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医堂带您学小儿推拿之002儿科的基本知

第一节儿科的范围和特点

1.什么是儿科学

儿科学是指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保健卫生与疾病防治等等的一个学科。

2.儿科的年龄范围

在我国,自小儿的出生到14周岁末(青春初期)为儿科的范围。

3.儿科的特点

由于小儿是一个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的过程,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的经过、诊断、治疗、预防与预后等各方面都与成人有着许多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小儿是成人的缩影。而且,小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各有特点。

第二节儿科的基本知识

1.小儿的年龄分期

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小儿的生长发育的过程所表现出的精神、形体、生理、病理、养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与预后有不同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不同的特点,将小儿的年龄划分为七个时期,有利于小儿的日常保健与临床治疗。

小儿年龄的具体分期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胎儿期为怀孕至分娩的阶段,即精子与卵子结合至胎儿出生的时期,为时40周,约为天;新生儿期为胎儿分娩断脐结扎后,至出生28天;婴儿期为新生儿期后,至1周岁;幼儿期为1周岁到3周岁;学龄前期为3周岁至6~7岁;学龄期为6~7岁至11~12岁;青春期为女孩11~12岁至17~18岁,男孩13~14至18~20岁。

2.小儿生长的规律

连续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是与成人不同的重要特点。小儿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简至繁、由初级到高级的生长规律。小儿的生长是连续不断的一个过程,出生后半年内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时生长速度又会加快。但小儿器官系统的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先快后慢;生殖发育较晚,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在青春期前生长较快,到青春期时逐渐减慢达到成人水平。

3.小儿生长的个体差异

小儿生长发育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如受遗传、营养、生活环境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并不一定依据一般的生长规律。所以作为儿童保健与医务人员是有必要充分了解各个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及早作出判断与补足方案,为小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常用小儿体格生长测量法与参考值

充分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针对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干预与指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确切的帮助。

体重是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是小儿临床给药、输液的重要依据。正常小儿出生时体重在3kg左右,出生后的前半年每月体重平均增加g左右。出生3~4个月时的体重约出生时的6kg,1岁时约为9kg,2岁时约为12kg。2岁以后至青春前期,每年体重增加2kg左右。具体的小儿体重推算的公式如下:

出生后前半年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0.7

出生后6-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

2-10岁或青春前期的体重=年龄×2+7或8

一般情况下,小儿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在上述范围的±10%均属正常,如果高于或低于15%应考虑有无相关疾病的存在。

身长(身高)是小儿骨骼增长情况的反映。一般小儿出生时身长平均约50cm,第一年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约为25cm;第二年增长约10cm;2~10岁每年平均增长约5-7cm。2~10岁的小儿身长推算公式:

身长=70+7×年龄

10岁以后的身长不能沿用以上推算公式,因为青春期的生长速度又加快。通常女孩的青春期来的比男孩早2年左右,同龄的女孩同期比男孩高,男孩的青春期来的晚,但持续的时间长,故大多情况下男孩最终的成人身高较女孩高。

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一般情况下乳牙是20个,恒牙是32个。小儿生后6~8个月萌出的牙称作乳牙,但出牙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早的4个月就开始出牙,晚的10个月仍未出牙(认为与先天缺钙有关)。小儿一般在2岁至2岁半时乳牙出齐,一共是20个乳牙。乳牙的计算公式是:

乳牙=月龄-6或4

6~7岁后,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恒牙到17~30岁出齐,约28~32个。

头围反映脑与颅骨的发育情况。小儿出生时的平均头围在33~34cm左右,出生后前半年增长9cm左右,后半年增长3cm左右,所以1周岁时小儿的头围约在46cm左右。小儿2岁时头围在48cm左右;15岁时与成人头围相近,约在54~58cm左右。小儿2岁前的头围监测有临床价值,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过小多见于脑发育不全或小头畸形。

胸围反映胸背部的发育情况。小儿出生时平均胸围在32cm左右,稍微比头围小1-2cm,至1岁或1岁半时与头围相等,之后逐渐大于头围。如小儿佝偻病、肺气肿及先天性心脏病时,常见胸围变形;小儿营养不良时,常见胸围过小。

