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每日一练

1、题干:小儿肥胖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

A、不控制食物总量的摄入B、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C、控制饮食,进行有效的运动D、解除患儿的心理负担E、多吃饱腹感明显的食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是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C对);在饮食疗法方面,主要是推荐患儿低脂肪、低糖类、高微量营养素、适量纤维素食谱;因此,应适当限制食物总量(A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患儿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最主要手段(B错);其他手段包括做好患儿心理护理,避免患儿由于肥胖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适当增加纤维素饮食有助于患儿饱腹感增加(DE错)。

2、题干:真题-Z-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B、颅骨软化C、肋骨串珠D、手镯、脚镯征E、下肢畸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主要是:3-6个月患儿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B对)。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行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引而内陷形成郝氏沟(C错);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D错);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E错)。

3、题干: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

A、酸中毒B、热性惊厥C、癫痫发作D、血清钙减少E、缺乏维生素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活动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注射维生素D前2-3日至注射后2-3周应口服钙剂,以防出现低钙抽搐。分析题干,该患儿肌内注射后突然全身抽搐、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血清钙离子(小儿正常为1.13-1.35)为1.0mmol/L,由此可见该患儿是由于钙离子水平较低而引起的低钙惊厥(D对);酸中毒患儿表现为呼吸深快、气体可有酮味(A错);热性惊厥是指体温在38度以上突然出现的惊厥(B错);癫痫发作有晕厥、癔症、睡眠障碍、偏头痛、抽动障碍等症状(C错);缺乏维生素D不是引起惊厥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引起惊厥(E错)。

4、题干:真题-Z佝偻病患儿早期主要表现为

A、方颅B、颅骨软化C、前囟晚闭D、出牙延迟E、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点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初期即发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E对);方颅、颅骨软化、前囟晚闭、出牙延迟为佝偻病极期骨骼改变特点(ABCD错)。

5、题干:真题-Z-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B、颅骨软化C、肋骨串珠D、手镯、脚镯征E、下肢畸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其中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刺激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枕秃等,极期患儿头、胸及四肢均出现相关症状,3-6月小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出现乒乓球样感觉(B对);7-8月小儿可出现方颅或鞍形颅(A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小儿,可有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表现(C错);手镯、脚镯征多见于6月以上小儿,在小儿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可见O型腿或X型腿等下肢畸形表现(DE错)。

6、题干:真题-X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异常不包括以下哪项

A、血糖偏低B、血清胆固醇降低C、血清清蛋白降低D、血钠、血钾偏低E、白细胞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白细胞降低常见于各种感染,但营养不良时不会导致白细胞水平下降(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营养不良导致的代谢异常包括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降低,胆固醇浓度下降,血糖偏低,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低钠、低钾、低钙等),长期营养不良也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ABCD对)。

7、题干: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B、营养不良性水肿C、多种维生素缺乏D、大脑发育不全E、自发性低血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在胎儿时期严重的营养不良才会导致大脑发育受影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还可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牙龈水肿、鼻出血及上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AC对);当血清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B对);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E对)。

8、题干:有关婴儿期辅食添加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少到多B、由粗到细C、由稀到稠D、由单一到多种E、循序渐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婴儿期辅食添加,均应遵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由流食到半流食再到软食”的原则,并且要根据小儿营养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另外,婴儿期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粗粮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营养缺失,因此一定是“由细到粗”的逐渐过渡,而不能反过来(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CDE对)。

9、题干:真题-Z患儿,1岁半,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0”型腿,化验血钙、磷均低。应考虑为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四期。佝偻病活动期(激期)表现为骨骼改变,可出现方颅、鸡胸等,与题干相符(B对);初期多见于3月内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A错);恢复期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C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剩不同程度骨骼畸形(D错);先天性佝偻病又称为胎儿期佝偻病,即患儿佝偻病在胎儿期已发生,孩子出生后一周X线示长骨可见典型佝偻病表现,也可见骨膜反应(E错)。

10、题干:真题-X小儿肥胖症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是

A、少量多餐B、运动疗法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E、高蛋白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小儿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肥胖症的小儿,减轻体重主要还是要依靠运动疗法,其它治疗方案是否起效依赖于此种方法是否有效执行(B对ACDE错)。

11、题干:真题-X个月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枕秃。最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哪一期

