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胡医生,只为愿意学习的家长服务
儿童常见问题解答(一)
引言
经常有些人问同样的一些问题,回答起来很是麻烦——我懒得打字,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今天是五一,恰好也有时间,顺便做点有意义的事,纪念一下。
常见问题
新生儿“马牙”
马牙位于新生儿口腔内齿龈位置,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包囊所形成,表现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俗称“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数周后消退,也可存在较长时间,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意思是正常现象,无需处理)。用针挑或用布擦马牙,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甚至化脓性脑膜炎。
白色部分就是“马牙”
新生儿乳房肿大
出生以后,因为母体激素还会在新生儿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新生儿的乳房肿大,甚至还可以分泌乳汁。出生后大约1~2周,新生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泌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所以不需将乳汁挤出来。如果给孩子挤乳汁,那倒可能引起乳腺组织发炎,甚至引起严重感染。
足月新生儿正常体重
足月新生儿正常体重:≥g(5斤)并且≤g(8斤)。过重或者过轻都可能提示异常,建议找新生儿医生检查评估。
什么情况下不能母乳喂养
一般来说:
(1)各种传染病的急性传染期,如母亲正患各型急性肝炎或活动期肺结核。
(2)患有心血管疾病且合并严重功能障碍者。但上述疾病若未并发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时,仍可母乳喂养。
(3)母亲为精神病、先天代谢性疾病患者。
(4)母亲患病需用有害于婴儿的药物治疗时,如抗癌药等,也不宜母乳喂养。
(5)母亲孕期或产后有严重并发症需进行抢救时,应暂停或延迟哺乳。可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由医护人员帮助挤奶,以保持泌乳,待母亲病愈后再给婴儿哺乳。
(6)婴儿方面,有部分婴儿,如某些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唇、腭裂)或早产儿吸吮困难者,可暂不进行母乳喂养,而用挤出的母乳以胃管、滴管或小勺进行喂养。只有确诊为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患儿(如苯丙酮尿症、枫糖血症和半乳糖血症),才不宜进行母乳或其它乳类的喂养,而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乳类以外的适宜营养品。
(7)那乳腺炎能不能母乳喂养呢?可以,因为不属于上面6点之一,但是治疗需要服药时就需要询问医生。慢性乙型肝炎呢?最新的观点是建议喂,但是也有相反的观点。
新生儿黄疸没有关系吗?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时候很是复杂,单纯生理性黄疸一般而言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大,但是某些疾病引起的黄疸和黄疸指数很高的孩子可以导致“核黄疸”,这病十分凶险,即使抢救成功,孩子亦会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孩子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需要重视,及时、定时就诊新生儿科医生并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小婴儿攒肚是什么原因?
攒肚,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小宝宝在排便前哭闹,涨红了脸,哼哼,四肢舞动等现象,他的大便常常是软的或者是水样便,那是因为孩子太小,排便时所有参加排便的肌肉不协调——全身用力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身体功能的完善,这症状会慢慢消失的,一般时间在数周左右。不用担心。
小儿前囟的问题
孩子安静时,有时候可见囟门如同脉搏一样跳动,这是正常的。前囟闭合的时间变异性很大,一般而言在孩子9月至19月大小闭合,也有资料说5月至24月闭合的。前囟一般稍微凹陷,如果隆起伴皮肤张力高,需要立即就诊儿科医生,因为此时要考虑颅内疾病。
什么叫出牙延迟?
一般认为满一年后孩子还没有萌牙,就称之为出牙延迟,此时需要就诊,有时候需要医生干预。
枕秃、肋缘外翻就是佝偻病吗?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并且处于生理性脱发期,躺着睡觉的时候,经常摇头导致头后面有一圈头发没有长出来。这种现象不代表孩子患佝偻病。肋缘外翻亦是孩子的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失。此外佝偻病的诊断需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除非很是典型的佝偻病。
佝偻病是不是就是缺钙?
佝偻病的全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所以其预防重点就是补充维生素D。
孩子要不要经常补钙?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孩子6个月以内不要补钙,此后依据孩子进食情况来决定孩子是否需要补钙,若孩子膳食均衡,一般来说不需要额外给孩子补钙。
维生素D可以吃多久?
母乳喂养的孩子生下来数天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最新的知识可以补充至青春期。我一般推荐到2岁半。
孩子不吃东西会不会是缺锌?
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缺铁也可以引起孩子食欲下降,此外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孩子不吃东西。关于孩子的喂养是门学问,家人的很多坏习惯都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好好吃东西。
小儿睡眠就顺其自然?
