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的深入,调动大家对学习该疾病的兴趣,从而为儿童保健防治该疾病提供更多的便利,是编辑此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疾病的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日照不足

生长速度快

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疾病影响如:乳儿肝炎综合征。

药物影响如: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等。

维生素D的来源

母体-胎儿的转运

食物中的维生素D

皮肤的光照合成

临床表现

一、初期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二、激期:

1.骨骼改变

如:方颅、漏斗胸、鸡胸、“0”形腿及“X”形腿等等。

2.肌肉改变

3.血生化及X线改变

三、恢复期

主要是血生化与X线改变。

四、后遗症期

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严重的考虑手术矫治。由此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1、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

(1)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家长多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小儿出生后满2个月就可开始,每次可从数分钟,逐渐延长至1小时以上,夏季气温太高时,应避免太阳直射,冬季应多开窗,让紫外线能到达室内。

(2)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尽量给予含维生素D和钙、磷丰富的食物,遵医嘱供给维生素D制剂。

2、防止维生素D中毒

在供给维生素D制剂时,要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如食欲减退、烦躁、精神不振、嗜睡、大便异常、夜尿增多等,一旦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

供给鱼肝油制剂时,还要防止维生素A中毒。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衣着应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久坐、久站和过早行走。对严重佝偻病患儿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防止骨折。

4、矫正骨骼畸形

有骨骼畸形的要注意矫正。如胸廓畸形可作俯卧抬胸运动,下肢畸形,可做腿部肌肉按摩。

健康指导

重在预防,要“抓早、抓小、抓彻底”。从围产期开始,以1岁以内小儿为重点,系统管理至3岁。

1、孕妇或患儿家长需了解有关佝偻病的预防、护理知识,选择富含维生素D和钙、磷丰富的食物,鼓励母乳喂养等。家长要注意活动期患儿不要过早坐、站立或行走,也不可久坐、久站,以免加重骨骼畸形,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

2、家长掌握维生素D的预防量,从出生1月后(早产儿2周后)开始,每日坚持服用。

3、鼓励小儿从小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最好2小时以上,这是预防的关键。

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5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