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二十岁时,辞亲远游,游历江湖,开启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旅程。
他由水路出川蜀,乘船经巴渝,过三峡,直向湖北荆门驶去,目的是到江南楚国故地游览。
年轻的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路看来,眼前景色不断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阔野,视觉豁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李白回望故乡的方向,江水悠悠,浮云遮眼,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于是开口吟诵一首《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歌大意:我乘船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要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踏上了离乡的征程,背着一蓑烟雨,带着浪漫的诗意,向着未知的彼岸迈进。荆门山随着平野的尽头逐渐消失,他身处江湖之间,江水如长龙般蜿蜒流淌。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诗人在这两句中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宽广,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月光下,李白抬头仰望,明月仿佛天空中飞翔的镜子,那是飞天镜,宛如一块神秘的玉石,闪烁着星光。云朵像细丝般缠绕,汇聚成海市蜃楼,犹如仙境一般,这样变幻无穷的美景,让人心驰神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然而,李白心中仍怀念着故乡的水,那熟悉的小溪,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故乡水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这首《渡荆门送别》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故乡水以感情,借写故乡水万里送别,依依不舍,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眷恋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李白的诗篇中流淌着离愁别绪,他的文字如同行舟在波澜壮阔的江湖中航行,承载着他的狂放豪情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用诗歌唱响了离别的悲凉,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远渡荆门,送别故乡,李白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他将继续行走江湖,流浪天涯,留下属于他的诗篇,成为永恒的文化瑰宝。
他的诗句如同江水一样,奔腾不息,流传至今,激励着后人追求梦想,勇往直前。
离别故乡,远行江湖,李白用他独特的诗意和豪情,书写了一段动人的人生之旅。
他的诗作成为了文学的瑰宝,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