孩子的睡眠习惯是可以学习的,是可以培养的。好的睡眠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什么是屏气发作?
屏气发作为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神经症性发作。6个月前及6岁后者少见,最多见于2一3岁。每当婴儿受到物理因素(如疼痛)或情绪刺激后(如痛苦、恐惧、发怒或受到挫折)即高声哭叫过度换气,接着就屏气、呼吸暂停、口唇发紫、四肢强直,严重者可以短时期意识丧失(昏厥)及四肢肌肉的阵挛性抽动。全过程约一分钟左右。然后全身肌肉放松,出现呼吸,大部分孩子神志恢复或短暂发呆,亦有立即入睡的。矫治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教养,家庭成员平时对孩子既要和蔼可亲,使他感到家庭的温暖;又要耐心教育,使他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若过分强调不挫伤其情绪,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将来可造成性格上的异常。相反,若提出过分严格的要求,容易造成屏气发作频发,对健康不利。
吸吮手指的问题?
吸吮手指可以锻炼孩子的眼手协调能力,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对孩子有利。但是请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此外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慢慢抛弃这种习惯,防止引起手指变形。
自己打的米粉比买的好?
错。买的合格米粉更有营养。我一直反对拿什么中药和大米制成米粉给孩子吃——你是发神经,孩子没有病,你天天给孩子吃药干什么。
怎样观察孩子病情?
最重要的是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但是注意不能以点代面,比如孩子睡觉时就说孩子精神差。孩子精神状态好一般来说问题不大,反之当孩子精神差甚至意识改变就提示需要立即看儿科医生。
小儿无六月?怎么着衣服?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放狗屁。在家中新生儿穿的衣物和平常60岁左右的人着衣差不多。对于小婴儿来说,穿好衣服后,如果吃趟奶就大汗淋漓,那就是穿多了;对可走路的孩子来说,穿好衣服,带孩子出去玩几分钟,若是出汗,那也表示衣物过多。此外当孩子外出时,请不要问孩子:你还冷么?建议问:你还热么?
受凉可以引起孩子感冒么?
除非把孩子往死里冻,否者受凉不会引起孩子感冒。
预防感冒最重要的方法
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病人——事实就这么简单。
打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孩子生病?
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不能常规作为增强抵抗力的药物给孩子用,并且输注有一定风险。不能降低孩子生病的概率。正规的儿科医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给孩子使用,使用的目的不是增强孩子抵抗力。
医生说的就一定靠谱吗?
不一定,但是相对而言,儿科说的相对靠谱些。
别人说的靠谱么?
别人说的不一定靠谱,特别之间有利益相关时,你就要好好思考下。某些人喜欢“守株待兔”,将一件偶然事件当成真理。例如:孩子发热,前几天吃药,无效,后面吃了****药,有些孩子家人就会告诉,孩子发热只有吃****药才有用。
育儿知识不用学?
错!!!在这个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忽悠你们的人太多,如果你没有正确的育儿观,你们就会成为最容易被忽悠的对象,花钱交“智商税”不说,对孩子不利才是最大的伤害。所以我经常说:无知就是种伤害。
孩子一岁后喝什么牛奶?
1—2岁建议全脂牛奶(不是奶粉)
2岁以上:建议吃低脂牛奶,最好是脱脂牛奶(不是奶粉)。
内八字、外八字走路
有些孩子刚刚开始走路的时候,其协调功能不完善,表现为内八字、外八字走路,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自我纠正,家长无需担心。如果明显异常则需要矫正。
添加辅食什么时候开始?
一般来说4—6月就可以添加辅食,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含铁强化米粉。
孩子越胖越好?
明确告诉各位家长:小儿肥胖是种病,并且和之后成人很多疾病相关。医院就诊明确是不是肥胖,诊断标准一般人看不懂。
新生儿筛查有必要做吗?
很有必要,建议必须做。没有问题皆大欢喜,有问题可以早起干预,提高孩子生活质量。
小儿没病时不需要定期检查?
错!!!很需要,并且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我们科室已经派一名医生进修儿童保健了。
什么是性早熟?
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什么是第二性征,请网上查资料。
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想到,大家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下一篇是疾病篇。
注意
对于科普文章,其中可能会对孩子日常出现的小问题和严重的大问题提出区别的建议,可能会对部分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但是所有这些不能取代当面就诊,孩子的疾病变化快,也有可能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你及你家人的判断力和儿科医生的专业知识是没有任何科普文章或者书籍能够取代的。我的忠告就是: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对劲或者超过你所拥有知识的承载范围,请及时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
赞赏,代表一种态度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