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关老师图片题-预测视频的考生都知道,关老师在第一讲中着重强调了小儿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每个阶段的症状。因此,小编将小儿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护理列为护考高频考点。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放关老师图片题-预测第1讲
小儿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护理知识
1.日光照射不足是小儿佝偻病最常见的原因。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3.佝偻病初期常出现枕秃,无骨骼病变。
4.患儿每个阶段的症状:
①佝偻病骨骼改变为6月龄以内按压颅骨有“乒乓球”感;
②7-8月龄有“方颅”“鞍形颅”;
③6个月以上有手、足镯征;
④1岁左右有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
5.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
6.佝偻病患儿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7.日光浴般于婴儿餐后1-1.5小时进行。
8.新生儿出生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IU预防佝偻病。
9.佝偻病患儿避免早坐、早站立、早行走、久坐、久站。
得分要点
1、重点掌握每个症状出现的时期,这可能是图片题、问答题考试的重点。2、每个阶段的症状不要记混。
试题
1.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原因是A.缺乏系统的身体训练B.消化酶分泌不足C.胃肠发育不成熟,对钙吸收差D.吸吮能力弱,食物耐受力差E.生长发育快,需维生素D多2.佝偻病在3~6个月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A.出牙延迟B.颅骨软化C.鸡胸D.手镯征、足镯征E."X”形腿3.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骨骼改变B.颅骨软化C.肌肉松弛D.神经、精神症状E.“O”或“X”形腿4.佝偻病激期最突出的表现是A.神经、精神症状B.骨骼改变C.头部多汗D.易激惹E.运动发育迟缓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明显升高的酶是A.谷丙转氨酶B.碱性磷酸酶C.乳酸脱氢酶D.淀粉酶E.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6.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实验室检查数据为A.血清蛋白降低B.血红蛋白降低C.血钾降低D.血碱性磷酸酶降低E.钙磷乘积降低7.预防佝偻病的维生素D的用量为A.U/dB.U/dC.0U/dD.U/dE.U/d8.护士为足月新生儿进行出院宣教时,指导家长应在患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为A.2周B.1个月C.2个月D.3个月E.半年9.患儿,女,8个月。父母诉患儿夜间爱哭闹、多汗。查体患儿方颅、肋骨串珠,脚镯征阳性,诊断为佝偻病。护理该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适当补充维生素DB.口服钙剂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D.针对性进行饮食指导E.积极进行站立、行走锻炼10.患儿,2岁半,自15个月开始出现方颅、鸡胸,“0”形腿,医院门诊看病。护士为其饮食指导中,最好的食物是A.动物肝脏B.牛奶及乳制品C.蘑菇D.紫菜E.蛋类
答案与解析1.E解析:小儿每日维生素的需要量为~U,而小儿的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即使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人乳、蛋黄、肝等食物,也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小儿就易患佝偻病。2.B解析: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患儿,用四指指尖轻压枕骨、拇指轻压顶骨的中央部,可感觉颅骨稍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3.D解析:佝偻病初期以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是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此期常无明显的骨骼改变。4.B解析:佝偻病激期除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外,最主要的是不同年龄段所出现的头部、胸部、四肢的骨骼改变及肌肉、韧带松弛。5.B6.E7.B8.A9.E解析:避免久坐、久站和过早行走,预防骨骼畸形。10.B解析: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有人乳、蛋黄、肝等,但最好选用乳制品。
年护士备考时间还剩11天,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吃透教材,再看教材已经没什么大用了,但是你又想提分,该怎么办?
对此,小编有以下几个建议:
1、参加博傲教育“官方五月终极模考”做题;2、看今晚19:30“护考如何正确刷题”直播(免费),不要错过!3、报五日金题班,每天保证十几个小时学习,短期突破提分首选!4、2日点题班,考前两天押题,发大招,让你多考几分!
友情提示:以上建议都可通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