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宝爸宝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宝宝明显不舒服,出现指甲长白斑、胃口不好、夜啼、皮肤长白斑、肚子疼等症状,但又不是生病,去医院该挂哪个科都不知道。如果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理,往往效果不好。这个时候,中医就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所谓上共治未病,在疾病还未完全发展出来时,就提前系统地调理,这正是正真优秀的中医所倡导的。
今晚为大家做讲座的是一位高颜值、优秀的、有爱心的专家。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中医儿科医生。
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喜爱的中医儿科医生。师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儿科临床应用结合,致力于中医儿科“治未病”的研究实践。
常年担任青岛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华美食频道等营养顾问和主讲。多年坚持每周到儿童福利院做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前言
今接诊了一小病号,4医院看过。今天我问孩子的父母,孩子是否还发烧。孩子父母告诉我,不太烧。白天正常,晚上低烧37度8左右。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
◆低热:37.4~38℃
◆中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孩子退烧是指孩子24小时不再发烧,如果24小时之内还有发烧,即使是低烧,也属于发烧,发烧的高低并不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今天分享中医的儿童保健,中医对孩子体质的调理。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还是,高明的医生在人们没有生病之前,进行预防干预,杜绝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生病的人们,要辅助防止疾病的加重。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与其孩子生病了再去治疗,渴而凿井,不如做好孩子的体质保健,让孩子尽量少生病,不生病。通过判断孩子的体质,针对性的做好孩子的家庭保健工作。
一、中医对小儿体质的辨识
望神色—五部配五脏五部: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
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上属心,鼻属脾,颏(下巴)属肾。
有的孩子鼻梁中部出现一道青筋,孩子的皮肤薄,青筋比较容易显露。中医认为这样的孩子是先天脾胃虚弱。
五脏:肝、肺、心、脾、肾
总体望诊之望形态形指形体,态指动态。望形态就是观察小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
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肉丰满,皮肤润泽,毛发润泽,姿态活泼这都是健康良好的表现。反之,生成迟缓,肌肉少,皮肤干枯,姿态呆滞,营养不良,都属于一种病态。
望神色—五部配五脏五部: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
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上属心,鼻属脾,颏(下巴)属肾。
有的孩子鼻梁中部出现一道青筋,孩子的皮肤薄,青筋比较容易显露。中医认为这样的孩子是先天脾胃虚弱。
五脏:肝、肺、心、脾、肾
总体望诊之望形态形指形体,态指动态。望形态就是观察小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
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肉丰满,皮肤润泽,毛发润泽,姿态活泼这都是健康良好的表现。反之,生成迟缓,肌肉少,皮肤干枯,姿态呆滞,营养不良,都属于一种病态。
望形态—望形体望形体:按顺序观察患儿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
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正常的前囟在一岁到一岁半内闭合,迟闭是多于一岁半还没有闭合。现在的佝偻病比较少见,但是非典型佝偻病—缺钙的表现还是非常多的,往往是缺钙的表现。
佝偻病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呢?
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头部(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胸部(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临床上有孩子肚子比较大来就诊,肋骨下缘外翻显得肚子膨胀,也是缺钙的表现。
四肢及脊柱(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连载二完
未完待续……
声
明
本次微讲座未接受任何商业赞助,也不推荐任何产品,如有涉及用药,我们将尽量以化学名方式给出,由患者自愿选择具体品牌。所有建议仅作参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就医,请勿基于讲座中的建议,代替临床诊断和治疗。
健康知识硬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