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小儿在出生时骨缝和后囟门已经闭合或很小,未闭合一般在2~4个月闭合。小儿前囟门在出生时大小约1.5~2.0cm(以对边中点连线测量为准),6个月前有可能因为头围的增长而稍微增宽,6个月后逐步变小,1岁至1岁半时完全闭合。如囟门闭合过早提示小头畸形,闭合过晚常见佝偻病或呆小症;如囟门及骨缝变大多见于脑积水;如囟门凹陷常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的小儿;如前囟门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炎、脑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呼吸与脉搏小儿的年龄越小,呼吸与脉搏的次数就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趋向成人水平。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小儿呼吸与脉搏次数大致如下:

1岁以内:呼吸30~45次/分钟脉搏~次/分钟

1~5岁:呼吸25~30次/分钟脉搏90~次/分钟

6~9岁:呼吸20~25次/分钟脉搏80~次/分钟

10~12岁:呼吸18~20次/分钟脉搏70~90次/分钟

同时,小儿的呼吸与脉搏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也会改变的。一般小儿体温上升1℃,脉搏就会加快10~15次/分钟;在小儿睡眠时,脉搏会减慢10~20次/分钟。

血压小儿的年龄越小,血压就越低。小儿的血压与脉搏容易受到小儿哭闹、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测量小儿血压或脉搏时,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血压推算的公式如下:

1周岁以内小儿的血压:收缩压=68+2×月龄

1周岁以上小儿的血压:收缩压=80+2×年龄

小儿的舒张压约为收缩压的1/2~2/3左右。

小儿的血压增高常见于肾脏或心血管疾病,也可见于颅脑疾病。

5.小儿的感知发育

视感知新生儿出生后对光感就有反应,适时间内可能有斜视或眼球震颤,能看见15~20公分以内的物体,3个月时头与眼的运动开始协调,4~5个月时能初步分辨颜色,并认识母亲的面容。

听感知新生儿出生后就有听觉,3个月能辨认声音来源,6个月时对语言有反应,1岁时听得懂自己的名字。

味觉小儿味觉发育较早,不足月的早产儿对酸、甜、苦、辣就有反应。

嗅觉小儿的嗅觉发育较慢,到出生6个月后才能嗅别香臭。

6.小儿的运动发育

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是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由不协调到协调。一般小儿的运动从头开始,接着是躯干,最后是四肢。小儿40天时会笑,2个月时能抬头,4个月时能自己翻身,6个月时会坐,8个月时能爬,10个月时能站,12个月时会走(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2岁时会跳,3岁时会跑。小儿4个月时,两手可以握物,或双手凑在一起玩,手指的精细动作开始发展,但定位不准。9个月时拇指和食指能捏起较小的东西,1岁时可以拿笔乱画或喜欢扔东西。2~3岁学会玩各种简单的玩具、解开衣服的扣子、拿筷子吃饭等,4岁后可以自己穿衣、写字、绘画等。

7.小儿语言的发育

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意识,是体现小儿智能发育的一种形式。新生儿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示饥饿、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小儿2~4个月开始伊伊呀呀地发音,6~7月时能发出单字的唇音,8个月时能发出双字的音节,1岁时会听大人的话,并模仿发音,会叫“爸爸”“妈妈”。1岁半至2岁会讲2~3字的简单词句,认识身体的部位。3~4岁可以讲较为完整的语句,会唱歌。5~6岁可以完整地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语法正确、言语流利,能够讲述听过的故事。

闽医堂,名医名师名校也。学校创立于年,是全国闻名的成人医药院校,目前旗下拥有与医学健康相关的品牌有:闽医堂(学校与养生连锁)、儿医堂(小儿健康)、辅家(健康家政)、中科硕研(国际医学交流)等品牌。

培训项目:针灸推拿、整脊正骨、小儿推拿、催乳与产后修复、康复理疗、保健调理、脏腑点穴、足疗修脚、药学、护理学、育婴师、月嫂等职业。

养生项目:肩颈腰腿痛、肠胃调理、妇事调养、骨盆矫正、整脊正骨、保健按摩、盲人按摩、小儿推拿、足疗修脚、产后修复、上门催乳等。

“闽医堂”后,可查阅联系方式及学习、服务项目

详情登录闽医堂网站: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