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复习题
一、判断题
(错)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对)2.身高、体重是衡量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
(对)3.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会影响人的健康。
(错)4.长得胖就是健壮。
(对)5.人体出汗后可使体温降低。
(错)6.托幼机构的炊事人员可以两年体检一次。
(错)7.某些儿童有鸡胸是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
(错)8.患水痘的儿童结痂后即没有传染性了。
(错)9.儿童发生开放性骨折时,应先将外露骨骼推入伤口,医院治疗。
(对)10.儿童不爱吃饭可能是缺锌造成的。
(错)1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错)12.冬天可以组织学前儿童在户外唱歌。
(错)13.学前儿童的血压比成人高。
(对)14.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对皮肤和微血管有保护作用。
(对)15.儿童不爱吃饭可能是缺锌造成的。
(对)16.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错)17.有人说孕妇年龄越大,生出的孩子越聪明。
(对)18.学前儿童的血压比成人低。
(对)19.饭前可让儿童进行一些剧烈的体育活动,以增强食欲。
(错)20.儿童缺钙时,单纯补钙就可以。
(对)21.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
(对)22.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满足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
(对)23.某些儿童出现吃土、煤渣等异嗜癖是营养性缺铁的症状。
(错)24.儿童烫伤后应立即将贴身衣服脱去再用冷水冲。
(错)25.长得胖就是健壮。
(错)26.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对)27.身高、体重是衡量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
(错)28.活动开始就应给儿童提供强度大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儿童尽快进入活动状态。
(对)29.蛋白质是提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30.多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应及早矫治。
(对)31.学前儿童绘画、写字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5——10分钟。
(对)32.某些儿童出现吃土、煤渣等异嗜癖是营养性缺铁的症状。
(对)33.传染病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
(错)34.儿童将豆粒放入鼻孔内可用手指抠出。
(错)35.糖有解毒功能,因此可以多吃糖。
(错)36.托幼机构开展日光浴可让儿童直接在阳光下进行。
(错)37.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
(对)38.某些儿童有鸡胸是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错)39.儿童烫伤后应立即将贴身衣服脱去再用冷水冲。
(错)40.学前儿童的阅读环境应有足够的照明,光线分布均匀,从右上方射入。
(对)41.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错)42.学前儿童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对)43.学前儿童乳牙发生龋齿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错)44.糖有解毒功能,因此可以多吃糖。
(错)45.为儿童煮粥时可放些碱,以便煮得烂,利于消化。
(对)46.学前儿童绘画、写字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5——10分钟。
(对)47.某些儿童出现吃土、煤渣等异嗜癖是营养性缺铁的症状。
(对)48.传染病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
(对)49.儿童不爱吃饭可能是缺锌造成的。
(错)50.长得胖就是健壮。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的眼睛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
特点:
1)儿童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
保护:
1)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
3)为儿童提供的书籍,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4)定期给儿童测出视力。
5)教育儿童不要揉眼睛,毛巾、手卷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
6)要预防眼外伤。
7)照顾视力差的儿童,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往远处看。
8)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B1、B2、D、鱼肝油。
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第一,维持基础代谢。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第三,动作的需要。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第五,排泄的消耗。
3.托幼机构游戏活动最主要需解决的卫生学问题是什么?
1)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应根据游戏活动本身的特征和规律组织和安排儿童的游戏。
2)托幼机构每日应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
3)托幼机构应为学前儿童的游戏创设良好的环境。
4)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在儿童游戏前应注意其衣着的适宜性。
5)托幼机构应保证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4.托幼机构房舍室内采光有什么卫生要求?
光线均匀分布;各课桌桌面及黑板板面能得到良好的照度;避免产生较强烈的眩光现象。
5.怎样促进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
1)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2)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3)培养儿童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使脊柱、胸廓发展正常,呼吸运动能正常进行。
4)科学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5)要保护好儿童的声带。
6.有哪些因素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
环境因素,机体自身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7.学前儿童进餐时应符合哪些卫生要求?
1)激发儿童良好的食欲。
2)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文明的进餐行为。
3)进餐时教师应仔细观察,精心照顾儿童。
4)饭前或饭后不宜做剧烈的活动。
5)不强迫儿童进食。
8.学前儿童卫生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身体检查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
9.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第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依靠蛋白质以组成身体各组织,维持组织蛋白质破坏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第三,提供机体的抵抗力。
第四,供给机体热能。
10.学前儿童睡眠有哪些卫生要求?
1)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
2)掌握儿童排尿的规律,及时提醒儿童排尿。
3)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1.托幼机构开展阅读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学问题?
1)学前儿童的阅读环境应有足够的照明,光线分布均匀,从左上方射入,以免发生阴影。不在直射的阳光下阅读。
2)在阅读时,要让儿童的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5——40厘米左右,书本不宜平放在桌面上,应使书本与视线有一定的角度,以免引起眼和颈部肌肉的疲劳。
3)在阅读时,要教育儿童保持正确的坐姿,脊柱挺直,头不过于前倾,前胸距桌缘约一拳,将大腿放平,足着地,使身体的重心稳妥地落在坐骨和椅靠背的支撑点范围内,以减轻维持坐姿的肌肉疲劳。
4)不要让儿童长时间的阅读,避免引起大脑皮层和视觉器官的过度紧张和疲劳。每次阅读的时间以10——25分钟为宜,看书后要养成到户外活动或远眺的习惯。
5)托幼机构内给学前儿童提供阅读的图书,应选择色彩鲜明、图像符号清晰、纸张坚韧洁白、无反光的读物。阅读的图书应经常消毒,避免传播病菌。
12.如何预防肥胖症的发生?
