不是家长不重视,而是不能识别宝宝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问题来了,宝宝出现哪些症状证明缺乏维生素D了呢?
缺乏维生素D的常见症状
宝宝缺乏维生素D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患上佝偻病,像宝宝夜间爱出汗、爱哭闹、睡觉不安稳等现象其实都是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初期)的表现,具体症状如下:
1、孩子出现出牙晚、牙齿不整齐、严重龋齿、盗汗、枕秃、发育迟缓等等现象。
2、由于神经兴奋性增高,宝宝易激惹、烦躁、晚上睡不好容易惊醒、多汗、枕秃,这是佝偻病初期症状。
3、方颅、鸡胸、漏斗胸、手足镯、X或O型腿。这是佝偻病激期症状。
4、以上症状未得到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骨骼畸形,而这一阶段也是佝偻病后遗症期的表现。
5、除了佝偻病的症状,宝宝一旦长期维生素D缺乏还会导致运动机能大大低于同龄儿童,身体平衡性差;大脑发育迟缓;性情易烦躁等情况的发生。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编搜集信息,发现很多医生和权威营养“指南”“规范”也这样建议——
宝宝补充维生素D看看权威建议怎么说
1、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规定:
纯母乳儿童,每天补充维生素D-IU;
早产、出生低体重儿每日口服-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0IU,1个月后改为每日IU。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通知:
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
3、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中国育儿标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版》:
(1)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
(2)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IU,3个月后改为IU-IU。
:维生素D滴剂
:本品每粒含维生素D3单位。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文章选自:双鲸健康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