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儿科小练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1、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

A、钙吸收代谢障碍

B、磷吸收代谢障碍

C、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D、维生素缺乏

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2、佝偻病恢复期长骨X线片改善的特点是

A、骨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B、临时钙化带消失

C、干骺端增宽

D、骨质稀疏,密度减低

E、干骺端呈毛刷状

3、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4、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

A、补钙-止惊-维生素D

B、止惊-补钙-维生素D

C、维生素D-止惊-补钙

D、补钙-维生素D-止惊

E、维生素D-补钙-止惊

5、患儿,7月。近日经常夜惊多汗,且抽搐2次,抽后意识清,吃奶好,医生诊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以下哪项不具备

A、喉痉挛

B、手足抽搐

C、陶瑟征阳性

D、面神经征阳性

E、婴儿期呈婴儿痉挛性发作

6、10月患儿,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给予治疗,效果不好。为进一步判定诊断是否正确,不需要做下列哪些检查

A、腕部X线摄片

B、测血清钙、磷

C、血常规

D、体格检查

E、骨密度

7、女婴,1岁。体重7kg,生后母乳喂养,8月始添加辅食,因不能站立而就诊,查体:精神好,面稍苍白,消瘦,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为0.3cm,肌肉松弛,可能的诊断为

A、正常儿

B、Ⅲ度营养不良

C、Ⅱ度营养不良

D、Ⅰ度营养不良

E、佝偻病

Ⅰ(轻)度

Ⅱ(中)度

Ⅲ(重)度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

0.8~0.4cm

0.4cm以下

消失

肌张力

基本正常

减低、肌肉松弛

低下、肌肉萎缩

精神状态

基本正常

不稳定、易疲乏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隐匿型体征是

A、喉痉挛

B、Kernig(克氏)征阳性

C、Brudzinski征阳性

D、Trousseau(陶瑟)征阳性

E、Barbinski(巴氏)征阳性

9、治疗佝偻病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口服法给药时间

A、半月后改预防量

B、1月后改预防量

C、2月后改预防量

D、3月后改预防量

E、4月后改预防量

10、维生素D缺乏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血钙降低

B、血磷降低

C、血镁降低

D、血1,25-(OH)2-D3降低

E、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11、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最后消失的部位是

A、胸部

B、背部

C、腹部

D、面颊部

E、腰部

12、牛奶制品中,不宜作为婴儿主食的是

A、全脂奶粉

B、蒸发乳

C、酸奶

D、甜炼乳

E、配方奶粉

13、母乳喂养优于牛乳在于

A、含蛋白质总骨高

B、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

C、含铁量多

D、含乳糖量多

E、含钙、磷高

14、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于

A、总液体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B、总液体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C、总液量不变,细胞外液多呈等掺性

D、总液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E、总液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低渗性

15、婴幼儿按供热能计算,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正确的比例是

A、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糖类占50%

B、蛋白质占25%,脂肪占30%,糖类占45%

C、蛋白质占20%,脂肪占35%,糖类占45%

D、蛋白质占25%,脂肪占35%,糖类占40%

E、蛋白质占15%,脂肪占35%,糖类占50%

答案下滑

1、

C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因血中钙离子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相应症状。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2.25~2.27mmol/L(9~11mg/dl),依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三者进行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2、

A

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至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钙磷乘积亦渐正常,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正常。X线表现于2~3周后即有改善,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增浓,逐步恢复正常。

3、

A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并发症: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也有维生素B、C的缺乏。

4、

B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补充钙剂。(一)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二)钙剂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静脉滴注,钙剂注射不可过快,否则有引起心跳骤停的危险。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直至惊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以免形成凝块影响其吸收。(三)维生素D治疗应用钙剂后即可同时用维生素D治疗,用法同佝偻病治疗方法。

5、

E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发作(1)惊厥:最为常见,多见于婴儿。多为无热惊厥,突然发生,表现为双眼球上翻,面肌颤动,四肢抽动,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为数秒钟到数分钟,数日1次或者1日数次甚至数十次不等。抽搐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活泼如常。(2)手足搐搦: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发作时意识清楚,两手腕屈曲,手指伸直,大拇指紧贴掌心,足痉挛时双下肢伸直内收,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3)喉痉挛:多见于婴儿。由于声门及喉部肌肉痉挛而引起吸气困难,吸气时发生喉鸣,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甚至死亡。2.隐匿型没有典型发作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下列神经肌肉兴奋的体征:(1)面神经征(Chvosteksign):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叩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2)腓反射:以叩诊锤击膝下外侧排骨小头处的排神经,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3)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为阳性。

6、

C

活动期(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明显,故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骨骼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髓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7、

C

营养不良分度标准(婴幼儿)

Ⅰ(轻)度

Ⅱ(中)度

Ⅲ(重)度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

0.8~0.4cm

0.4cm以下

消失

肌张力

基本正常

减低、肌肉松弛

低下、肌肉萎缩

精神状态

基本正常

不稳定、易疲乏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8、

D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隐匿型没有典型发作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下列神经肌肉兴奋的体征:(1)面神经征(Chvosteksign):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叩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2)腓反射:以叩诊锤击膝下外侧排骨小头处的排神经,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3)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为阳性。

9、

B

补充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0.2万~0.4万IU或1,25-(OH)2D3(罗盖全)0.5~2.0μg,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而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②突击疗法: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症佝偻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维生素D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

10、

D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11、

D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

12、

D

炼乳虽然是乳制品,但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加热蒸发、加糖等工艺,因而更易保存,但这使得炼乳中水分仅为牛乳的2/5,蔗糖含量高达40%。按这个比例计算,婴儿吃炼乳时要加4-5倍水稀释甜度才合适,但此时炼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却已很低,不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即使婴儿暂时吃饱了,也是因为其中糖量多。如果考虑蛋白质、脂肪含量合适而少兑水,炼乳会过甜,不适合婴儿食用。因此,不要用炼乳作为主要食物来喂养婴儿。

13、

D

母乳优点:①蛋白质总量虽较少,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故在胃内形成凝块小,易被消化吸收;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②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颗粒小,又含较多解脂酶,有利于消化吸收;③乳糖量多,可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④含微量元素如锌、铜、碘较多,铁含量虽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却高于牛乳5倍,故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低;⑤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较少发生佝偻病;但维生素D和K含量较低,故鼓励户外活动,乳母适当补充维生素K。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消化。

14、

A

 重症营养不良:水盐代谢,由于脂肪大量消耗,故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蛋白血症可进一步加重而出现浮肿。ATP合成减少可影响细胞膜上钠-钾-ATP酶的转运,钠在细胞潴留,细胞外液一般为低渗状态。

15、

E

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应有一定比例,按供热能计算,婴儿和1~4岁:蛋白质占15%、脂肪占35%、糖类占50%;4岁以上:蛋白质占10%、脂肪占30%、糖类占60%,以适应不同年龄小儿生理所需。

推荐阅读

●临床经验90条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可以保留两年了

●年执业医师网上报名入口开通

●年医师资格考试缴费和方式汇总

●考生注意!医师现场审核资料开始准备了

●湖南考区年医师资格考试公告

●医师资格考试学历认证相关事宜

●医师报名常见问题汇总

●实用: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操作流程

●年医师考试报名条件,来看看这份官方文件吧!

●年执业医师考试网报指南

●年医师现场审核流程,附准备材料和装订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tz/6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