A、激期B、初期C、维生素D治疗中D、恢复期E、后遗症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维生素D缺乏性佝倭病的病程进展可分为以下三期:1.初期: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等症,并可致枕部脱发而见枕秃);2.激期:骨骼——①头部: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②胸部:软骨串珠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③四肢:“手镯”及“脚镯”,开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④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骨盆畸形,肌肉改变——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⑤神经系统——发育落后;3.恢复期:体征改善;根据题干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判断,该期是初期(B对ACDE错)。

12、题干: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作时急救处理首选的是

A、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B、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C、维生素D3肌内注射D、高浓度氧面罩吸入E、地西泮肌内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多见于6月内婴儿。急救时应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首先注射地西泮,以解除惊厥(E对);常规治疗应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AC错);甘露醇多应用于颅内高压患者降低颅内压(B错);喉痉挛患儿应首先将舌头拉出进行人工呼吸或给予加压吸氧(D错)。

13、题干:真题-Z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使用钙剂时,静脉注射时间应

A、小于10分钟B、大于10分钟C、小于5分钟D、大于5分钟E、大于3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治疗常使用钙剂,静脉注射时,必须应用小针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溶液冲淡葡萄糖酸钙液,然后慢慢注入(全剂需要10分钟或更久)(B对ACDE错)。

14、题干:真题-X早期确定营养不良的重要检查是

A、生长激素水平测定B、血清清蛋白浓度测定C、血清胆固醇浓度测定D、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测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或蛋白质不足而导致的额慢性营养缺乏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不受肝功能影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的灵敏、可靠的指标(E对)。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生长的功能,临床测定有助于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遗传性生长激素生成缺陷等疾病的诊断(A错);血浆清蛋白浓度降低为营养不良的特征性改变,但半衰期长而不够灵敏(B错);胆固醇水平的测定多用于临床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程度的测定(C错);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多用于有机磷中毒的测定(D错)。

15、题干: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

A、饮食中缺钙B、甲状旁腺素缺乏C、缺乏维生素AD、缺乏维生素D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从而加速骨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以维持血钙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因甲状旁腺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使尿磷排出增加,导致血磷降低,最终骨样组织钙化受阻,骨细胞代偿性增生,局部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增多,从而形成骨骼病变和一系列佝偻病体征以及血液生化改变(D对ABCE错)。

新生儿家长向护士咨询如何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护士对其进行指导。

16、题干:真题-X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A、生后立即B、生后2周C、生后2月D、生后4月E、生后半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婴儿预防佝偻病,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IU,从婴儿出生后2周起开始服用,坚持到2周岁(B对ACDE错)。

新生儿家长向护士咨询如何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护士对其进行指导。

17、题干:真题-X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A、IUB、IUC、IUD、IUE、0IU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婴儿预防佝偻病,从婴儿出生后2周起开始服用维生素DIU/d,早产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IU/d,3个月后改为IU/d(D对ABCE错)。

18、题干:真题-X下列不属于营养疗法适应证的是

A、近期体重下降超过正常体重的10%B、血清白蛋白<20g/LC、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D、已确诊为营养不良者E、可能发生高分解代谢的应激状态病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疗法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手段。已确诊为营养不良者可进行经口进食补充营养(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临床包括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两种,适应症包括近期体重下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者、血清白蛋白<20g/L者、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可能发生高分解代谢的应激状态病人、大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影响进食者等(ABCE对)。

19、题干:真题-Z患儿男,18个月。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O”型腿。实验室检查示血钙、磷均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极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该患儿,18个月,出现方颅、鸡胸,“O”形腿,且血钙、血磷降低,提示该患儿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处于极期,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B对),初期表现主要见于3个月以内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常多汗,出现枕秃(A错);恢复期主要是症状和体征接近消失或减轻,患儿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C错);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D错)。

20、题干:患儿,男,20个月。其母主诉夜间多哭闹、多汗、易惊、近日频发手足肌肉痉挛成弓状,昨夜间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两眼上翻,持续10秒左右。其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补充维生素DB、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C、应用水合氯醛抗惊厥D、静脉注射钙剂时需快速推注E、保持呼吸道通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多见于4月-3岁婴幼儿,其中血清钙离子降低是引起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两眼上翻、面肌抽动、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发作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入睡,醒后正常)、喉痉挛、手足搐搦的直接原因。分析题干,患儿符合低钙水平引起的惊厥。临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钙剂治疗应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以上)或滴注(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补充维生素D(A对);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B对);应用水合氯醛抗惊厥(C对);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E对)。

你一共答对了几题?









































百癜风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