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是宝宝补钙的最佳时期。春天不补钙,错失一整年!春季(每年的3——5月份),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间段,宝宝加速生长,平均长高1.37—1.77厘米,是秋冬季节的两倍!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宝宝以后长个高个子,就要抓住春季,为宝宝多买一些补钙制剂,为宝宝补足钙!
宝宝天天喝奶粉,辅食食材都是高钙的为主,又有定时间喂服钙制剂,为何宝宝还是会缺钙呢?不少爸妈提出同样的疑问,明明宝宝能吃到足够的钙了,为何还是会缺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钙的吸收率。给宝宝补钙,重“量”更重“质”,除了要有充足的钙源保证外,还要有效的吸收,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造成机体钙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小儿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钙的需要量的额外增加,以及维生素D含量的不足和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维生素D的活化障碍,都将直接影响钙的吸收。
宝宝缺钙易患5种疾病:
1、婴儿缺钙易发湿疹
出生1-6个月的小宝宝可能在春秋之际出现哭闹不安,并在头部、面部甚至全身出现大片的红斑、丘疹,进而变成水疱、糜烂、结痂的现象,称为“湿疹”。湿疹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有先天性的过敏体质,出生后给予牛奶、鸡蛋等人工蛋白食品时容易发生过敏,同时科学家认为婴幼儿湿疹与缺钙也有关系,补钙能有效的缓解湿疹的症状、减轻婴幼儿的痛苦。
2、惊厥
宝宝血液中钙磷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谷称“低钙惊厥”。
起病原因: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发病症状:宝宝哭闹不安,稍有一点声音就容易受惊。每当受惊时,两侧手腕屈曲,大拇指紧贴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笔直。有时是两条腿伸直交叉,脚趾向下弯曲,足背弓起,象跳芭蕾舞,发作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然后可自选缓解。发病时宝宝意识清楚,如频繁发作的每天可多达十多次。
严重的会发生喉痉挛,就中喉部抽筋。一般一岁以内的宝宝多,发作时宝宝声门与喉部肌肉强力收缩,导致吸气困难,发出可怕的喉鸣音。更严重的会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发病时间低钙惊厥的大多发生在宝宝佝偻病初期,或患佝偻病的宝宝用维生素D治疗初期,还有,春末夏初,佝偻病增多之时。发热、感染、饥饿时宝宝也容易发生低钙惊厥。发生低钙惊厥的宝宝,多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头枕部脱发形成枕秃等。
3、腹痛
起病原因: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偏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肠壁的平滑肌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发生强烈收缩即肠痉挛,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发病症状:宝宝无规律肚子痛,与饮食、排泻等外界因素无关,大便化验正常,吃驱虫、助消化、解痉等药物,没有效果。
4、龋齿
牙齿生长在骨组织内,牙粙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无机盐,具有高度钙化的特点,牙的坚硬度和防齵能力与牙内钙,磷,氟,维生素有关,当钙磷比例不合适时,使儿童乳牙钙化程度降低,牙质软而薄,齵齿的发病率就增高。
5、囟门不闭
十八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前囟门不闭合,医院骨骼X线照片和血液化验检查,如果X线摄片血液中缺钙,则说明宝宝得了“营养缺乏性佝偻病”,也就是民间的说的“软骨病”。
起病原因:宝宝钙摄入不足或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时,体内缺钙直接影响钙向骨骼的沉积。机体钙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质中,骨质就会变软。颅骨在婴细儿时期生长很快,缺钙症状中一个最早表现就是颅骨钙化不足,发生佝偻病导致颅骨软化。
发病症状:患病宝宝的颅骨内板变薄,顶骨或枕骨摸上去有“乒乓球样感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加以治疗,前囟门就会增大且边缘软化、闭合延迟,同时伴有佝偻病常见的夜惊、烦燥、多汗、睡眠不安、惊哭、惊跳、摇头、颅骨软化等症状。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地给孩子补钙呢?
钙剂的补充首先必须满足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方面,许多父母对小儿何时开始补钙、补多少钙,是十分茫然的。我们知道,母乳中含有易被婴儿吸收的钙,1毫升母乳中差不多含有1毫克钙。如果婴儿每天进食母乳情况良好(毫升左右),也就等于摄入了毫克钙,基本达到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不需要另外再补钙了。但是,一些母乳摄入不足或人工喂养的孩子,父母可以估算一下孩子每天摄入的钙量并酌情加以补充。
另外,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钙的需求量也逐年提高。根据我国营养学会推荐,7个月至2岁孩子每天应摄入毫克钙,3-9岁孩子为毫克,10-18岁的青少年需要-毫克,但有些父母未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补钙量,孩子就可能出现缺钙。尤其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和一些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孩子更应该注意钙量的补充,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众所周知,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如果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活化障碍,即使钙量的补充是足够的,机体仍可能发生缺钙。根据我国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推荐,从婴儿出生到16岁,每天的维生素D摄入量为国际单位,这是正常儿童每天应有的生理需要量,也就是说,如果每天能保证给孩子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能满足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至于对一些特殊的孩子,例如,早产儿、双胞胎以及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则需要酌情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方式方法不对,往往是宝宝补钙的最大漏洞。成长中的孩子,饮食上需要搭配丰富多样和均衡的食材,还要适当补充形形色色的营养品。而这些食材和营养品可不见得和“钙”都是好朋友哦,因此要分开食用。
一、钙制剂不要和它们一起吃
宝宝的饮食要荤素搭配,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但一定要均衡。食物中的某些营养可能会影响到钙制剂的吸收,所以要分开,别贪图方便把钙制剂混到主餐一起吃。钙制剂最好在两餐之间进补。
1.植物性的食物:包括谷物在内,含有的较高含量的植酸,会螯合钙,影响钙的吸收率,如菠菜、苋菜、芫荽等都喊草酸盐、碳酸盐,同样会妨碍钙吸收。
2.油脂类食物:油脂分解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后不容易被吸收,影响消化。
3.牛奶:牛奶中也含有丰富的钙,但把钙制剂放到牛奶中同补就不妥了。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宝宝喂奶后1-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给孩子喂钙制剂。
4.铁、锌制剂:因为锌与钙都是阳离子,被消化吸收时,会产生互相干扰,降低彼此的吸收率;而铁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同补反而影响胃肠对钙、锌的消化吸收效果。所以要给宝宝选择单一的专业的补钙产品。
钙制剂最佳的补充时间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二三点。铁制剂也适合在两餐之间服用,与钙制剂服用时间最好相隔2-3小时以上,比如上午服钙剂,下午再吃锌补充剂。铁质最好饭后半小时补充。
二、有效补钙吃这些
虽然“钙”很不少食材、营养品都“合不来”,但它也有它的小伙伴。宝宝补钙的效果与维生素D密切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如何补充维生素D呢?
1.选择含有维生素D3的补钙产品。小儿碳酸钙D3颗粒就添加了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可以有效促进钙的吸收效果。
2.适当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蛋黄、鱼、豆类等。
另外,适当晒太阳,也是有效补钙的一种方法。晒太阳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但切勿在强阳光下晒太阳,以免灼伤宝宝皮肤。特别是夏天阳光猛烈,尽量选择每天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
(文章来源:《母婴视界》会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