避免过度饮食,特别避免过多进食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果、饼干、甜饮料、油炸食品等,对肥胖倾向的儿童,更要控制食量,饥饿时多吃蔬菜和水果;鼓励儿童经常参加体力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13.为了保证儿童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应采取哪些卫生保健措施?
1)培养儿童坐、立、走的正确姿势,防止胸廓和脊柱畸形。
2)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儿童在活动中,两臂要交替使用,负重时应该用双肩维持身体的平衡;双脚、双腿也要交替活动,交替负重,从而保持身体的形态优美,防止体态变形。
4)组织儿童活动时要动静交替,活动量适当,以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5)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
6)儿童的衣服要宽松适度,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运动,造成意外伤害。
14.什么是心理卫生?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它是指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内容:1)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
2)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对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3)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
15.学前儿童排泄有哪些卫生要求?
1)鼓励和引导儿童自己排尿排便。2)及时排尿、排便,不憋尿、不憋大便。
3)培养儿童良好的排泄习惯。4)保持儿童厕所与便盆的清洁卫生,要经常清扫消毒。
5)保教人员要仔细观察儿童的排尿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托幼机构组织唱歌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学问题?
1)托幼机构中儿童唱歌的环境空气应清洁、新鲜、保持湿润,温度不低于18—20℃。
2)学前儿童在唱歌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3)托幼机构应为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歌曲。
4)学前儿童持续唱歌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4——5分钟为宜。
17.如何预防佝偻病?
1)先要增加营养,多补充钙和维生素D,
2)再多安排儿童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18.教师怎样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1)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2)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19.怎样预防流行性感冒?
1)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加强营养,预防佝偻病与营养不良。
2)冬春季应尽量保持居室温度恒定,空气流通,并注意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耐寒力。
3)有流感流行时,避免外出。
20.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优生、少生的政策?
1)少生与优生能提高人口质量。
2)少生与优生可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病率。
21.怎样护理学前儿童的皮肤?
1)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定期理发等。
2)应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指甲缝里的污物和细菌引起疾病。
3)儿童冬季的服装要保暖,防止感冒及冻伤发生;夏季的服装要通风透气,容易散热,防止感冒、中暑、及各种皮肤病的发生。
4)积极锻炼儿童的皮肤。经常组织儿童去户外活动和游戏,尤其要坚持开展三浴(空气浴、水浴、阳光浴)锻炼,从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5)居室要经常通风透气,被褥应常洗、常晒,防止潮湿,保持清洁。
6)对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儿童,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并注意隔离。
7)对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勿让儿童拿到手,以免毒物经皮肤渗透入体内,引起中毒。在皮肤上涂拭药物时要注意浓度和剂量要适当,不要过量。
22.托幼机构的厨房应符合哪些卫生要求?
1)托幼机构的食堂要接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卫生监督,申请《卫生许可证》。
2)托幼机构的厨房应由合乎卫生要求的工作面积,厨房各室的安排要适合工作程序。
3)厨房应保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设有纱窗、纱门,以及排烟、排气、防尘、防蝇、防鼠等设备,厨房应有提供清洁水源和排除污水的设施。
4)保持厨房及厨房用具的整洁与卫生,经常打扫、清洁与消毒,保证厨房内无蝇、无蚊、无蚂蚁、无蟑螂、无老鼠等。
5)严格做到厨房生、熟食用具与餐具等分开,烹调操作应采用流水作业法,以防生食欲熟食交叉感染。
6)厨房应由消毒的设备,每餐用过的用具和餐具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7)厨房应有垃圾和污物处理的设施,能及时处理废物,防止害虫孳生和臭气产生。
23.托幼机构开展体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学问题?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安排体育活动的量。
2)选择安全、清洁、平整的活动场地。
3)保证体育活动设施的安全与清洁。
4)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中的保护工作。
24.如何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1)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儿童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的习惯,教给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2)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膳食中要有充足的钙、磷等物质,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使牙齿能得到正常发育;3)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加强牙的抗酸能力;
4)药物防龋,如引用含氟的水或使用含氟牙膏等;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早期进行治疗。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托幼机构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1)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落实(2)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安全观念淡薄
(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发育不完善,平衡能力差(4)托幼机构的客观环境因素
2.结合实际论述托幼机构怎样预防传染病。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3.结合实际谈谈托幼机构采取的安全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2)消除意外事故的隐患
3)注意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安全4)进行安全教育
4.有人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健康的含义的。
这种说法不正确。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为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健康”的概念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里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处于健全、良好的状态,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5.举例说明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2)机体自身因素3)卫生保健设施因素4)生活方式因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