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什么容易缺乏维生素D最新中国儿童维

对婴幼儿和儿童的营养来说,很多人听说过较多的建议就是补充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那反过来说,儿童是不是特别容易缺乏维生素D呢?

有这样一项研究数据:

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北京市范围内8家医疗机构参与,对近名健康体检儿的维生素营养水平数据显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7.1%,而3岁以上的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75%,血清25-(OH)D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明显降低趋势,

导致儿童易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阳光照射是导致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最主要的原因。通常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如果婴幼儿室外活动少,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就易导致维生素D不足。城市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也会吸收部分紫外线,此外身上的衣物也会遮挡紫外线。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以上这些阻碍阳光照射皮肤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出现,而是多种原因同时存在,这让儿童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维生素D缺乏的判定标准

在前不久结束的年中国儿童保健学术年会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专家组讨论并制定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权威发布。

在共识中,明确了维生素D缺乏的判定指标和判定标准,强调血清25(OH)D浓度≥50nmol/L(20ng/mL)为正常。我国3-5岁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发生率约为51.9%,城市略高于农村。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制剂是目前最常见的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措施。

共识中还提出,儿童期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青春期骨量、骨峰值下降,并明显增加成年骨质疏松的风险,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风险,以及增加过敏和哮喘风险。

婴幼儿及儿童补充维生素D有据可循

上文中我们提到,《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里明确表示: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制剂是目前最常见的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措施。那补充剂量也应参考权威建议——

1、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规定:

纯母乳儿童,每天补充维生素D-IU;

早产、出生低体重儿每日口服-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0IU,1个月后改为每日IU。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通知:

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

3、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中国育儿标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版》:

(1)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

(2)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IU,3个月后改为IU-IU。

儿童的维生素D要补到多大?我国教科书《儿科学》提到:“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IU/天,并且维生素D应当推荐长期补充,直至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如果您对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还存在疑问的话,希望本篇科普文章能为您提供有效参考。

文字

杨璇

制图

刘帅军杨璇

编辑

杨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tz/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